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陕北纪氏探源

2022-01-27 13:42纪晓玲纪风雷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弘治绥德墓志铭

纪晓玲,纪风雷

(1.榆林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2.国家税务总局定边县税务局,陕西 榆林 719000)

明万历中叶《国朝献征录》[1]载“太仆寺少卿纪君温墓志铭”(以下称“纪温墓志铭”)、《榆林碑石》[2]载“大明故封征仕郎中书舍人纪翁墓志铭”(以下称“纪溁墓志铭”)“诰赠锦衣卫副千户纪君配太宜人阎氏合葬墓志铭”(以下称“纪溁及妻合葬墓志铭”)“明故文林郎宁阳县尹纪君孺人李氏合葬墓志铭”(以下称“纪洪及妻合葬墓志铭”)和《陕西通志》《延绥镇志》《延安府志》《榆林府志》《绥德州志》《榆林县志》等明清地方文献中记述着明朝时期陕西北部纪氏家族史迹,这些文献资料为研究明初陕北纪氏渊源提供了详实的佐证。

一 、祖籍及迁徙

溯明朝之前,陕西北部无纪氏活动记录。所见最早活动记录是书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纪温墓志铭”,立石于正德九年(1514)“纪溁墓志铭”、正德十二年(1517)“纪溁及妻合葬墓志铭”、嘉庆二十六年(1547)“纪洪及妻合葬墓志铭”,四方墓志铭均载:“纪氏本凤阳蒙城人。”即现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同时载明最早来到陕北的先祖是“高祖讳二翁”,时间及原因是“国初以从戎籍绥德卫”。《新编绥德州乡土志》(清光绪本)也对居绥德纪氏的远祖做了记载并指出关系人“氏族,纪,高阳,炎帝之后,封于纪,因氏焉,明嘉靖间,官长芦盐运纪凤鸣”。

明初,二翁追随朱元璋起兵,隶大将军徐达麾下征战,洪武二年(1369)四月,大将军徐达率部出萧关,下平凉,克延安,占绥德[3]。洪武四年(1371)置绥德卫[4],二翁为戍守边关绥德的士兵。洪武六年(1373)设绥德卫指挥使司,迁江南上江(今安徽)的将士于绥德,立屯田法守边[5]。建文二年(1400),二翁在朱棣与建文帝的白沟河决战中立有战功,升为昭信校尉,依例迁居绥德,为陕北纪氏起家之祖。成化七年(1471)置榆林卫[6],二翁的重孙温、溁两亲兄弟应例输边,举家迁居榆林,成化十七年(1481)前后,濂迁居榆林,洪、澜留居绥德,这是陕北纪氏在第四代时首次迁徙,明嘉靖时期,居榆林数户迁居三岔川,此地始有纪家湾村名。明清鼎革之际,纪氏家族难逃杀戮一劫,纪家湾改名三岔湾,榆林族人大部分逃往山大沟深的佳县栖身,隐姓埋名,归祖姜姓,躲避战乱,两代半姜姓直到康熙初期全部恢复纪姓,此地始有纪家畔村名;部分逃往定边北滩,此地始有纪家圈村名;部分逃往榆林城关。绥德族人逃往绥德城关、西川苗家坪,避乱求安,这是陕北纪氏第二次迁徙。康熙初期至乾隆初期,纪家畔部分族人渐次移居榆林常乐堡、东清水河、刘家坬、金鸡滩、庙嘴、沙河、王渠、许家崖、海流滩等地,始有纪家峁、纪家河、周纪伙场、纪家伙场、纪小滩等村名,纪家圈族人移居定边南部山区纪畔、纪新庄等地,绥德西川苗家坪部分族人渐次移居子洲王家沟、崔林山、足粮沟、麻兴庄、驼耳巷、城关等地,这是陕北纪氏第三次迁徙。清末及民国时期由于地方不靖或自然灾害或生存日艰,部分族人先后向北移居,进入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向西移居,进入陕西的横山、靖边、定边,向南移居,进入陕西的延安、子长等地,这是陕北纪氏第四次迁徙。

