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的技术要点

2022-01-14 11:36唐国强浙江省桐庐县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中心311500
兽医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猪群粪便猪肉

唐国强/浙江省桐庐县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中心 311500

在绿色养殖的背景下出现了生态养殖技术,该养殖方法具有科学性和环保性的特点。生态养殖技术就是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来提高养猪的质量,同时确保猪肉以及猪肉制品的健康,推动养殖业向着规范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 生态猪养殖的优势

1.1 提升猪肉的品质传统的养殖模式管理比较粗放,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仅会影响猪肉的健康,降低猪肉的品质,同时也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为此,通过生态猪养殖模式可以提高猪肉的质量。

1.2 提高生态效益在传统的猪养殖模式下,养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如果对粪便和污水处理不当,会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利用生态猪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对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建立沼气池等方式实现对粪便的资源化处理,发酵产生的沼气能够用于做饭和取暖,减少了环境污染。

1.3 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和猪肉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市场需求量增大。通过生态猪养殖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猪肉的质量,同时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2 生态猪养殖技术类型

2.1 生态饲养技术生态饲养技术就是利用先进的饲养理念和技术。举例而言,早期断奶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生态饲养技术。在母猪产仔一段时间之后,让母猪和仔猪分离,然后再用生态猪养殖模式,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此外,通过散养生猪的方式能够得到锻炼,保证肉质鲜美紧实。

2.2 遗传改良技术在生态猪养殖中,要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可以结合我国养殖特点和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对优质的品种进行改良培育,能够培育出抗病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并且猪肉质饱满和紧实。

2.3 远程监控技术只有为生猪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才能提高健康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为此,应该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可以利用远程监控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就是在养殖场内安装监控温度、湿度的设备和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的采集养殖场内的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动态情况,通过通风和加温的环境调节方式来控制环境,为生猪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也能减少管理者的工作压力。

2.4 废物清理技术在生态猪养殖场建设中,应该考虑到具体的位置,选择通风、排水和采光条件好的地区,以便做好粪便的处理工作,可以将经过处理的粪便用于生产和生活能源和物资,提高粪便的能源化利用。粪便可经过发酵处理可以生产沼气,作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而沼渣可以用于水产养殖。此外,粪便等材料经过处理之后可以生产出有机肥料,经过充分的高温灭菌和腐熟发酵之后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提高生态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 生态猪养殖的具体技术要点

3.1 生态养猪场的建设

3.1.1 养殖场的选择要选择地势高和通风良好的地区,并且没有污染源,选好场址之后科学的规划生产区,确保猪群有足够的运动空间,提高整体抗病能力。

3.1.2 猪舍的建设为了确保冬季保温和夏季防暑,养殖场的屋顶铺设选择保温隔热的材料,并且设置自动开闭的天窗,提高透气性。保证猪场的光照充足,促进生态猪的健康生长。在猪舍内配备自动的盐水槽和饮水器,控制好饮水的质量。

3.2 规范引种

3.2.1 引种前的检查工作在引进生态猪之前,要做好猪品种的调查工作,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引种,掌握生态猪养殖技术。

3.2.2 隔离养殖在引进生态猪时,应该从没有疫区的安全地区引进,之后采取隔离饲养的措施,不能低于28d。在饲养期间做好免疫工作,加强体外寄生虫的管理,定期观察猪的采食情况和运动情况,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混合饲养。

3.3 加强环境管理生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疾病,主要和养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态养殖中,要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在搭建猪舍中要选择透水性能好的地面材料,定期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搭建自动化的环境调节系统,了解养殖场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适当的调整养殖场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猪群有干燥的生长环境,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除了要保证圈舍的干净卫生之外,还应该控制好饲养的密度,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为猪群营造自由活动的空间,加强猪群的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3.4 发酵床的管理

3.4.1 发酵床的建设可以在猪舍外部建设粪便发酵床,在发酵床铺设垫料,粪便和垫料混合之后有利于发酵,加强对粪便的处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4.2 发酵床的管理要控制好发酵床的干湿度,如果垫料干燥,应该适当的增加水分,夏季要做好发酵床的通风管理,如果气温高达28℃以上,要及时的开窗通风,避免疫病的发生。

3.5 加强饲料的管理在生态猪养殖中,绿色饲料的管理也非常关键,在喂养时要严格的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的饲料,尽量选择经过制作发酵的营养饲料,饲料最好未经深加工。除了要做好饲料质量的管理之外,还要加强饲料的营养搭配,在保证饲料无公害的前提条件下促进生态猪的健康生长。为了提高生态猪的免疫力,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能够增强生猪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促进生态猪的健康生长,提高猪肉的品质。此外,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经济支出选择厨房泔水投喂,或者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都会影响生态猪的生长,导致猪肉品质下降。

3.6 做好水源的管理水源管理是生态猪养殖的关键,对生态猪的品质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为此,饲养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水源的管理,应该定期检测水质,避免遭到水污染。选择科学的饮水时间,可以在水源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

3.7 积极应对疾病的预防生态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疫病,如果预防和治疗及时,会减少一定的危害程度,否则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要做好生态猪养殖中的疫病防控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制定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结合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或者通过中草药对猪疫病进行预防。第二,加强对生态猪的动态监控,做好日常的检疫检查工作,发现疫病之后第一时间处理,将患病猪和健康猪隔离开来,避免疫病的扩散和蔓延。此外,当地相关的工作部门还要制定完善的防疫管理制度,养殖户要严格的遵守防疫流程,提高疫病的防控效果。第四,做好生态猪养殖的全方位消毒工作,构建完善的消毒体系,定期消毒圈舍,切断传播途径。第五,可以采取药物保健的措施,能够降低猪病的发生概率,通过药物保健能够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第六,在生态猪养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应用中草药预防猪病的使用概率逐渐提升,中草药喂养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和现代绿色养殖观念符合,可以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有研究报道,一些中草药如麦芽和板蓝根能够有效的预防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使用中草药不会在生态猪的体内有药物残留,不会影响猪肉的品质,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循环养殖技术利用循环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猪养殖中资料的利用效率,充分的利用生态猪排放的粪便和尿液。举例而言,猪-沼-果循环养殖模式就是将猪养殖中产生的粪便汇集到沼气池中,通过处理之后分解为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的沼气是重要的生活能源,沼渣和沼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不能长期使用,否则沼液、沼渣的长期使用会影响土壤的质量,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2 原生态放养技术原生态放养技术是自然化养殖技术的一种,可以为猪群建立荒田或者荒山为主要的养殖场所,并且做好防护工作,确保猪只能够健康的生长,可以在养殖场内自由的采食,主要的食物来源是鲜草和农副产品的残渣。在猪只生长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避免资源的浪费。原生态的放养技术可以为猪群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也能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但是该种生态养殖模式可能会破坏周围的植被资源,也不利于疫情的防控,要慎重的选择该技术。

4.3 信息化养殖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可以在生态猪养殖中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生态养殖技术相结合,如数据库技术,用户可以通过建立养殖数据库等方式收集到猪舍环境数据和养殖数据,将生态猪的免疫和健康情况等储存到数据库中,便于及时的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在生态猪养殖中还可以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做好圈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监控,让养殖户能够随时的了解数据情况,以便调整圈舍的温度和湿度,为生态猪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确保健康生长,提高生态猪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猪群粪便猪肉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