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天效应指导下的高校云教育模式探索
——以大一新生为例

2022-01-25 04:19陈静漪李云昊吴秋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生效应阶段

陈静漪 李云昊 吴秋晨

(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2446;2.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2446)

对大多数的大一新生而言,从聚焦于高考的中学教育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此,各类以线下教育模式为研究基础,思考如何帮助大一新生迅速调整角色,适应大学生身份转变,以及作为大学生如何开展学习生活的方法或文章应运而生,且发展已较为成熟。然而在2020 年线上教育应势发展的大背景下,往日已有的教育模式亟需适应需求并作出改变——绝大多数高校采用了云教学的教育模式,与往日所采用的线下教育模式有极大的差别。这对大一新生而言,全新的教学模式与迥异的学习环境使之感到强烈的无所适从,导致学习成效大大降低。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将云教育模式与心理学中的“21 天效应”相结合,探究更有效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们,尤其是大一新生,有效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为今后高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究提供参考。

1 问题提出

2020 年,各地高校教育工作依据《通知》教党〔2020〕16 号的要求,采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全新教学模式。此举措解决了高校教学问题,但教学工作不是高校教育的全部[1],为了提升学生综合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线上教育进行引导的工作仍需要不断探索。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目标模糊,缺少具体的行动安排,在线上教学这一缺少外界监督的全自主学习模式下可能存在行为散漫等不良学习行为及状态,甚至可能影响到线上教育教学的质量。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大一新生刚从高中紧张的生活进入相对较轻松的大学生活,从一种高度紧张,高度监督的环境转入大学要求自律和相对自由度的学习氛围之中,出现了放松懈怠的心理;(2)大一新生尚处于适应新环境的时期,对专业,对未来存在着诸多疑惑和迷茫,在居家学习的背景下延缓了探索与解决迷惑的进程,甚至在家庭这一安乐窝中产生了逃避性的心理,难以走出舒适圈,失去对未来的思索;(3)大多数大一新生正处在高强度监督与自主学习的交汇期,能力水平的提高同个人或学校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和矛盾[2],更加需要来自学校教师的指导和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管理,而这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都被迫弱化;(4)这段延期返校,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假期的延长,缺乏校园的氛围,个人极容易在这种情景下产生放松心理,造成行为懒散,办事拖沓等问题。

本文从分析云教学期间学生状态出发,以大一新生为例,借助应用心理学“21 天效应”理论,以创新视角,旨在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有效的在线教育模式。有目的地提升大学生个人规划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21 天效应理论 理论来源: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 天效应。其理论依据在于人体的神经节的重构,最初由一位整形医学专家马尔茨博士发现,在心理学中作用的说明来自两位学者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曾提出关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观点,主张“服从-认同-内化”三阶段决定态度的形成或消失[3]。后来,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最初提出“21 天效应”理论,同样强调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3 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7 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4]。因为一不留意,坏情绪、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人又回到从前。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第7~21 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4]。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不可大意,一不留神,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让人回到从前。所以,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阶段:第21~90 天,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4]。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其最终使得新习惯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阶段,不必再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2.2 21 天效应理论应用思路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的行为,95%的行为都受理念支配,属习惯性行为[3]。远程教育期间的学习更多是自主性行为,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殊时期如何促成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充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整个教育期间的学习效果提升有重要意义。“21 天效应”拥有着明确的时间点,当习惯培养这一模糊的行为有了可量化的标准,教师便能够依据这一标准,确定明确阶段培养目标,应用于高校大学生,真正起到督导学生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的效果。

2.3 21 天效应理论的实践 为了切实检验“21 天效应”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在远程教育期间,特地在新生班级中开展了基于“21 天效应”理论设计的教育实践计划“‘我就是我’21 天成长计划”,旨在通过该计划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过程后的反馈调研获得一手资料,进而检验“21 天效应”的应用效果。