二、世系

一世:纪二翁:戍守边关绥德卫,居绥德。

二世:纪信:纪二翁长子,居绥德。纪政:纪二翁次子,居绥德。

三世:纪璿 [xuán]:纪信长子,贡生,正统九年(1444)甲子科举人,兖州府同知,居绥德。纪瓛 [huán]:纪信次子,号澹庵,诰封奉政大夫、兵部车驾司郎中,弘治元年(1488)去世,诰赠车驾君,居绥德,妻张氏,诰封宜人,弘治七年(1494)去世。纪琛 [chēn]:纪政子,绥州廪膳生,早逝未仕,居绥德,妻王氏。

四世:纪濂 [lián]:纪璿长子,纪温堂弟,陕西贡生,成化十六年(1480)庚子科举人,正德三年(1508)盐山县知县(在任两年)[7],先居绥德,成化十七年(1481)前后迁居榆林。纪澜 [lán]:纪璿次子,成化元年(1465)陕西贡生,居绥德。纪温:纪瓛长子,字宗直,宣德八年(1433)生于绥德,陕西贡生,成化元年(1465)乙酉科举人,成化七年(1471)应例输边,由绥德迁居榆林,成化十二年(1476)聘榆林卫学主持教事,成化十八年(1482)选授吏部司务,弘治元年(1488)父去世,弘治四年(1491)转任都察院缙绅士,弘治六年(1493)升户部云南司员外郎,弘治七年(1494)母去世,弘治十年(1497)改任兵部武库司,迁车驾司郎中,弘治十五年(1502)上疏请老,升太仆寺少卿,致仕,数月后卒于榆林,诰赠太仆君。时任陕西巡抚杨一清为其撰写墓志铭、神道碑。纪溁[yíng]:纪瓛次子,字宗太,号容庵,榆林名医,正统十四年(1449)生于绥德,成化七年(1471)应例输边,从绥德迁居榆林,授七品散官,弘治十八年(1505)勅封征仕郎、中书舍人,又诰封武略将军,正德九年(1514)七月初五日病卒,诰赠锦衣君、锦衣副千户、锦衣卫指挥。时任吏部尚书杨一清为其撰写墓志铭、神道碑。妻阎氏,正统十二年(1447)九月初七日生,弘治十八年(1505)勅封孺人、正德七年(1512)勅封安人、正德九年(1514)诰封宜人、正德十一年(1516)诰封太宜人,正德十二年(1517)二月初十日卒。纪洪:纪琛子,居绥德,成化年(1465)陕西贡生,勅封文林郎,弘治十三年(1500)赴吏部应选,授冀州判官,又升定陶县知县,后调宁阳县知县。妻郝氏,早亡,继妻李氏,天顺八年(1464)生,勅封孺人,嘉靖二年(1523)闰四月初十日卒。

