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研究

2022-02-09 01:16
传媒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数字传统文化

邱 琨

一、数字出版与传统文化

(一)数字出版概述

从2005年开始,数字出版的概念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传统新闻出版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数字出版从根本上来看是指将出版这项活动用数字化的技术进行。相较于之前传统的纸质出版来说,这种线上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节省了纸质出版实体化的成本,另一方面让大众足不出户即可遍览天下,所以数字出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使得大众的生活更加便捷,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新的动力。

数字出版把以往传统的纸质出版传播转变为以网络和数字媒体为基础的线上传播。从全球的视角来看,数字出版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成熟,国内的数字出版发展起步比较晚,但在国家的支持下,如今我国的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已经卓有成效。

用数字化技术代替传统的纸质出版,是为了让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扩大原来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这样的出版方式还降低了传统文化出版和传播的成本。数字出版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出版方式所存在的缺点,所以在未来数字出版将可能成为主要的出版方式。

(二)传统文化概述

文化形成的过程既复杂又漫长,在我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态度的突出标志。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华传统文化起源较早,历史悠久,至今传承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滋润、哺育而形成的;三是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的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并且精妙高深,蕴含无究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是无法用一个具体的边界限定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近年来传承传统文化的话题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传统文化也逐渐被大众所重视。

(三)数字出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的纸质出版时代,传统文化主要依靠线下传播,例如出版书籍、舞台表演、学生教科书等等,这样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数字出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数字出版主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样的传播方式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对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的扭曲影响。出现了很多庸俗化的创新,例如对一些古诗的乱改乱造,诸如“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不包邮”等,这样低俗的改编在网上的传播严重侵蚀了传统文化。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要结合文化内涵和当今的社会进行。

二、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一)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我国走上国际舞台的精神支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关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有关政策得以实施。数字出版将原先复杂的线下出版模式简化,依靠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编辑包装,并且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数字出版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依靠单一的线下传播,而是多渠道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认识和传播传统文化。这也是传统文化在数字出版时代传播的最大基础。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特点

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的方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并且无需耗费材料制作成品便可以传播。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便可以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以往的购买书籍转化为手机里的一个发送键,相比于前者这样的传播方式耗时短、成本低、传播快。传统文化在传统出版时代时,依靠单向通道向人们传播,民众在接受传统文化时只可以单纯地接受,很难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出版社也很难了解民众的想法。而数字出版让传统文化的传播通道成为双向的、互动的,受众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发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可以通过手机用视频或照片记录自己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和过程。这样传播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更加便捷。

(三)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方式

数字出版将传播的内容以信息的形态进行储存和传播,并且不是将信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简单的平移,而是针对不同受众以不同形态和不同样式向大众传播。同时,数字出版不再需要纸质媒介,这样便省去印刷、装订和发行等环节,大大降低了传播的成本,也让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互联网平台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的覆盖性更广,传播的时间更长。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虽比国外的起步晚,但到现在数字出版产业已经形成四种出版模式。一是互联网出版模式,顾名思义依靠互联网进行传播,这样的方式除了可以向受众传播还可以接受受众的反馈,使得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二是手机阅读模式,这个模式最常见的方式便是早年间的手机彩信,但现在市面上已经不用了;三是电子阅读器模式,比如汉王电子书,这一模式让阅读书籍更加便捷,成本也更低;四是多媒体出版模式,这种出版方式让传播内容更加快速便捷,并且可以根据受众不同细分市场,传播更加精确。数字出版时代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传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载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实现了创新性地转变和发展,中华文化通过数字媒介进行全球化传播。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互联网逐渐成为全球用户新的传播平台。数字传播载体的传播具有“全用户”“社交化”的特点,文化的传播逐渐与数字出版技术深度融合。传播载体的变化让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也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版技术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打破了文化传播单一的僵局。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到传统文化与当今的时代文化存在一道无形的鸿沟,这让传统文化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变得困难。

总之,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需要我们关注和改善。

三、数字出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困境

(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狭隘

如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但传统文化因为其本身的特性,传播的途径并不多。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大致有:学校教育、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互联网平台等。通过教育来传播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校教育必须紧跟教育大纲,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常常是基础性、线层次的。受到的关注传统文化传播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融洽,在许多APP上甚至存在乱改、滥用传统文化的行为,扰乱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秩序。

