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2-01-25 04:19杨火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升麻股骨髋关节

杨火林

(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江西 定南 341900)

骨折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临床造成骨折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而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人群,由于机体的老化,骨钙的丢失,骨质本身就会变得疏松,因此,轻微的外力就有可能导致老年人的骨折。股骨骨折最常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下肢行动多不灵活,走路时易跌倒,身体扭转倒地时间接暴力传导等可导致股骨的骨折,受伤后易出现休克、发热、局部畸形等多种临床表现[1]。目前对股骨骨折患者主要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虽然能帮助患者有效复位,且有效的内固定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患者出现肌萎缩及关节僵硬[2]。但由于骨折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愈合过程中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年龄及健康状况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及健康状况不良者骨折愈合延迟,易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对术后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髋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加味补中益气汤以气血为靶点,其内多种成分均可起到补气活血的作用,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尤为适用。为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手术治疗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共选取6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定南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18年1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60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72~89 岁,平均(74.32±2.34)岁;体质量47~85 kg,平均(65.21±3.42)kg;受伤至手术时间20~80 h,平均(45.42±2.68)h。观察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75~91 岁,平均(76.31±3.13)岁;体质量45~90 kg,平均(67.31±2.65)kg;受伤至手术时间22~84 h,平均(46.45±1.96)h。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1)影像学资料证实为股骨粗隆间骨折;(2)存在手术指征;(3)患者年龄≥60 岁;(4)未在其他诊所、医院等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5)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3]。

1.3 排除标准(1)陈旧性骨折,病情在14 d 以上;(2)年龄<60 岁;(3)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自行配合者;(4)严重心脏病无法耐受手术者;(5)对治疗过程所用药物过敏者[4]。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PFNA 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术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后,帮助其仰卧在牵引台上,在臀下垫上方垫,将骨折端重新定位在牵引床上,并使用C 臂X 光机固定患者受影响的肢体。制作6 cm 长的手术切口,以股骨顶部为中心,露出股骨大粗隆的顶点。以尖端为针尖,将其打开,逐渐扩大髓腔,引导针进入PFNA 主钉;在将套管安装在主钉的近端之后,放置克氏针导丝针,确保在荧光监测下导针的位置位于股骨头中心。距离股骨头表面1 cm 以内,测深后置入螺旋刀片,远端置入2 枚螺钉固定,安装近端尾帽。手术后第2 天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或利伐沙班片抗凝。在手术后的第3 天,患者可以进行床下活动;手术1 个月后,患者可以锻炼臀部功能;手术3 个月后,受影响的肢体在骨折线模糊后可以行走。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联合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黄芩30 g,黄芪10 g,柴胡10 g,姜半夏15 g,白芍15 g,人参20 g,白术10 g,当归10 g,甘草6 g,升麻6 g,陈皮6 g)治疗,水煎服,日1 剂,分2次服用[5]。

1.5 观察指标(1)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数高则功能良好;(2)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低代表预后好。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х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髋关节功能评分 观察组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日常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骨折是指由创伤和骨骼疾病所致骨组织失去其原有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临床治疗手段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PFNA 内固定术可在手术过程中良好地暴露骨折断端,在直视情况下将骨折复位,清除组织周围骨折碎片,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避免了多次手法复位带来的多次损伤。若骨折同时合并有神经、血管的损伤,还可同时进行修补[6]。带锁髓内钉作为内固定的常用金属固定物,能稳定复位后的骨折断端,有利于骨组织的再生愈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然而,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在暴露骨折端分离软组织的骨膜时,会破坏部分血管,减少骨折部位的血供,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对局部组织的二次创伤也会降低局部组织的抵抗力,术后易引发局部感染,严重者可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手术治疗的不足,改善损伤部位的血运,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中医学上认为万物的本原为气,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到了沟通内外、协调功能、畅达气机、推动血运等作用,生命活动借此得以进行。《类经·摄生》中记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运行于全身,具有推动全身各组织器官活动,抗御外邪入侵,控制液态物质无故流失的功能。体内之气充沛,运行协调正常,则机能活动健全,体温正常,抗病能力强,整个机体协调,处于健康状态。反之易为邪气所侵而罹病。血在脉管中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血液充盈,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感觉灵敏、运动灵活自如。若血液亏虚,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脏腑功能低下,则见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燥、毛发干枯、肢体或肢端麻木、运动无力等。气属阳,血属阴。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若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强健;若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减弱。血足则气旺盛,血虚则气衰[7]。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退化,精气不足,不能有效推动血液的运行,可导致血液瘀滞,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加味补中益气汤包含了黄芩、黄芪、柴胡、姜半夏、白芍、人参、白术、当归、甘草、升麻、陈皮,其中人参、黄芪具有益气固脱、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益气摄血、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等作用,可治气虚欲脱、元气不足、血行无力、气虚失摄、肺气虚弱、心气不足等证;当归、白芍具有补血益气、活血止痛的功效,用治气虚血亏、瘀血肿痛;升麻、陈皮、姜半夏、柴胡具有理气和中、疏通气机、行气解郁的功效,可促进气血的运行;升麻、白术、甘草、柴胡具有清热解毒、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缓解患者术后痛苦,利于患者早期活动,降低感染率。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日常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方剂中的升麻、白术、甘草、柴胡成分有关,其不仅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炎症过程,促进伤口及骨折的愈合,其镇痛作用还可缓解术后痛苦,促使患者早期进行锻炼。研究表明,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可尽快恢复病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伸缩活动,可促进病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少肌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加快骨折愈合;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的恢复。观察组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坠积性肺炎、缺血性骨坏死、急性骨萎缩、化脓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方剂中人参、黄芪、当归、芍药、升麻、陈皮等多种成分相关,这些成分可益气补血,一方面可加强气对血的推动作用,缓解患者的血液瘀滞,增加损伤部位的血液供应,促进骨折的愈合,降低因组织供血不足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还可加强气的防御作用,气既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又具有驱除侵入人体内病邪的作用。《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气的防御功能正常,则邪气不易入侵,虽有邪气入侵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于治愈。这就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也就降低了因感染所致的坠积性肺炎、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率;另外升麻、白术、甘草、柴胡的抗炎作用也起到了辅助抗感染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升麻股骨髋关节
升麻的品种考证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升麻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进展*
经典名方中升麻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