五世:纪世懋:纪濂或纪澜子,弘治元年(1488)陕西贡生,居绥德。纪世相:纪温长子,国子生,正德年间任隆平县知县[8],十年(1515)任南乐县知县[9],居榆林。纪世楫:纪温次子,国子生,居榆林。纪世梁:纪溁长子,国子生,成化六年(1470)生于绥德,弘治十六年(1503)任中书舍人,正德二年(1507)升太常寺丞,太仆寺丞,迁太常寺卿,正德九年(1514)卒于榆林,居榆林,妻丁氏,无出,勅封孺人。三妾,张氏(1480~1546),宋氏(1482~1545),孙氏(1486~1565),各有子丁,孙氏守节,乡人绘《松竹图》,赋诗以赠,至八十岁终。纪世椿:纪溁次子,武功,锦衣卫指挥,锦衣正千户,居榆林,妻丁氏,诰封宜人。纪世楹:纪溁三子,监生,武功,正德八年(1513)任都指挥佥事,守备环庆庆阳卫[10]。正德九年(1514)充右参将,分守延绥东路[11],正德十三年(1518)任山西雁门副总兵兼提都,镇守雁门关,正德十五年(1520)任延绥副总兵,驻守延绥东路,正德十六年(1521)初任山西大同总兵。遭延绥巡抚姚镆“延绥副总兵纪世楹杀弟,公执令必死,世楹倾产行赂”弹劾[12],三月十四日罢免[13],五月出任山西副总兵[14],居榆林,妻黄氏,妾薛氏,榆林人,世楹卒时,薛二十九,孀居七十一岁终。纪世椂:纪溁四子,正德年间少卿,升指挥使、扬州卫带衔指挥使,嘉靖十六年(1537)以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充任宁夏游击将军,居榆林,妻朱氏。纪世棠:纪洪长子,正德元年(1506)陕西贡生,国子生,居绥德,妻闫氏、吴氏,亡,继丁氏。纪世楠:纪洪次子,居绥德,妻闫氏。纪世标 纪洪三子,居绥德,妻刘氏。纪世榛:纪洪四子,绥州廪膳生,嘉靖元年(1522)陕西贡生,山西汾州府介休训导[15],龙德训导[16],居绥德,妻刘氏。

六世:纪文烺:纪世懋子,国子生,嘉靖元年(1522)陕西贡生,早亡,居绥德,妻王氏。纪汴:纪世相子,授七品散官,居榆林,妻陈氏,嘉靖二十九年(1550)前亡。纪文焌:纪世梁长子,正德年(1506)生于榆林,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科举人,居榆林。纪文烨:纪世梁次子,正德四年(1509)生于榆林,国子生,居榆林。 纪文炜:纪世梁三子,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科举人,周府长史、奉政大夫,居榆林。纪文爌:纪世梁四子,居榆林。纪文炳:纪溁孙(纪世椿、世楹、世椂三父生纪文炳、文燧、文焰、文炤、文炀五子,父子关系待考,暂述为纪溁孙,下同),居榆林。纪文燧:纪溁孙,居榆林。纪文焰:纪溁孙,居榆林。纪文炤:纪溁孙,居榆林。纪文炀:纪溁孙,居榆林。纪文:纪世标长子,居绥德,妻安氏。纪文煃 纪世标次子,居绥德。纪文:纪世标三子,居绥德。纪××:纪世榛长子,居绥德。纪××:纪世榛次子,居绥德。纪××:纪世榛三子,居绥德。纪××:纪世榛四子,居绥德。

七世:纪绍尧:纪文烺子[17]。纪凤鸣:纪汴长子,字明瑞,陕西榆林卫人,锦衣卫籍,正德十年(1515)九月十三日生,国子生,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科举人(顺天府乡试八十八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贡士(会试二百九十名)、进士(庚戌科三甲第八十八名)[18],南京户部郎中,嘉靖四十二年(1563)出任太原府知府[19]、嘉靖四十四年(1565)出任长芦盐运使,隆庆元年(1567)卸任[20],妻于氏,继娶王氏、茹氏。纪凤仪:纪汴次子,居榆林。纪绍基:纪文焌子,万历年(1573)陕西贡生,新繁主簿,居榆林。

三、树风立德

纪氏以儒立家,七代人中获廪生、贡生、监生(国子生)名望有十七人二十次,举人七人,登科进士一人。从各代名讳也体现出儒家之风。一世取名有很大的随意性,与所处环境有直接关系。二世没有刻意取字,仅按“三纲五常”取名,如:信、政。从三世起,遵从汉文化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考究字名。姓“纪”属木,三世依“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意,名取“土”,土中之玉,“王”立玉旁,字取土意,刻意回避“土”,寓意玉补,如:璿、瓛。四世依“水旺得土,方成地绍”意,名取“水”,三点水旁,如:温、溁。五世辈字取“世”字,属金,依“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意,名取“木”,木字旁,如:榛、椂。六世辈字取“文”字,属水,依“火旺得水,方成相济”意,名取“火”,火字旁,如:烺、烨。长史纪文炜作《咏遏虏亭》[21],“峡中新建一亭楼,樽俎从容庙算优。分布几营精士马,奠安千里旧神州。绥怀已获师贞吉,赞理能分圣主忧。说与羯胡应破胆,见今韩范总边筹”“开府年来德望尊,先声威震虏销魂。轺车久历皆西地,锁钥应堪镇北门。虎帐励精工赋咏,龙沙开垦遍田屯。圣朝指日悬图画,奚但边人感厚恩”存留后世。

