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研究

2022-02-07 02:11邓攀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革命中国共产党

□邓攀超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锻造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它是我们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进入网络时代以来,面对传媒环境的变化,如何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有效的传播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从总结以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经验并分析目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存在问题入手,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一、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重要经验

与传统信息传播的单一形式相比,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传统信息的传播大多以纸媒、电视广播为载体,而网络时代随着电脑、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信息传播的载体不断多样化。信息也是在这种技术变革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尤其是近几年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甚至实现了大部分新闻事件发生主体与受众之间时间的同步。这种变革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这种变革当中,要通过不断的摸索积累经验,为实现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奠定基础。

(一)加大培育多元化传播主体,提升了传播广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更有效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网络时代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报社等传统媒体,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人们日常使用的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都能成为传播的阵地。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青少年在信息的获取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报纸、书本、广播等渠道,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介或新技术,比如互联网、作为移动终端的智能手机、ipad和各种社交媒体等”。[2]青少年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重要受体之一,以往接受革命精神教育大多以课堂讲授或利用传统媒介被动接受。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没能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动参与性,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种单一被动的信息接受模式,青少年参与到传播当中也成为了革命精神的传播者。除了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外,其他群体中的大部分人也都从之前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了主动的传播者,拓宽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广度。加大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培育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断传承发扬的根本之策,只有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群体都参与到传播当中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才能不断内化到中国人民心中。

(二)注重传播手段多样性,拓宽了传播渠道。以往信息的传播内容略显单一,这是因为以往技术不发达导致信息传播效率慢,资源信息获取量少。传播内容大多以文字形式进行表述,受众人群面积小,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数量占比不大。面对长篇大论的文字表述,年轻人很少有耐心去真正领悟文字当中表达的精神内涵,相比于文字方式的表述,电视广播的传播形式虽然更加生动立体一些,但还是由于传达的内容太过于正式略显单调刻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以往单靠展示历史史实为主,而没有将其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说与歌曲或绘画等结合起来立体地展出。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升,信息传递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歌曲、短视频、绘画等形式相结合会大大提升传播内容的吸引力,扩大了青少年群体受众的占比,从根本上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范围变得更广。再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像抖音、西瓜视频以及其他直播平台的出现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多样的方式,使人人都能受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感染。

(三)着重提升内容丰富度,增强了传播吸引力。网络时代信息的储存空间可以说是无限大的,技术的发展使得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信息丰富了许多,观众可以在大量的信息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类去观看,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的信息种类限制了观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如“红土魂—江西英烈网”,就存储有25万烈士的近千万字的文字资料、400多张烈士图片,极大地方便了民众了解江西革命英烈。[3]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体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信息更加贴合现代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对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年轻群体处在思想多元化的时代,很难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在内容的设计上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比如像《十送红军》这部动漫将红军的革命事迹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观看,切实增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吸引力。

二、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力度不大。网络时代技术的进步虽然使革命精神的传播范围得到了扩大,但是拿“革命精神传播”与“娱乐信息资讯”等相比,就能很容易发现网络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播力度还有待提高。受众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更多是娱乐方面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关于革命精神的信息要么少有耳闻,要么淹没于娱乐等其他信息的海洋之中。这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和弘扬力度不够大,传播面小,这是我们当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网络传播首要解决的问题”。[4]尤其是现在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提升,这也引起了大众信息娱乐化。大众群体更容易被娱乐信息所吸引,而一些传媒机构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其工作重心就是生产一些娱乐八卦信息,以此来获取高关注获取高额的利润。相对于娱乐信息,大众对革命精神的关注相对较少,受众的信息接收取向也是革命精神传播力度不大的原因之一。但是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重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的国家纪念活动使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传播力度不大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中的一大问题,在有些监管不严的地区甚至出现一些传媒机构为了获取高额报酬竟通过诋毁革命先烈的方式吸引大众的眼球。

(二)青少年受众积极性不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这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略显时间久远,调查研究了一些年龄不同的群体,除了年龄稍大的群体还时常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外,其他年龄层次的群体更乐意看娱乐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尤其是青少年对家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革命历史了解程度不高,当然一方面是由于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重视程度不够、传播力度小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青少年学生群体对此的积极性不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还未真正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没有以学生青少年喜欢的形式走进课堂。“一种文化,能否解释现实,是否有充实的精神,能否给传播者带来利益,这是其能否得到认同的重要判断标准,否则,这种文化就难以取得个人、集体、社会的认同”。[5]传统的宣传方式载体已经难以适应青少年的接受习惯,对于向青少年宣传革命精神以往的惯用方式就是每年去到革命老区或者纪念馆实地参观,其宣传效果已经大大降低,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用青少年喜欢的传播手段进行传播。

(三)传播内容整体性差。传统传播媒介与网络媒介相比也有其优势可言,传统传播媒介对于像革命精神这类注重内容整体性的信息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这样有利于受众对其前后逻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网络媒介由于受到网页编辑、美观效果、篇幅字数限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不能对革命精神的整体内容做一个全面的概括,往往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其做一个表层的概述,对于革命精神的内核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深入阐释。更糟糕的是在网络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娱乐性网站为了博取众人的眼球,赚取流量,竟歪曲革命历史、生搬硬套、随意拼凑历史史实,向受众传递了不严谨、不准确甚至完全虚假的信息。

三、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策略

(一)建立专门的部门从事革命精神传播。立足于现实,首先应当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重视起来,只有切实的关注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形成政府带头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局面。继承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秀传统,成立专门研究革命精神传播的部门,而不是将该任务随意单独交给某一部门或单位去研究,这样专门的事情有专门的部门去做,所做的事情针对性也就越强,研究也就会更加的严谨和系统。成立专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研究院与全国各地高校进行合作,形成“研究所+高校”双向互动的模式,集思广益发挥广大师生的智慧。再者,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对网络时代新技术的运用比较了解,让大学生群体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研究当中不免是一种拓宽路径的好方法。

(二)利用好新型媒介传播技术。融媒体技术的诞生,为提高受众积极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融媒体就是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联动,通过合作扩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范围,提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效果,为‘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提供思想基础”。[6]革命遗址遗迹是一个很好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地方,但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地点有些在偏远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很多想去了解这些文化的游客考虑到交通问题便望而却步,但利用融媒体技术可以突破这种空间上的限制,将革命遗址遗迹利用三维虚拟技术搬到大屏幕上来,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使受众不出家门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切实提升受众的积极性。

(三)创新传播内容。以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略显机械、单调,网络时代要积极运用媒介新技术使传播内容表现形式向灵活、丰富转化,着重构建新的内容话语方式,摒弃以往死板化、抽象化的话语方式。“构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内容碎片化与系统化相统一、专业化与娱乐化相统一,是网络时代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内容的必然趋势”。[7]广泛利用电影、歌曲、动漫等集视、听、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使用主流的网络流行用语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内容。在创新传播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历史上的革命史实,不能为了提升传播效果而歪曲、篡改革命历史史实,要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