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2022-01-14 11:36覃木毅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渔牧兽医站546408
兽医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肉猪发情兽医

覃木毅/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渔牧兽医站 546408

随着需求的增加和国家政策支持,我国肉猪养殖业也蓬勃发展。但是在肉猪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肉猪的繁殖能力,增加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减少了农户收入。更有甚者,因其防疫措施不到位,造成可繁母猪感染病大肆传播。严重降低了可繁母猪繁殖率以及初生猪的成活率。因此使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是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手段。在肉猪养殖过程中,一些农户将可繁母猪当成育肥猪进行饲养,使可繁母猪体型过于肥硕,使母猪发情症状并不明显,甚至不发情,无法进行交配,延长了母猪空怀期,降低了可繁母猪的使用率。因此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是促进肉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1 母猪繁殖力低下的原因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影响可繁母猪繁殖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才能够对症治疗,有目的的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经过实践养殖分析可以得到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肉猪品种对繁殖能力的影响养殖户在进行肉猪养殖前,要对肉猪品种进行全方位了解。针对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肉猪养殖的品种。在肉猪选育过程中要对可繁母猪进行严格筛查。繁殖性能不好的要淘汰当做育肥猪饲养。对后备母猪体型、发情期以及该后备母猪的母系和父系进行全方位考察。在该母猪生产2~3 胎以后,可以对该母猪的母性、生产期间奶水是否充足、仔猪的成活率等进行考察。有些母猪自身存在传染病,但是并没有具体症状发生,只影响可繁母猪的繁殖率,会将自身传染病通过胎盘传染给出生幼崽,增加猪死亡率。符合条件的可以继续用作可繁母猪饲养,如果不符合的要及时将其淘汰。

1.2 饲养环境和营养供给恶劣的养殖环境以及可繁母猪营养的缺乏是造成母猪不发情或者多次配种无法受胎的重要原因。只有为可繁母猪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保证充足的营养,使其食用的饲料营养均衡才能有效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并且保证母猪在产子后奶水充足,仔猪成活率高。

营养不良会影响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推迟后备母猪初次发情时间,使后备母猪在达到适配年龄时并无发情迹象,无法正常受胎,延长了繁殖周期。正常情况下,母猪在生产后两个月左右就会发情,可以一边饲喂仔猪一边进行第二次受胎,但是如果因其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导致空怀母猪发情并不明显,甚至延后发行或者是只发情不排卵,无法做到配种成功,延长了可繁母猪的空胎期。另一方面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母猪奶水,奶水不充足会导致仔猪体型瘦弱,甚至引起猪腹泻导致其脱水死亡,大大降低了仔猪的成活率。另外当前我国一些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大大缩减了母猪的精料比例,使母猪摄入的粗饲料过多。造成母猪胃肠类疾病,对粗饲料消化能力较差,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因此为可繁母猪提供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母猪繁殖率的重要前提条件。

1.3 对能繁母猪的管理不到位当前我国的肉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比较低,缺乏对母猪的统一科学管理。尤其是一些小型散养户,在对能繁母猪进行配种时,只能依靠外购精液,对精液检测手段比较低,好一点的企业还能配备一台显微镜,观察一下精液活力,但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检测设备,大多数的散养户也并不具备。一般情况下,当母猪发情时由养殖户联系当地兽医携带精液进行配种。养殖户对精液来源、品种以及活力等都不甚了解。而如果错过发情期还要等待21d 后才能继续配种。一些农户并不能够精准的把握母猪的发情时间和配种时机,造成了母猪空怀时间延长。影响了母猪的繁殖率。这种粗放的养殖方式缺乏对猪群的统一科学管理,并不利于养殖规模扩大,优化肉猪品种。另外,一些小型的养殖场并不能够为能繁母猪提供运动场所,母猪活动空间狭小。在母猪怀孕期间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胎儿发育。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对母猪圈舍粪便进行清理,使圈舍内有害气体增加,地面阴冷潮湿,细菌滋生容易造成母猪皮肤病。其次,圈舍饲养密度过大,母猪间出现顶架等现象,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极其不利于怀孕母猪保胎。一些饲养场对饲养技术掌握不全,不能合理的对母猪饲料进行配置,粗饲料和精细饲料比例不合理,使母猪每日摄入的精饲料过高,不仅容易造成母猪体型过肥导致流产还容易诱发母猪胃肠类疾病。

2 猪病诊疗概述

2.1 常见疾病猪病分为很多种,其中包含传染病,内科病,产科病等。在所有的病种中,传染病危害特别大,例如链球菌病、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这些都是猪比较常见的疾病,这些疾病的感染速度很快,所以容易造成一定的损失。对于常见病来讲,在经过合理治疗后,一般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扩散。但是对于特殊病症或者有较强传染力的病症,需要及时隔离。

2.2 现状在最近几年疫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其破坏性非常大,所以要求养殖业首先以防控为重点,建立较完善的防控体系。猪病不断的增多,并且病原体会产生变异的情况,所以有很多疾病无法通过药物控制。有大部分病原会产生混合感染,对于诊断以及治疗都会带来很大的阻碍。

2.3 加大投资力度为了确保畜牧兽医可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且可以正常运行。首先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公派的形式对养殖户给予支持,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政府部门也要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要不断的完善支持的力度,同时要有合理的财政分配。根据目前贫困地区养殖户的特点来看,并未获得应有的财政支持。而畜牧兽医体系目前也并不完善,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管理,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投资。

3 诊疗误区

诊断误区囊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第一点,对疫情流行目前并未有较完善的认知,尤其是在传染病中。疾病目前的流行状况并不明确,所以导致新的病情以及局域部分会出现新旧并交错的情况。另外,由于免疫制剂的原因,还会导致免疫低下或者是失败等情况最终会出现合并感染。第二点,普通的病症与传染病之间未形成较明确的界定,所以也会在诊断中产生误区。相关技术人员对于病因并不了解,同时经验,技术不完善,所以导致诊断的失败。

4 预防误区

疫苗的接种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控制疾病。疫苗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在时机不当的情况下,疫苗无法发挥出正常的作用。先应该预防病原进入养殖场,保证养殖场的卫生。并且要按照规定去注射疫苗,可以充分的阻断疾病。

5 应对措施

兽医在诊疗时会产生一定的误区,然而对于疾病的控制没有任何好处,所以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进行诊断后,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尤其是要了解疾病时以及发病原因等。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发病周期以及疾病的性质展开分析,同时要准确地判断病因以及发展过程,使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疾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如果能够及时预防以及控制,那么养殖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在生长周期内,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药剂进行疫苗注射,也要观察免疫的结果,真正做到提前预防。在确定疾病后,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首先用药要注意剂量。在判断临床病症后,根据其综合性分析,首先要明确病因。另外,给药的途径也需要注意。在注射药物时,一般会采取肌肉注射的形式,畜牧兽医应该掌握药量,同时也要掌握给药时间,要保证药品能够发挥出最好的功效。根据国家的规定,严禁使用违禁药品。

6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在逐年上升。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意识的加强,我国人民猪肉摄入量增加,因此提高肉猪养殖繁育能力是加快我国肉猪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但是还需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产生,对于养殖户来讲,如果发生病害,会带来严重的损失。

猜你喜欢
肉猪发情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中兽医治疗肉猪便秘
我是兽医志愿者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肉猪安全卫生监督的关键技术应用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热应激对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肉猪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调制与饲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