履任文职官自九品吏部司务至正四品太仆寺少卿有10人22职位。文官的职务也有特别记载,如万历六年(1578)纪文炜为榆林参将孙汝绍撰作墓志铭时自称“周府右长史奉政大夫乡进士上郡近川纪文炜”[22]。履任武职官正六品昭信校尉至正二品大同总兵有4人12职位。正德嘉靖年间,变乱频生,内忧外患,敌侵中原,倭寇横掠,纪世椿、纪世楹、纪世椂亲弟兄三人,守疆卫土,忠勇报国,以武显达。纪氏以武略、功绩、品德赢得社会公认,朝廷诰勅封赠男士5人,2次受授七品散官,6次诰封奉政大夫、车驾郎中、中书舍人、武略将军、征仕郎、文林郎,5次诰赠车驾君、太仆君、锦衣君、锦衣副千户、锦衣指挥;女眷5人8次诰勅封太宜人、宜人、安人、孺人。

榆林市榆阳区城南二十里有三岔川,三河相汇处居住纪氏守墓人,地名纪家湾,明清鼎革后易现名三岔湾。三岔湾东山上有纪氏祖墓,乡邻称纪少卿墓[23],这里安葬着四世纪温、纪濂,五世纪世梁、纪世楹、纪世椿、纪世椂、纪世楫,六世纪文焌、纪文炜、纪文烨。纪溁墓葬距此里许三岔河北岸,纪洪墓葬绥德县张家砭乡五里湾村。

联姻多与文武职官为亲,纪琛妻王氏,指挥王锐之女。纪洪妻郝氏,右布政郝渊之之女,继妻李氏,指挥李伯俊之女。纪温女儿婚嫁榆林儒学生员谢钦,纪溁大女儿婚嫁游击将军、都指挥、协守延绥副总兵、辽东总兵朱銮,二女儿婚嫁延安卫都指挥周瑭,三女儿婚嫁绥德卫千户周文臣,纪洪大女儿婚嫁宣府副总兵崔天爵,二女儿婚嫁指挥应袭罗江,纪文炜女儿婚嫁榆林卫双山堡守备姜显卿。

墓志铭的撰文者、书丹者、篆书者有杨一清、靳贵、毛纪、王琼、谭祐、崔元、朱銏、窦鍧。墓志中触及人物有余子俊、尹旻、马文升、朱銮、周瑭、周文臣、王锐、郝渊之、崔天爵、李伯俊、罗江等,多为明代著名人物,陕北纪氏的社会关系,可见一斑。

纪二翁虽为随军医官,却积德行仁,悬壶济世。纪温在任都察院缙绅士时,皆知有纪司务。他为人笃厚,重寡言笑,综理周密,居官谨畏,不避劳勚,车驾行边,竭心力其,忧悴成疾。多义气,博交游,诚相助,乐善施,去世后,祀乡贤。纪溁多忘贵势,以礼相待,孝慈友爱,以俭为先,替父兄排解后顾之忧,慷慨以万金让于家族弟兄。有无赖非礼者,不予计较。遇贫不能婚丧者,出资相助。旅途受困不能回归者,资助返回。负债不能偿还者,焚毁字据。纪洪不仅好学循礼,德业日进,而且佐理郡事,贤能有誉。任定陶县知县时,政治宽平,民有诵声。御史赏识他的为政清廉从政能力,举荐出任大都城宁阳县知县,清慎廉敏,久而不渝,德业晖焕,名播仕版。纪世楹在山西期间,功德在民,供奉祭祀。