(二)数字出版关注不足

除了线下的文化传播方式,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品种、数量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数字出版人才不足。因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起步晚,所以现在很多出版机构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人员不多;二是现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线上传播的关注不足。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将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传播的进程开展得并不顺利,而根据民众需求来看,大家更愿意在线下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线上的文化传播的需求并不高。

(三)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文化观念

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数字传播平台让我们省去了线下传播的繁琐过程,但同时西方的文化在这个平台上也得到了不少的话语权,甚至在网络平台上相较于我国传统文化还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与现代传播存在一定差距,并位于网络传播的边缘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放在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这也就直接导致传 统文化数字出版的进程变慢。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节目就像昙花一现,并没有保持很高的热度,也以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是个渐进的过程。想要改变这一现象,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国人文化自信的加强。

(四)传统文化数字传播的创新性不足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会影响到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数字化传播可以大大提高传统文化传播的效率,但传统文化数字出版的形式却缺乏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选题缺乏特色。传统文化包含的种类繁多,范围很广,但许多数字出版的产品存在大量同质化和重复的现象。这样重复多次的选择不仅会导致传统文化数字出版的创新不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受众审美疲劳。二是传统文化的数字出版产品思维过于单一。当前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产品都还是很单一,这样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也降低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由此看来,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还需加大创新。

四、数字出版时代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一)融合数字出版 扩大传播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发展蒸蒸日上,但传统文化传播的途径却没有很大的创新。现如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成熟,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通了新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利用文化产品传播传统文化。以“故宫淘宝”为例,2010年故宫博物院网上售卖故宫文创产品,在淘宝网注册了账号,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产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这样的方式让受众在逛淘宝购物时便了解到了传统文化。二是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传统文化。5G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短视频的发展。受众逐渐从文字传播、图片传播转变为视频传播,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深受人们喜爱,并且不分年龄大小,都可以在各类视频中找到认同感。传统文化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短视频领域进行合理创新,扩大传播渠道。三是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以《国宝会说话》节目为例,这是一档关于我国文物的节目,这一类内容并不流行,很难博得年轻人的喜爱。但这个节目另辟蹊径,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这样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被打上无聊枯燥的标签,并且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

(二)加强人才培养 推动数字出版发展

针对当下数字出版的现状,传统出版企业应当进行人才转型培训,这样可以有效快速提升数字出版的人才素养,同时也可以缓解传统出版人才的饱和。高校应当重视数字出版的人才培养,深化、改进校本课程,使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应数字出版行业的需求。数字出版企业要利用好现在的技术基础,积极引进数字技术人才,按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数字出版人才的增多,才能增加对传统文化数字出版的关注度,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的传播与发展。

(三)发挥媒体话语权 重视传统文化

第一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从人们幼儿时便开始了,并且学校教育覆盖的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在学校的课程中以及学校的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第二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展。近几年来,有关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其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优秀节目还被舆论称为主流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典范。这样的节目一方面引起观众的热议,并且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热度,另一方面传播了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汉字中国诗词。这个节目之所以受到受众的喜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主办方是主流媒体,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个节目。

(四)借助互联网平台 加强文化创新

数字出版时代,我们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对传统文化传播进行创新。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传播的前提是要尊重文化内容的核心,比如讲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元素与说唱、摇滚等进行结合,既是对文化内容的创新,也是对当代音乐内容的创新。文化创新需要我们突破当下的内容结构,要做到既传承经典又不失新意。

在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上,要巧妙设计文化的个性表达形式,彰显文化本身的魅力。比如网络博主李子柒用视频展示中国乡村和非遗文化,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一种个性的文化表达形式。还要注重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拓展传播边界,通过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再利用VR、AR等先进技术,让传统文化通过全新的形式展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五、小结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创新。但也存在人才不足,传播渠道少,关注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应当与数字出版进行合理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发展,并且要在文化内容以及文化形式上进行创新,同时要重视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缓解问题。文化传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数字出版的技术也逐渐成熟,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将会更好。

猜你喜欢
数字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答数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