反刍动物副结核病的经济影响及防控措施

2022-01-14 11:36王谦海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744600
兽医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牛群经济损失结核

王谦海/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 744600

副结核病开始通常是局部感染,随后可发生为全身性感染,通常会导致慢性肉芽肿性肠炎,最终导致体重减轻和死亡。这种综合征也被称为约内氏病。该病可表现为单独感染的临床病例或持续暴发,部分取决于牛群中病原存在的时间。副结核病发病机制与其他结核病和分枝杆菌病相似,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细胞内病原体,可引起动物衰弱的免疫病理反应,但亚临床感染更为常见。大多数反刍动物对副结核分支杆菌易感。副结核病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其原因包括该病对经济的影响、临床疾病对动物福利的影响以及公共卫生安全。

1 副结核病造成的经济影响

副结核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控制副结核病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奶牛因副结核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均表明该病对奶牛养殖可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奶牛的损失包括淘汰前、期间和之后的损失。淘汰前的损失可包括产奶量降低、奶品质降低、增加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生育能力下降、增加对其他疾病的已感染以及检测和治疗的成本。感染副结核分支杆菌的还可能会降低牛的增重,受感染牛的屠宰价值会降低。淘汰后的成本是淘汰个体后为实现未来收益的损失。

在美国,因副结核病造成每头奶牛的年总经济损失合计为21~79 美元,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的经济损失分别为45~88 澳元、49 加元、234 欧元和27 英镑。在荷兰奶牛群中,这些损失估计高达每头奶牛每年67 欧元。美国奶牛群中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牛奶产量减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估计为每年损失2 亿美元±1.6 亿美元。

在肉牛中,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损失取决于养殖场的目标市场。与直接将所有牛出售用于屠宰或育肥场的养殖场相比,出售种牛的养殖场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与奶牛一样,肉牛检测出副结核分枝杆菌后可出现生育能力降低、体重减轻。在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引入牛群后,每头牛的年总损失估计为英国16 英镑,法国41 欧元,荷兰为10~28 欧元。养殖场场主和兽医认为被感染的牛群中每头牛每年平均损失为16~17 美元。然而,大多数由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潜在损失是隐藏和条件性的成本损失。

其他国家反刍动物物种的经济损失估算很少。在澳大利亚,对12 个羊群的研究中,副结核病的平均死亡率为6.2%~7.8%之间变化,平均毛利润下降6.4%~8.5%。除了死亡率之外,感染的绵羊体重减轻更具有经济意义。新西兰被感染的羊群每年每头损失1.5美元,约为肉羊品种的3 倍,死亡率在1.2%~2.7%。副结核病给英国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具体取决于副结核病的流行率、死亡率和防控措施。最近的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副结核病使得意大利绵羊和山羊养殖场的养殖利润先从84%降低到64%。

除上述的经济生产损失外,国际和国家层面的贸易限制也可能造成间接的损失。例如,在国家层面上,荷兰奶牛群中只有定期对牛群进行检测和淘汰任何检测呈阳性的牛后,才能向牛奶加工商提供牛奶。此外,重要的是认识到副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生产损失不仅会影响受感染的养殖场,还会对消费者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尽管副结核病使得养殖场和消费者都遭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控制家畜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最重要经济驱动因素可能是副结核分枝杆菌与人类疾病潜在关系。即使副结核分枝杆菌与人类疾病之间没有确切的联系,但如果消费者对该病风险的感知较大,或者风险缓解策略被认为是无效的,那么牛奶需求减少的经济后果可能会很大。

2 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

虽然有许多报道研究副结核分枝杆菌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但两者仍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虽然副结核分支杆菌的人畜共患潜力不容忽略,但因为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菌学和致病机制方面的有限导致该方面仍需继续研究。因此,副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感染人的潜在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要求对反刍动物及奶制品等食品安全应明确相关标准。此外,动物健康和经济原因等方面也是考虑的因素。换句话说,依赖动物卫生而管理人畜共患的风险,即通过控制家畜副结核病来减少人类接触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

3 牲畜贸易

牲畜及其相关产品是副结核病防控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难题。见于世界贸易组织要求采取适当的、科学的卫生措施来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标准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认可,但未提供关于副结核病的标准。

4 副结核病的流行病学

在世界各地的家养和野生反刍动物,以及一些单胃动物都被报道过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野生动物群体中患副结核病已在多个国家中报道过,某些濒危物种或圈养繁殖也设计有副结核病的防控计划。副结核病的传播通常是十分隐蔽的、瑞典报道2008 年以后牛群中无副结核病,挪威在2015 年以后也没有副结核病的病例报道。

由于副结核病的潜伏期长,牛群内的年龄是影响临床症状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临床上副结核病的发病通常出现在成年期,但许多犊牛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就感染该病,因为犊牛接触到成年牛粪便中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直接传播,其中包括粪便污染乳房或圈舍,带菌的气溶胶也可能污染环境从而传播至犊牛。通常肉牛群中,动物在屠宰前可达到更严重的感染阶段。副结核分支杆菌对酸性土壤具有抵抗力,但在炎热和干燥的气候中抵抗力较差。在不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副结核分枝杆菌可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55 周。如果去除植被等其他遮阴环境,存活时间可缩短至几周。

在某些物种中,某些品种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比其他牲畜更容易患上副结核病。此外,副结核病的易感性和特定的遗传标记可能有关。根据组织病理学,该病的潜伏形式占感染的大部分时间。

5 副结核病的防控

通常只有传播发生后才能发现副结核分枝杆菌已经引入牛群。副结核病的控制则取决于种群水平的措施,如扑杀患病动物、减少幼畜感染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及疫苗接种。奶牛流行病学模型显示,监测和淘汰货针对感染途径的措施是减少奶牛患副结核病的发病率。然而,根据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研究中,养殖场对控制副结核病的建议遵守程度可能很低。

副结核病的控制计划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目标,从减少临床病例和畜群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率到从畜群中根除副结核分枝杆菌。根据目标,可用多种控制策略。一种是检测和淘汰临床患病或亚临床感染的动物。然而作为一项独立的措施,从长远来看,这不能根除副结核病。适用于所有物种的第二种策略是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特别是幼畜饲养期间,防止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畜群中传播。要避免幼畜接触成年动物的粪便,从而避免粪口传播,从而改善产犊区卫生和管理幼畜。扑杀已知感染的母牛后代也可被视为防控措施的一部分,因为在子宫内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很高。考虑到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环境中有限的生存能力,应减少广泛放牧牲畜以减少接触病原几率。

必须采用生物安全措施来控制畜群之间的副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保护未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畜群免受新感染。引进亚临床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动物被认为是群体间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引入动物进畜群前要观察引入群体的整体状态以及个体的表现,降低将带菌动物引入畜群的风险,同时应隔离一段时间后才能合群饲养。

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副结核病的临床发病率,延缓疾病的发作,减少副结核分枝杆菌在粪便中的含量,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副结核病的传播。相对于接种成本而言,接种疫苗防止的经济损失更大。疫苗接种并未在所有牛群中用于结核病的控制,因为部分养殖场对该病的认知较少。在副结核分枝杆菌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养殖场和兽医在执行防控措施时应考虑这些措施对养殖场的影响。

猜你喜欢
牛群经济损失结核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与牛共眠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下雪的代价
牛牛阿卡
牛群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