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住宅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研究

2022-02-11 10:17陈茜茜
山西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矛盾性文丘里复杂性

陈茜茜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1 概述

作为后现代建筑理论奠基人的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的后现代建筑理论对国际建筑设计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于1966年出版,此后成为后现代建筑设计的理论标杆著作。该书不仅表达了建筑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且在该书也体现了建筑作为情感和信息的载体所表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此该理论非常具有研究的意义。而母亲住宅就是该理论的典型案例。

1962年—1964年,文丘里为母亲设计兼复杂与矛盾于一体和完美体现其理论的母亲住宅建成完工,该建筑的出现标志着文丘里的建筑设计正式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不仅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师的重要灵感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且成为人们认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方式。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母亲住宅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对理解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至关重要,也为建筑创作与创新实际操作有着现实的借鉴和启示作用[1]。

2 母亲住宅

1964年母亲住宅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建成,文丘里写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年)与母亲的房屋建造同时出版,它们一起成为文丘里重新审视并更新现代文化原理的宣言。

这座被视为第一座后现代主义的母亲住宅被建造是文丘里和母亲共同的想法。1959年文丘里父亲去世后,他们根据遗嘱,决定将文丘里和范纳(Vanna文丘里的母亲)留下的部分钱,用来为母亲盖房子,这样文丘里也可以借此机会展示作为建筑师的一些想法。范纳(Vanna)也希望这所房子能够成为文丘里职业生涯所需的东西。他们选择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栗树山社区,因为那是一个非常“高档”的地区,并且有一条火车线路。该建筑对于范纳(Vanna)来说就像是一个镀了金的庇护所[2]。

3 建筑结构平面及中心空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3.1 结构关系

文丘里在建筑结构上做了薄拱形和过梁是为了延续现代主义的幕墙结构,而分离的整体墙面则体现了巴洛克时期建筑的厚重感。在室内,平面和运动轴线之间的关系是垂直的。为了支撑二层的部分悬挑,钢梁和钢柱在两道承重墙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书柜位于中间位置与建筑内部两钢柱围合形成了空间中的第三个界面,这第三个界面也垂直于运动轴线。内部钢结构的存在来自于正式的两层悬臂的需要,但也正因为它的存在,平面与运动轴线的垂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决定形式的不一定是建筑的结构部分,但该建筑中形式的概念确实被结构部分加强了。虽然文丘里的结构开始于形式(悬挑的二楼),但最终还是加强了建筑的形式(立面和轴线的垂直性)。 别致的结构切割手法充斥了文丘里对建筑的思考,整体结构的设计就像是流水一样,一气呵成几乎完全统一。

3.2 平面体系

母亲住宅的平面结构体系技术起源于帕拉第奥,但经过演变和修改,文丘里改变了帕拉第奥严格的空间限制和完全对称的几何关系,房子前轴的移动则是受到E·卢扬的启发,整体建筑的功能布局在中轴线两侧是不对称的。这个看似简单的房子内部平面却极其复杂,房子不是传统的正方形,而是一个用大量几何形状拼装在一起的较小的且不规则的几何平面(见图1)。

开放式客厅位于房子几何中心位置,两间卧室和一个浴室位于中轴线左侧,厨房和餐厅位于中轴线右侧,后花园位于右上角的位置(见图2),整体功能布局的矛盾性表现在现代生活模式与古典对称式布局的冲突上。整个建筑采用了大尺度的手法去解决问题。在立面上大尺度的手法有益于取得视觉感官上的对称效果,却又不影响细节处理上表现出矛盾与冲突;在平面上大尺度的手法减少了隔墙的使用,保证了建筑内部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又不影响平面结构上想要表现的冲突与矛盾。平面系统创造性的划分,使本该朴素的房屋,到处都充满了建筑师的想象力和矛盾的处理。

3.3 中心空间

两个垂直的元素——壁炉、烟囱和楼梯,在中心空间相互竞争。一个本质上是坚实的,另一个本质上是无效的,壁炉的一侧变形,偏移了一点,烟囱也移了一点,由于烟囱的存在,楼梯突然收缩了宽度并扭曲了路径。这些元素在形状和位置上相互妥协,即相互弯曲倾斜都有折衷倾向,也就是说,一个元素向另一个元素倾斜以使它们构成的中心核的二元性统一。

楼梯作为一个单一的组成部分在一个尴尬和残存的空间中是不好的,但当它涉及到使用和空间层次的地位时,它就成为了整个空间的一个复杂和矛盾的片段,体现出一种模糊、复杂、不合逻辑和非理性的审美情趣。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类似于板房住宅风格的建筑,楼梯这样设计也是有优点的,整体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不影响交通和疏散的情况下,拥有便于起步的大空间,台阶下方充分利用可以设置成储藏空间。楼梯较大的起步空间,也正好契合了较大的一层空间的需求。二楼的小而暗的楼梯也和房间的其他部分一样别扭的镶嵌在剩余的空间里。这种幽默、荒诞和有趣的美学逻辑就是文丘里所主张的[3]。

