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措施

2022-01-14 11:36于滨河北省承德市农林科学院067000
兽医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牛犊初乳助产

于滨/河北省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067000

刚出生的犊牛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难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再加上卫生条件恶劣,管理粗放等因素,犊牛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扰,进而感染疾病,促使犊牛生长发育迟缓,体质下降,诱发各种传染性疾病,会危害到犊牛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犊牛死亡。为了增强犊牛体质和预防感染疾病,提高成活率,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认真总结引起犊牛发生死亡的原因,做好各项管理措施,为犊牛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

1 引起犊牛死亡率高的原因

1.1 先天性原因常言道:母强子壮。种牛因饲养管理不良、饲喂饲草饲料品质差,导致其体弱多病或者存在某些隐性疾病,使牛犊在出生时就带有不利其健康生长的先天性疾病,导致其身体素质差,容易出现死亡现象。另外,如果在种牛繁殖时发生近亲交配,会出现弱胚、弱胎,产下的牛犊体质弱、不健康,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者生理缺陷,不能较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极易发生夭折死亡。

1.2 母牛分娩助产不当分娩母牛在产仔过程中,如果发生难产或人工助产方法不理想,都可能对牛犊和分娩母牛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当分娩母牛出现难产时,助产人员在助产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准、稳,根据母牛怒责,看准时机,做到精准助产,避免因人工助产方法不当对牛犊以及母牛的伤害。

同时,在牛犊出生后,没有用卫生毛巾及时擦拭其口腔、鼻镜、耳道以及身体上的黏液,发生异物性肺炎、感冒、关节脱臼、四肢拉伤等不良情况,致使牛犊出现伤残,严重时发生死亡的恶性现象。犊牛出生后,假如不能自行断脐,助产人员需用消毒后的剪刀,在离腹部10cm 的地方剪断脐带,用5%的碘酊消毒后,再用卫生的纱布包扎。

1.3 牛犊护理不当犊牛出生后经常会因为消毒不理想、护理不到位等原因发生细菌、病毒等传染病。例如犊牛出生后脐带在剪断时消毒不理想或断脐方法不当,都会发生致病微生物从伤口侵入感染,引起犊牛发生传染性疾病。犊牛得病后,即使经过相应的治疗,身体得到痊愈,一般都会对其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造成一定影响,在生产实践中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质弱、抗逆能力差、容易发病等,严重时停止生长发育,给养牛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极大影响。

1.4 哺乳母牛饲养管理不当虽然刚出生的牛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还不够完善,但其机体代谢极旺盛、生长速度非常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足量、全面且各种营养成分之间比例一定平衡,这就要求对哺乳母牛精心管理,所喂饲草饲料符合哺乳母牛的营养需求,饲草饲料容易消化、吸收、利用,并且没有发霉变质,无有毒有害物质存在。哺乳母牛健康、泌乳量充足是牛犊身体健康、体质良好,供给犊牛足量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母源抗体的前提保障,降低犊牛发病机会,增强其体质,使其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2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造成犊牛死亡的原因很多,在牛饲养以及繁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方法: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来饲养、改善犊牛和母牛饲养管理水平,在母牛分娩时做好助产工作,帮助母牛顺利分娩,提高犊牛体质和健康程度,避免犊牛受到伤害发生死亡现象。

2.1 增强犊牛体质在母牛怀孕期间需要根据体况和膘情合理搭配饲喂,保证母牛获取充足营养,满足自身生长需要以外,还确保胚胎发育良好,有利于增加犊牛的初生重和健康程度。母牛分娩前必须接种疫苗,提高母体抗体水平,犊牛可以通过吸吮母乳获取充足的母源抗体,增强对外界野毒的抵抗能力。在母牛繁殖阶段,需要科学选择强健种公牛和种母牛进行适时交配,避免发生近亲交配现象,减少犊牛发生先天性疾病的风险。

2.2 保证产房干净卫生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犊牛产生的侵扰,在怀孕母牛没有转入产房前一周时间,需要将产房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选择3 种消毒药物交替消毒,有利于彻底杀灭以前遗留的病原。在母牛分娩前3d 将产房温度升高到15℃~20℃,满足犊牛对温度的需求,并且为母牛营造一个良好的分娩环境。另外保持分娩环境安静无噪音,避免引起惊吓而发生难产现象。铺设松软垫草,减少低温带来的影响。

