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对联书法

2022-01-20 09:14罗永嵩
老年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体题跋章法

□罗永嵩

对联书法,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书写,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书写对联之于笔法、墨法的要求虽与书写诗文等一致,在章法上却受文体特性和实用功能的双重制约,有着自身的特定要求。

广义上讲,书法的五种书体都可用来书写对联。而不同书体具有各自的美学特征,其章法便体现出不同的体势特征。

一、各种书体对联的章法布局

1.楷书

主要指唐楷和魏碑,属于规范、整齐、静态的书体。书写对联时,一般竖成行、横成列,也可竖成行、横不成列,但字形大小基本一致。若取纵势,则可加大行距,缩短字距,令行气紧凑。也可放宽行距、字距,以求通篇布局疏朗匀停。

2.隶书

成熟定型的汉碑隶书也属静态书体,字形多呈扁方。不论是正方格还是长方格,都使联文自然成横势,即字距大于行距,这是隶书特有的章法形式。也可字占扁方格,使竖、横间距基本相等,形成横竖均匀的布局。因汉简、帛书字形长短不一,大小参差,有的竖、撇、捺恣纵奇肆,则宜取纵势作书,不求横列整齐,但需上下联行数相等、行距一致,起收基本平齐对称。

3.行书

行书美观易识,书写流便,是颇具实用与鉴赏价值的书体。因其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体势的动静、流驻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故又有行楷与行草之分。行草对联可利用字势连绵、结体自由活泼的特点,章法上只求上下联整体均衡、气韵贯通、彼此照应,不求每一字、每一局部的对称,以便在整体基本对称中尽可能形成参差、错综的章法变化。

《园中湖上》七言联 于右任

4.草书

包括章草和今草。章草是汉隶的草书化。其体势特点字字区别,布列整齐,字距均匀,字与字不相连属,体型化扁为方,点画出现圆转、萦带,捺画及部分横画保留波磔,体势静中有动,动静相生。章草写联,章法可参照行楷书为之。今草对联则可见龙蛇飞舞、变化丰富。

5.篆书

不论甲骨文还是大、小篆,都各自独立,不相牵连,属于静态书体。其中,小篆字形偏长,石鼓文偏方,但字形均大小整齐均匀;甲骨及钟鼎等字则有大小、长扁、欹正的差异。其书联可分别参照楷、隶章法为之。

二、对联书法的款识、题跋

款识、题跋虽不属对联正文,但在一副对联书法中不可或缺。从内容上看,下款落书联者或撰者名,上款一般题受联者或撰者、联文出处、年月等内容。题跋内容往往包含联文简要背景材料或必要的补充说明,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书法角度看,题款是作品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协调、丰富整体章法的作用。

尽管如此,书写对联应主次分明:一是款题字径应明显小于联文;二是书体不能与联文冲突。如联文是楷、隶、篆等静态庄重的书体,款题除用同书体外,若欲追求书意的丰富变化,可选用流便的行草书;如联文为行草,则款题一般不宜用篆、隶、楷书。当然,艺事“法无定法”,有时少字的草书联文题以楷、隶小字为款跋,形成大小、疏密、动静对比,亦可达到主次分明、美观醒目的艺术效果。

款题视文字多少而布局。文字少者,上款题于上联右侧上部,下款落于下联左侧下部。当代书法家追求作品虚灵与动感,喜将书者落款位置提高到下联左侧上半部;为追求简洁,可不落上款,只于下联落书者名即可。题跋文字少者可照上述落款位置书之,字多者可题于上、下联文左右两侧;联文字少而幅长者,为避免字距过大、章法松散,可题款于上、下联联文下部进行补救。书写龙门对,应在上、下联末行下部留足空白,以便落款或题跋,并视字数多少,跋语可一行至数行不等。

《高怀清抱》五言联 清·何焯

总之,对联章法的精髓在于: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联书合璧,相得益彰。此外,实用对联的不同用场、联文内容及感情色彩、语言风格等因素,为书体的选择和章法的调整提供了创作余地,也为化解“联、书矛盾”,扩大有限空间创造了条件。这一切有待于书法家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创造。

猜你喜欢
书体题跋章法
詞作章法的藝術辯證法講究
题跋课程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的缺失与建设
近十年来中国绘画题跋研究综述
质地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李 明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论题跋的鉴藏功用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