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助学策略的优化

2022-01-24 11:10文|张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助学导图识字

文|张 艳

识字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从以口头表达为主转变到以文字表达为主的必经阶段。只有识字量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增强,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夯实。

对于很多低年级教师来说,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分重视生字记忆而忽略识字的趣味性,忽略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且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课堂上,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充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热爱游戏是每个学生真实自然的天性,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一天性,对汉字进行有效教学。记得我在教一年级时,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游戏中识字。比如“开火车”的识字游戏,可由教师先提供一张读音或图画,让学生依次回答问题。教师问道:“火车要去哪儿?”学生答道:“火车就在这儿啦。”依次回答教师的问题,每每这时,学生总会兴趣高涨,玩得不亦乐乎。其实我们只不过是给普通的生字教学穿上了一件游戏的外衣而已,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识字是一件好玩儿的事,不但学得开心而且学得扎实。这一助学策略,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

随着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提升,同偏旁汉字的学习和正确使用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变得重要起来。如一年级下册《猜字谜》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青”字家族的汉字。怎样利用这个识字能力提升点帮助学生识字呢?教师可以采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理清“青”字家族的汉字。学生既可以用文字表达阐述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通过绘画来做简单的标记。如“请”字可以配嘴巴图案,“晴”字可以配太阳图案,等等。这一助学策略能够很好地将汉字归类,提升学生识字的兴趣。除此之外,同偏旁汉字、同音字、形近字的学习与归类,都可以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形近字时,因字形与字义都是易错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通过对比、归类理解字义、掌握字形、读准字音等方式,促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汉字的音、形、义。

又如在学习“园、圆”这组形近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区分。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醒目的色彩凸显“元”与“员”在字形方面的不同;然后再引导学生分别组词,“园”既可以组词“花园”“果园”,还可以组词“公园”“动物园”;而“圆”表示形状为圆的东西,如“圆珠”“圆桌”等。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字形演变的不同来尝试区分和记忆。思维导图助学策略的运用,能够让识字变成一种乐趣、一种能力。

识字课堂相对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在识字课中盲目地引入生词,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不可接受的尴尬状态,必然会严重打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使学生对识字课感到厌烦和恐惧,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学习新奇的词汇,教师要注意营造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良好的识字学习活动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识字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主动地热爱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气氛的调节不能等同于纪律的散漫和学习习惯的忽视。低年级学生本性好动、注意力短暂,不得当的调节势必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所以培养课堂规则意识尤其重要。比如,在教学“牙”字时,教师可以创设“我给鳄鱼刷刷牙”的游戏情境,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有问题先举手”“认真倾听”,遵守规则的学生,每做到一项就可以获得10 分的奖励,分值积攒到30 分就可以兑换一支牙刷,为鳄鱼刷牙,从而巩固对“牙”字的理解与认知。课堂氛围的活跃与调节,既能够巩固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又能与学生有效互动、寓教于乐,让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课标中有明确要求: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了“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将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密切融合,更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认知与识字之间架起了一座形象化的桥梁。如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汉字知识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识字小动画。在观看小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将看到的画面和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激发强烈的学习和求知的欲望,从而助力其对整个识字过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能调动学生多重感官进行学习,在听、看、说的过程中,枯燥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且有趣。如在学习“采”字时,教师借助有声音的色彩鲜艳的画面,辅以字理与解说,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有助于与形近字“菜”“彩”的区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竞赛,引导学生对所学汉字进行识记巩固。高频率、多类型的多媒体竞赛,让识字教学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中国美食》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我是美食小主播”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搜一搜、画一画、写一写、讲一讲等方式来介绍自己心中的美食,教师也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学生自己心中的美食,渗透更多的美食文化。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将识字教学由课内推向课外。在活动参与中助力学生体会语文学习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在活动中识字,在识字中表达,在表达中体会,这种串联式的学习为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基本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采用多种助学策略,培养学生识字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真正热爱汉字的深厚感情,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热爱汉字。

猜你喜欢
助学导图识字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识字儿歌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爱·帮扶·助学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