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对策研究

2022-02-09 01:16
传媒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区革命红色

向 娟

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内涵与特色

按照《达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的规定,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开展革命活动留存下来的重要历史活动(重要机构与会议、重要事件与重大战斗、重要人物与有着重要影响的烈士)遗址、遗迹、实物、石刻标语、手稿、有重要价值的口述史等六个主要方面的内容。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作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确立了“整体保护”的原则,为了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要求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在两个方面特别的强调,一是红色文化资源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相结合;二是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融通多媒体资源,利用“互联网+红色文化资源”,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包括红色文化遗迹遗址,纪念场馆和重要文献资料及其外部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活态化的资源遗产。这就是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具体内涵,不仅包括资源本身,还包括资源生成的环境,更为专业的说法是:“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1]

红色资源的数字化特色鲜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红色资源的数据库;二是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的方式由传统的实物形态,转化为一种全新的数字文献类型,其储存、表现形式、使用方式以及体验效果,与传统的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相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三是传播方式更快,“互联网+”提质赋能,体验效果好。此外,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及其创意产品的出现对于很好的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原生态,融通多媒体资源,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方式,服务区域高地发展,以及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绿色发展、全景、延伸、立体的共享模式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对策研究

(一)数字化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应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在信息化时代,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和传承好。首先,要观念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和开发就是要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让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新的发展、开始新的传播、赓续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及其产业逐步成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有效带动区域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红色文化资源逐步成为川陕革命老区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其次,数字化浪潮使得国内外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战略布局,争先发展数字化产业,文化及其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产业。英国国家档案馆早在2012年就把“数字化时代档案事业的转型以及将档案事业融入到英国国家数字化战略和数字经济战略中”,并于2017年发布 《数字化战略2017》,“制定引领英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数字战略,掀起具有颠覆性的数字档案实践变革。”[2]其余国家如以色列、欧洲、新西兰和日本等国,数字化已经成为引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等机构吸引社会投资、用户参与体验的重要手段,从而初步建成了开放、高效的数字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欧洲数字图书馆吸纳欧盟27个会员国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图书、手稿、画作、影视资料等资源,2008年就开始向全球互联网用户开放,“将纵跨整个欧洲文化遗产领域所具有的代表性内容进行了整合,为人们了解欧洲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3]

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是科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红色文化“活起来”,“见物见人见精神”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红色文化资源精神的传播和惠及人民群众,提供了崭新的路径。结合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川陕革命老区也迫切需要加强红色资源整合、协调规划和整体保护利用,迫切需要对红色文化资源价值,深入挖掘、不断阐释和广泛传播,迫切需要建设红色文化高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资政育人,立德树人,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政策与制度保障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学者组建团队,逐步完成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利用数字化的音频、视频、图像和文字等采集技术,进行红色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和保存,包括特征提取和提炼、数字编码和无损坏压缩、图像数字处理和格式转换等,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建立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原始档案、校正档案、修饰档案和可分享档案,实现红色文化的无损坏处理,同时建立起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数字化的检索系统、传播分享系统和文献资源的版权保护系统,形成先发优势,真正实现传承革命红色文化,从而弘扬革命精神,把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达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中还没有把数字化建设列入保护利用条例,也就是说,川陕革命老区的文化治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有学者认为,文化能力治理的核心要素就是文化的价值及其存在方式及其所形成的此种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尤其是感召力,它是一种真正解构和再建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秩序的力量,具有对人的精神信仰的改造性。”[4]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实现红色文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价值转化,从而回到红色文化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本体层面。

(三)打造文化精品项目

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先行先试,设计、打造一批具有川陕革命老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空间的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文化精品项目并逐步实现数字化。因此,我们建议,川陕革命老区急需要通过文化政策引导,支持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实行整体规划,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合作,合理开发,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具有川陕革命老区地域精品特色的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图书文献纪念馆、VCR战史体验馆等,并与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巴文化旅游品牌、特色产业与区域文化高地建设、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示范带,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活态保护”“助力相关的科普与教育”[5],从而培育红色文化创新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以极大地延伸延伸红色文化创新产业的服务链,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递增。

(四)财政支持

川陕革命老区各市区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数字化程度和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整体来看,川陕革命老区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相对短缺,尤其是专门用于数字化保护利用的经费还没有进入各地的财政专项支持。建议各市区县设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在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方面,特别是着力发展红色文化数字化及其创意产业方面,保障经费投入,对红色文化数字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发展做出成效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进行资助,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遗产的价值评估工作,科学评估红色资源数字化带来的创意产业及其生态服务价值,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及其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

(五)开展红色文化与区域文化资源联合普查

川陕革命老区地处秦巴山区,其中巴中市、达州市、南充市等川东地区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地带,也是巴文化的集中区域,红色文化和巴文化遗址遗迹丰富,加之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复杂。根据笔者的调查,达州至通江沿线、通江麻石至万源的古蜀道上,还有大量的红军留下的遗迹遗址、石刻标语、古代巴文化、农耕文化淹没在森林、河谷和高山地带。笔者建议川陕革命老区各市区县相关部门,发动群众,鼓励各地开展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资源普查与发掘,搜集还没有被发现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石刻标语,红军故事,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不仅如此,还应该把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与当地重要农业遗产资源、巴文化、渔业文化、民间手工艺、民间医药、民俗节庆、美食文化、古村落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发掘与保护联系起来,联合普查,整体联动,协调合作,形成独具川陕革命老区区域文化特色的新发现、新亮点和新品牌,从而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提供新机遇。

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川陕革命老区各市区县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各地各机关资料中心及其管理部门协调一致,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开展前期整体规划、明确目标,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编制任务和明确各地各机构职责,讨论和研究对策,为各市区县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六)加强整体性、系统性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数字化、区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涉及各市区县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和技术性的工作,是一项需持续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合作、循序渐进的工作。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就是要整体性、系统性、生态绿色的保护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生成环境,不能把红色文化资源封闭起来保护利用和开发。第一,要把红色文化资源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保护利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把红色文化资源普查、保护利用与区域重要农业遗产、民间医药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连片规划,系统协调,深度合作,要确保区域内的人民群众能够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中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所以我们今天提倡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一定是与当地的其他各种文化遗产资源、特色产业、生态保护联合起来,与文化创意产业联合起来,整体性和系统性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第二,对已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遴选、整理,前期工作要做足,各市区县纪念馆、图书馆和文物博物馆要不断完善文献资源的归档、遴选和积累,重点突出特色文献资源,同时要对其人力资源和资金配比、资源的使用流程等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必要的筹划,做好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项目的立项,与有条件的新兴战略产业开展联合攻关,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从而加快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也对红色文化资源在振兴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给予了肯定,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服务功能。目前的状况是,与之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还在探索中,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意义与内涵、文化与经济价值、知识产权与交流合作、保护利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都还需要开展探讨。事实表明,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开发是一项涉及政策、文物文化保护、技术与管理等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策略与实施标准的大力研究,同时处理好传统保护与现代发展的辩证关系,并明确其优先发展地位并提质赋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猜你喜欢
老区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追忆红色浪漫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