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茯化癥汤治疗微小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2022-01-25 04:19耿晓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肌瘤证候体积

耿晓雪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辽宁 大连116000]

微小子宫肌瘤发病机制较繁琐,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常使用西药保守治疗,虽有显著成效,但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会产生较高的药物依赖性,停药后肌瘤可能会再次生长或增大,造成较多不良反应。部分体质较差、年龄稍高或肌瘤体积较大的患者会出现不耐受的现象,这也就致使西药保守治疗的疗效不佳。而有研究指出,中医汤剂治疗该种疾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更加适用于微小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1]。因此,本研究采取桂茯化癥汤治疗微小子宫肌瘤,并取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治疗的92 例微小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4 岁,平均(42.13±3.38)岁;病程3~25 个月,平均病程(14.24±4.11)个月;单发肌瘤26 例,多发肌瘤2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6~56 岁,平均年龄(44.07±3.65)岁;病程为4~23个月;平均病程(14.02±4.03)个月;单发肌瘤24 例,多发肌瘤22 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有单发肌瘤53例,多发肌瘤39 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文件;(2)沟通良好;(3)依从性良好;(4)临床资料齐全;(5)符合《中华妇产科学》[2]中微小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血液疾病;(3)合并其他肿瘤疾病;(4)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5)合并药敏史;(6)妊娠及哺乳期女性;(7)中途退出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生产厂家: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睡眠口服治疗,25 mg/次,每日1 次,连续治疗2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桂茯化癥汤治疗,水煎服,日1 剂,分2 次服。处方:莪术、桃仁、红花、牡丹皮、当归、地龙、炙甘草各10 g,桂枝、赤芍、牛膝各12 g,茯苓24 g。若患者出现神疲乏力、气虚多汗等症状则添加山萸肉15 g,黄芪30 g;瘀血重者添加丹参、鸡血藤各15 g;月经量多者添加藕节炭、炒灵芝米各10 g。

1.4 观察指标(1)对比2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2)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2 个月后患者肌瘤与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症状显著改善、瘤体缩小>20%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瘤体体积无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及瘤体体积无改善或增大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数据,分别采用()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 值与х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后观察组在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上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微小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表1 2组微小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2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微小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恶心、乳房胀痛各1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2%(3/46);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乳房胀痛各3 例,头疼4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74%(10/46),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390,P =0.036)。

3 讨论

微小子宫肌瘤多发于35 岁左右女性,且近几年该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与年轻化趋势。此种疾病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存有一定联系。相关研究显示,子宫平滑肌细胞未成熟阶段长时间受到大量雌激素的影响,会缓慢生成子宫肌瘤[3]。同时,在生长因子与性激素的影响下还会导致子宫局部微环境的变化,进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成。此外在孕激素的进一步影响下,会导致女性群体的EGFR 水平提升,并持续对宫肌瘤细胞壁中的ER 产生刺激,进而起到激活ER 与加快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在微小子宫肌瘤的影响下,患者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尿频、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经痛等。还会导致患者体内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导致食欲不振,分解代谢加强,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随着临床药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保守药物治疗广泛应用于微小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之一为米非司酮,属于催经止孕、抗早孕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存在甾体结构,能够影响机体激素分泌,进而减弱孕激素水平,以起到限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最终导致瘤体萎缩。但是此药长期使用患者易产生较高的依赖性,并且降低患者的耐受度,致使治疗过程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微小子宫肌瘤多属于气血两虚之证,气虚致瘀,随着血瘀阻络会加剧患者气虚,形成不良循环,出现脏腑冲任失调、血瘀气滞,宫内湿毒凝结,长期积聚形成癥块。因此,中医理论认为[4],治疗该病需使用补气通络、活血化瘀的药物。而桂茯化癥汤剂中的桂枝可通阳温经、解表发汗;桃仁与红花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温通血络的作用;茯苓具有宁心安神、渗湿健脾的作用,可缓解患者心悸、泄泻、失眠等症状,同时茯苓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5];莪术可起到破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进而有效地控制癥瘕积聚;当归可起到活血止痛、调经补血的作用,以治疗患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状;赤芍与牡丹皮可起到清热凉血、清热散瘀、活血止痛的效果;牛膝有引血下行、强筋壮骨的作用,可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地龙则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炙甘草在方剂中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在众多药物的联合应用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并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桂茯化癥汤治疗微小子宫肌瘤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表现及不良反应,对提升临床疗效也有着积极意义,更加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微小子宫肌瘤患者。

猜你喜欢
肌瘤证候体积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