2.3 搞好母牛分娩过程中的助产在母牛分娩前接生人员需要清洗和消毒手臂、器械等用具,防止病菌对犊牛产生危害。如果母牛能够正常生产,接生人员不需要帮助分娩,根据实践经验,一旦观察到母牛出现难产情况,应立即判断胎儿在母牛腹中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助产措施。一般需要根据母牛自身怒责情况顺势将犊牛拉出产道。随后将犊牛体表黏液和呼吸道黏液清理干净,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犊牛发生假死现象,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体表水分蒸发而降低体温。

如果犊牛呼吸道吸入黏液后引起呼吸困难症状,催收需要及时拍打犊牛胸部,促使黏液尽快排出,犊牛可以正常呼吸。正常生产的犊牛,建议让母牛自己来舔舐犊牛体表黏液,这样不仅避免犊牛受凉发生感冒现象,还有利于提高母牛的母系性,以后更好地协助犊牛吸吮母乳。如果母牛体质较弱,生产犊牛后无力舔舐犊牛体表黏液,可以用提前消毒好的毛巾来擦拭犊牛,同时用剪刀剪断脐带,然后用碘酒对脐带进行消毒,最后对脐带药浴和结扎,避免脐带受到病菌污染。

2.4 帮助犊牛尽早吸吮足量的初乳健康母牛在产仔后72h 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分泌的乳汁为长乳。初乳浓稠、色泽梢黄,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乳钙质、多种微量元素、脂肪等营养物质,还含有牛犊不可或缺的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生物活性肽结合蛋白等初乳中特有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物质对牛犊适应生活环境、抵抗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刚出生的犊牛体质较弱,各个组织系统发育不健全,尤其的免疫系统发育较差,对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的侵害,不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极易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甚至威胁到今后的生命安全。由此可以帮助犊牛尽快吸吮足够的初乳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获取大量的营养来恢复体力,还可以获得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机体保护能力。

为了保证犊牛能够吸吮足够的初乳,可以进行人工投喂初乳的方式,在犊牛出生后1h 内投喂犊牛体质重5%的初乳,通常数量大约为1.5kg,等待6~7h 后再投喂第二次,保证犊牛获取足够的初乳。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饲养人员定时定量饲喂犊牛初乳,保证初乳温度适宜,刺激犊牛能够尽快恢复消化机能,有利于维持犊牛肠道菌群平衡。因为初乳属于酸性的,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喜欢在酸性环境中进行繁殖,摄入足够的初乳后,犊牛肠道内的优势菌群数量增加,抑制肠道有害菌群繁殖,进一步增强肠道消化功能。

2.5 加强饲养管理犊牛哺乳期一般为3 个月,出生后一个月内主要饲喂母乳,饲喂量大约是犊牛体质量的10%,每天饲喂3、4 次即可。到第二个月时,逐渐减少母乳的饲喂量,适当增加饲草饲料的饲喂量。到三个月龄时,每天饲喂母乳1 次,直到犊牛断乳为止。虽然常乳中的蛋白质能够满足犊牛的生长发育,但常乳中的维生素、能量、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少,不能够满足犊牛生长需要,因此,还需要从饲草饲料中获得,才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在投喂饲草时,必须遵循:少量多次、循序渐进的饲喂原则,使犊牛的消化系统有一个过渡期,如此才能够使犊牛对饲草饲料逐渐适应,为犊牛适时断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满足断奶后犊牛生长发育的需要,饲喂的饲料应符合断乳犊牛的营养需求,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电解质等营养成分不仅要全价、足量,还要比例平衡,且易消化、吸收、利用。同时,给断乳犊牛提供干燥卫生、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减轻断乳应激反应。

2.6 疾病防控犊牛的各个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功能不够健全,抵抗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能力比较差,在饲养过程中极易被治病微生物侵入感染方生疾病,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饲养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勤巡视、多观察,了解犊牛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排泄情况等,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上报给畜牧兽医人员,以便分析、查找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3 结语

如果犊牛发生传染病时,要隔离、封锁,及时上报畜牧兽医管理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的具体情况,采取扑杀、治疗等方法,以便尽早采用相应的防控方案,降低传染病扩散的风险,减轻因病造成的损失。同时,要做好犊牛在饲养过程中消毒、免疫接种、饮食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犊牛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

猜你喜欢
牛犊初乳助产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的初乳, 你了解多少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牛犊错牵难以要回 血缘鉴定确定归属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百忧集行(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