四、社会活动

(一)教育

明成化十二年(1476)春,榆林卫设立学府,巡抚余子俊礼聘纪温主持教事。纪温办学独有德才,规格严整,训导有方,经教授的门生多有成就,由此榆林文教大兴。榆林卫学宣圣庙曾遭火毁,纪溁出资购置木材百余株,鸠工庀物,倡导乡绅捐助,实现重建。

(二)医疗

纪氏,明洪武至正德间榆林医家,以医立业。纪二翁、子信、孙瓛、曾孙溁,一门四代为名医,治疗疾患,独有奇方。三世瓛,凸显儒医精髓,族门昌盛。四世溁更优,从小随父学医,学成独当一面,传承祖遗医术,少壮时,就在淮河、扬州一带治疗一种腹部膨胀的干蛊病,独有疗效。奇特的医术,治愈许多疑难杂症,高尚的医德,博得推崇礼敬,众口尊称“纪一帖”。他们对求医的病人,从不分贱贵,均精心医治,遇到贫穷的患者无偿施药,悬壶济世,不求回报。

(三)农业

榆林城西地广平坦,可开垦为上好农田,苦于缺水。纪温迁居榆林,得到巡抚余子俊的首肯,勘量地形,雇用人工,凿石开渠,引红石峡水灌溉,造就百顷良田,榆林百姓称赞他的功德。

(四)军事

纪二翁南北征伐,茂著勇略,戍守边关,决战沙场,荣立战功,扎根北疆。纪世椿,锦衣正千户,锦衣卫指挥。纪世楹,守备庆阳卫,分守延绥,镇守山西雁门关,累立军功。纪世椂,练兵善将,威名远播,敌人畏之。

(五)商业

洪武三年(1370)朝廷推行“纳米中盐法”,“输粟助边,报中给引,持引支盐,号曰边盐”[24]。纪溁在成化七年(1471)至弘治五年(1492)间[25],内地购粮运往边关,兑得盐引,往来淮扬,或领盐贩售,或盐引抛售,获利不菲。

五、考稽补正

1.有关纪温的生平在《延绥镇志》(明万历本、清康熙本)中都有记载,仅为业绩;《绥德州志》(清光绪三十一年本)、《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增刻本)、《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本)、《榆林县乡土志》(民国六年本)都有专节做传,也未提及生卒年份;当今《榆林市志》做了较详细的记载,也以“生卒不详”表述。“纪温墓志铭”载:壬戌上书请老,特升太仆寺少卿,致仕,至是葢有意居京师,未即行,数月而卒。壬戌,明弘治十五年,纪温去世年份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

纪温生于何年?洪武元年(1368)规定“凡内外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26]。洪武十三年(1380)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给以诰勅”[27]。洪武十七年(1384)诏令“凡文职官员,年七十者,听其致仕,给予诰勅”[28]。洪熙元年(1425)重申旧制“诏文臣年七十致仕”[29]。可见,明朝的退休年龄即分文官武官,又分京官外官。明朝对正常退休实行晋级、诰封等奖励政策,洪武十二年(1380)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致仕者,止从见任品级,四品以下者,遂升一等,皆以致仕诰勅给之”[30]。纪温在退休前为车驾司郎中,文职京官,正五品,退休时“特升太仆寺少卿”,正四品。纪温属正常退休,时弘治十五年(1502),年龄当为七十岁,出生年份为宣德八年(1433)。

2.纪濂考中举人时间。《延绥镇志》(清康熙本)载:纪濂,成化十四年戊戌举人。《陕西通志》(明嘉靖本)载:纪濂,成化元年乙酉举人。《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增刻本)《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本)载:纪濂,成化十六年庚子举人。《延绥镇志》(明万历本)、《绥德州志》(清光绪三十一年本)载:纪濂,弘治十四年辛酉举人。《创设榆林卫庙学贡额记》载:“今巡抚佥都御史吕公天章疏称:‘举人纪濂已领乡荐’。”巡抚吕雯,字天章,成化十七年至成化二十二年在任巡抚延绥,纪濂应为成化十六年庚子举人。

