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2-01-25 03:34曹云艳
河南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炎性血小板心功能

曹云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型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对于本病的治疗,急性期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溶栓治疗、心脏搭桥手术等[2-3]。其中PCI治疗对血管的疏通作用强,并发症少[4],但术中介入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激活血清炎性因子,对心肌造成损伤。笔者采用参七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4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57.51±8.43)岁;高血压33例,糖尿病25例,高脂血症23例,抽烟28例,饮酒3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6.32±8.27)岁;高血压31例,糖尿病27例,高脂血症24例,抽烟26例,饮酒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明显胸痛症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相关诊断标准;②PCI术治疗后;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病例排除标准①近期经溶栓、抗凝等心脏相关治疗者;②伴有肝、肾等其他重大脏器原发性疾病者;③伴有凝血、免疫功能障碍者;④对本次研究治疗所用药物有禁忌者;⑤合并精神、意识障碍、对研究进度不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锻炼,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每次100~300 mg,日1次;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每次75 mg,日1次。步行锻炼:①术后早期在护士陪伴下进行慢走15 m往返,中速走22 m往返,每日2次。上下台阶5次,直走91 m,每日2次。②病情稳定后每天傍晚慢走10~15 min,每周3~4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七汤治疗,药物组成:三七15 g,人参12 g,黄芪12 g,当归10 g,制川乌12 g,制草乌12 g,半枝莲10 g,陈皮8 g,木香8 g。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5.1 心功能治疗后采用心脏彩超(飞利浦)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FF);采用心肌酶谱检测仪测定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磷化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D-二聚体水平。

1.5.2 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经抗凝,分离(3 000 r,10 min)后取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l,ESM-1)水平。

1.5.3 血小板指标样本采集同血清炎性因子,采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计数及聚集率。

1.5.4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复发、心力衰竭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TnT、Ck-MB、D-二聚体均降低,LVFF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LVFF/%治疗前 治疗后CTnT(ρ/μg·L-1)治疗前 治疗后Ck-MB(U·L-1)治疗前 治疗后D-二聚体(ρ/μg·L-1)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5 43.42±5.21 55.14±6.53*184.51±30.25 129.32±22.64*55.32±6.14 21.21±3.25* 0.64±0.14 0.52±0.05*观察组45 42.52±5.12 50.36±6.24*#186.35±32.52 116.35±18.54*#53.21±6.54 19.35±2.15*#0.65±0.15 0.49±0.04*#

2.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ESM-1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IL-6(ρ/ng·L-1)治疗前 治疗后hs-CRP(ρ/mg·L-1)治疗前 治疗后ESM-1(ρ/μg·L-1)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5 48.16±6.35 27.65±4.62* 7.64±1.36 4.21±1.14* 1.30±0.15 1.10±0.08*观察组 45 47.51±6.21 24.85±3.45*# 7.53±1.24 3.42±1.02*# 1.32±0.16 1.06±0.09*#

2.3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血小板计数(×109 L-1)治疗前 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5 245.20±31.46 229.25±25.41*67.21±7.36 38.52±4.05*观察组45 243.20±30.52 210.80±24.56*#66.51±7.21 35.12±5.74*#

2.4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研究发现,PCI治疗采用支架植入可能会导致血管内膜不同程度损伤,而且有诱发斑块脱落的可能[6-7]。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小板聚集作用也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大量的血小板凝集可诱导血栓形成,从而给冠脉再狭窄提供条件[8]。由上述炎症或血小板等因素会引发一系列心脏不良事件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甚至会造成心肌梗死的复发。

本研究对照组在运动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药物,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应用广泛。氯吡格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9-10]。

研究发现[11],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3个月多以气虚为主,血瘀痰浊为辅,中医治疗应以益气通络为本。参七汤主要由三七、人参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作用[12-14]。《本草纲目拾遗》言三七:“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三七与人参同用,有活血化瘀、补气补血之功效;黄芪、当归益气活血;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散寒、祛风止痛;半枝莲散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7.78%,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P<0.05),参七汤结合西药活血行气,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可有效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除了用药治疗之外,患者采取适当强度的运动锻炼也对心功能的恢复有一定效果。

综上所述,参七汤可有效促进PCI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炎性血小板心功能
NLRP3炎性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