4 建筑立面上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1 正立面

母亲住宅正面的墙抬高了几米,比屋顶高,创造了一个视觉上的误差,就像增加了一个立面,并把房子的中间切成了两半,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设计。倾斜的墙壁满足了一个重要而不寻常的定向需求。山墙中间有一个阴影缺口(见图3),似乎将建筑分成了两半,烟囱的位置也打破了立面的左右对称,而中央入口空间上方的装饰弧线似乎又将左右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一种矛盾的处理。

以上都是对建筑元素的全新处理和组合,文丘里充分发挥传统建筑元素的特点,看似传统却又非传统。住宅承认了建筑复杂性和矛盾的共存;母亲住宅既复杂又简单,既开放又封闭,并成为一个不同元素和组成部分的和谐的整体[4]。

4.2 中心入口与窗户

母亲住宅立面上整体还是采用了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但细节却又有很多突破。对称形式通过立面底部设置的中央入口空间进一步加强和表达。中央入口空间也成为从外部空间到住宅大门的过渡空间,但住宅大门的入口位置却偏离了中央入口空间,形成不对称的立面形式。在视觉上左右两边还是处于平衡的关系,视觉重心仍然在对称轴上(见图4)。

不规则的窗户故意打破了中轴线和坡屋顶所创造的中心对称。门窗布置看似是偶然的,其实是试图融入古典建筑元素的对比感。这种手法体现在不同尺度的窗户上,类似罗马弦月窗的设计再一次成为他的装饰理论的实践基准。在立面上,窗户的大小和水平位置都是相同的。在组合中,窗户的数量也是一致的5扇。但左边有一大一小2个窗口,对称轴的右边却采用了5个单体的组合。文丘里无拘无束的创意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4.3 第五立面

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建筑师在第五立面上没有采用平屋顶和平整的外观,而是使用了坡屋顶形式的传统房屋作为参考,表示对传统建筑形象的呼应,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回归传统的建筑形式。建筑坡顶的中间有一条裂缝,坡顶垂直的几何关系也不同于传统。从剖面上看,屋顶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起坡,对上平面结构可以看到该建筑的坡顶的端头没有全部落在承重墙上(见图5)。母亲住宅的微妙矛盾也反映在房子顶部的烟囱上。文丘里将烟囱放置在一侧,而不是传统的中央位置。烟囱的外墙又厚又重,但真正的烟囱又小又窄(见图6)。

5 建筑细节上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5.1 三角形山墙

文丘里擅长从历史建筑中提取灵感和元素,附和充满创造性的组合和处理,在建筑上做了一个三角形山花墙(见图7),加上一个弧线跳过前门,给人一种与古典建筑元素的反差感。这种三角形山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运用了折中的处理手法,不失趣味性的将山墙打破。在三角形处,一个立面被分为两个面,同时用被切断的弧形线脚去加强被分割的两个三角形立面(见图8),虽然它实际上是断开的,但它在视觉上是连接的。这种多种元素交织处理矛盾的手法被称之为“破山花”,这种处理形式也一度成为“后现代建筑”的象征。

5.2 线脚

线脚是母亲住宅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装饰”元素。这种被现代主义所放弃使用的装饰元素在文丘里这里得到了重视,这种被特殊处理过的线脚也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标志。母亲住宅上的线脚处理和传统的线脚处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传统的线脚两个作用:一是制造光影效果;另一种是对尺度上的强调。母亲住宅正立面上有两处明显的线脚处理,第一个位于正门上方的檐口上,第二个位于窗户的四周(见图9)。第一处线脚不只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由防水材料组成的防水层,防止墙体区域进水。第二处线脚的立足点是模糊建筑的尺度感,强调“片”(billboard)在立面上的作用。换句话说,一些纯粹的装饰线脚与文丘里创造的与建筑结构紧密结合的线脚区别还是很大的。后者是为了更好的结合空间和结构,而不是与其相互冲突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后现代主义的母亲住宅也带有一些现代主义的气息。母亲住宅上的线脚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装饰,而是建筑师表达信息的工具,更是建筑构造逻辑的体现。

6 结语

最终,充满历史纪念意义的母亲住宅建成了,这代表了文丘里运用实践阐述了他的理论并对严肃正统的现代主义思想发起的挑战。他刻意制造出了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这种不确定和模糊的空间感受留给使用者和评论家进行品味和思考。同时在平面立面甚至细节的处理上也充分体现了他想表达的矛盾与冲突的关系。整座房子存在的意义就是表现和传承了建筑中的复杂与矛盾,并成功成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这本书的经典案例和生动写照。

一位优秀建筑师不需要为了满足建筑基础的功能性而拒绝处理和完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应该发挥这种每栋建筑独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将其设计成该建筑独特的个性所在[5-8]。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就很好地接纳了这种建筑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将其升华,除了文中这个经典的作品——母亲住宅,他还设计出了其他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处理矛盾的设计和表现手法都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研究。

猜你喜欢
矛盾性文丘里复杂性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煤气化技术中粗煤气洗涤塔的工艺优化
文丘里管与弯管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复杂性背后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低压灌溉系统中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试验分析
《大大方方的输家》:一部先锋性与矛盾性并存的小说
文丘里管在国六排放标准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