3.纪温考中举人时间。《延绥镇志》(清康熙本)、《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增刻本)、《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本)载:纪温,成化十三年丁酉举人。《延绥镇志》(明万历本)载:纪温,弘治丁酉举人。《榆林府志辩讹》(清咸丰七年本)载:纪温,成化七年举人。《陕西通志》(明嘉靖本)、《绥德州志》(清顺治本)载:纪温,成化元年乙酉举人。成化七年(1471)纪温举家迁往榆林前已经是举人;弘治年间无丁酉年。纪温为成化元年(1465)乙酉举人。

4.纪溁生卒时间。明清《陕西通志》《延绥镇志》《榆林府志》《榆林县志》都有纪溁的记事,未载生卒时间。仅见当今《榆林市志》载:纪溁(1477~1514)。“纪溁墓志铭”载:纪溁正统十四年(1449)生,正德九年(1514)七月五日病卒。纪溁生卒时间为1449~1514年。

5.纪文焌、纪文炜祖父是那位。《延绥镇志》(明万历本)、《延绥镇志》(清康熙本)、《绥德州志》(清光绪三十一年本)、《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增刻本)、《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本)均载:纪文焌、纪文炜温孙。“纪溁及妻合葬墓志铭”载:溁,孙男九,文焌、文炜等。纪文焌、纪文炜祖父为纪溁,而非纪温。

6.纪凤鸣祖父、曾祖父是谁。《延绥镇志》(明万历本)、《延绥镇志》(清康熙本)载:纪凤鸣,世梁之孙,溁曾孙。“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登科录”[31]载:纪凤鸣,曾祖溁,祖世梁。《榆林府志》(清道光二十二年增刻本)、《榆林县志》(民国十八年本)载:纪凤鸣,世相孙,温曾孙。《绥德州志》(清光绪三十一年本)载:纪凤鸣,温曾孙。“纪溁及妻合葬墓志铭”载:“子男四:长世梁,次世椿,次世楹,次世椂。孙男九:文炳、文焌、文燧、文焰、文烨、文炤、文炀、文炜、文爌。”故纪凤鸣曾祖父为纪温,祖父为纪世相,父为纪汴。

7.《新修长芦盐法志》(雍正四年刻本)载:“纪鸣凤,字明瑞,陕西榆林卫人,锦衣卫籍,庚戌进士,嘉靖四十四年任。”《四库全书·陕西通志》(清乾隆本.卷三十一)载:“(举人)纪鸣凤,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科。”纪鸣凤为纪凤鸣。

8.长次关系。明初,实行“世军制”兵役制度,户籍划分民籍、军籍等,户籍管理制度分为“军户”“民户”,兵将属军籍,户籍列为“军户”,归中央都督府管理,军户军籍世袭制,不可改籍,长子世袭。纪二翁始为军籍,纪信、纪璿、纪濂、纪世懋、纪文烺、纪绍尧为六代中长门长子,世袭军籍。第六代纪世椿、纪世楹、纪世椂也为军籍,非长门长子,不世袭。第七代纪凤鸣也非长门长子,成为锦衣卫籍,仍属军籍,不世袭。据此,列出长次关系如下,见表1:

表1 明初陕北纪氏家族长次关系表

纵览明初陕北纪氏家族,以其才学、为政、乡行在当地的影响,使邑人敬慕重生,达官贵势尊敬赞赏,同时,注重积德行善,赈恤乡里,崇尚儒学,家族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渐成陕北望族。随着支脉繁衍,人丁兴旺,纪氏族人已走出陕北,奔赴全国各地。今天,在全国人民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的号召下,持守弘扬纪氏先祖忠于职守、孝慈友爱、赈困救难、温厚谦逊的优秀品德,对社会及家族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弘治绥德墓志铭
绥德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七十年成果丰硕
龙江剧《弘治私勘》
绥德怎不名天下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墓志铭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