笔者所采用的是封闭式试验方案,在一个班级内部实施了该计划,受试者为大一新生,以寝室4 人为单位划分小组,寝室长为组长,共计划分6 个小组。以划分后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试验方案设计如下(见图1):(1)统一受试者的计划养成重点,确立知识学习、生活安排、品德修养、身心素质四个方面为个人计划的实施方向;(2)在确立方向的基础上,先划分为第1~7 天和第7~21 天2 个大的阶段,再将内容细化为每天的学习项目,具体确定每天学习某项事情的时间段,即将任务进行量化;(3)在第一周期(第1~7 天)内,要求每名学生将计划进行情况及时汇报给本组组长,并进行记录,在第二周期(第7~21 天)内,随机在各组抽查计划进展情况,来督促受试成员计划的实施。注:督促但不强制;(4)“我就是我”21 天成长计划实施后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问卷调查,求证“21 天效应”是否起到督促学习,培养习惯提升自我的效果。

图1 “21 天”成长计划实施示意图

2.4 实践数据与结果 研究者将所有组合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提取关键词再分析,现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计划的完成情况:100%的调研对象均完成成长计划,其平均完成程度为70%,整体完成情况的满意度为7.27,满分10 分(见图2)。对自己下一阶段预期完成程度结果预测,较之前实际完成情况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同时,对计划结果的满意度越高,相应复盘与规划下一步计划的意愿越强烈(见图3)。如在初始计划完成后的两周时间内,仍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继续计划,且该部分复盘成员占初始高效完成计划人数的九成以上。分析这一部分成员的反馈,能够发现是以“养成了更高效的作息习惯”“时间其实挺充足的”“有规律和目标后,反而更自由了”等正面回应为主。相应的,没有认真贯彻计划,落实情况一般的成员,一半以上在“21 天成长计划”结束后,立刻放弃了继续计划的打算,在反馈问卷中,多流露出“没意义”“无聊”等消极性话语。

图2 计划实施后的自我满意度评分占比

图3 自我满意度赋分与有无进行复盘成员所占比例

综合实践体验与调研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21 天效应”在教育工作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若能够切实落实预定计划,21 天的行为足以形成惯性,促进学生更自主地投入学习[5];(2)“21 天效应”需要有实施的条件与环境。在前期需要对欲实施者有较为客观的了解,确保制定的目标合理可行。同时在开始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解释与过程管理,确保学生清楚明白自己的任务,确保任务切实落实。基于个体的差异性,21 天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约数,推测形成大致的思维惯性,不排除需要不止21 天的可能性;(3)“21 天效应”理论与线上管理相结合,创新了教育手段,提升了教育效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大一新生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3 思考与建议

3.1 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思考 借助于上述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可以依据“21 天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设计符合教育目标的线上创新育人模式。同时需要注意如下环节:首先是目标的设立,即如何与实施者的匹配,如何帮助大家制定目标,确保可行;其次是过程的监督,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励方式调动第一阶段实施者积极性,第二阶段帮助学生稳固效果;最后是激励与强化,如何帮助学生发挥与固化第三阶段的成果。

3.2 基于“21 天效应”理论的相关实施建议(1)基于教育培养目标的分阶段指标建立。可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时间学生的培养要点、成长特点,确立不同培养阶段指标。如针对大一新生环境适应、心理诉求,未来规划等方向。

(2)基于要求的监督催促。依据“21 天效应”第一阶段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用较为强制的方式,要求学生设立密切联系教学目标的实施方案,依据目标逐一设计切实可行的行为计划,密切监督落实。同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采用打卡督促的方式,督导学生计划的落实,克服学生由于意志不坚定而产生的落实效果不佳的问题,督促学生建立规划意识——能力提升为目的,落实规划为条件,如此完成第一个阶段:刻意提醒期。

(3)基于效果的自主驱动。当培养方案取得一定的效果,标志在于学生完成计划的刻意性消失,趋向于自主完成任务即进入第二个阶段:过渡期。催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以加强执行意识为目的,确认实施并提高落实质量。也是在这一阶段,将规划逐渐放权给学生,可以采用抽查性检验的方式,提醒学生的计划落实。

(4)基于内化的鼓励认可。最后进入第三个阶段:自主期,中心在于确保学生发挥自主性——以量化效果为导向,提升学生成就感。此时,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也从中获益。也是在这一时期,可以将理论依据和实际效果广而告之,利用网络课堂讯息传播的途径,鼓励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校园项目来实施,引起普遍的重视,进而在共同的氛围之中,培养固化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创造踏板,逐步达到学生自主落实提升,扫除迷惑,确定方向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新生效应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重获新生 庇佑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新生娃萌萌哒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