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降糖,“针”有办法

2022-02-12 11:08陈枫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2期
关键词:凹陷处胫骨刮痧

受访专家

陈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针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主任等。从事针灸、神经内科等医教研工作近40年,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糖尿病、痛证、脾胃病、妇科病、儿科病的治疗方面已形成完整的治疗体系,对半身不遂、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面瘫、颈肩腰腿痛、胃炎、卵巢早衰、排尿障碍、小儿多动症等研究颇多。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周二下午

1989年,北京一家医院内科病房中,一位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躺在病床上已经三天了,他血压持续降低,值班医生用尽多种办法,血压还是降到40毫米汞柱左右,患者性命危在旦夕。当时才刚到医院没几年的陈枫,想到了传统中医的瑰宝——针灸,他用针灸的方法取穴施针,不多久患者的血压恢复到110/70毫米汞柱,而且保持了稳定,患者转危为安。现在已经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主任的陈枫教授回顾当时的“生死瞬间”,感慨地认为中医针灸的方法神奇而有效。

陈主任介绍,针刺穴位能够有效地调节血压,而且这种调节作用是双向发挥作用的,当血压高的时候可以通过针刺特定穴位降低血压,也可以通过针刺提升血压,挽救危重患者。当时,陈主任用到了这几组穴位——内关穴、神门穴、阴陵泉,以及一个特殊的针刺方法——“丘墟透照海”。

内关穴

內关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与心的功能、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络脉由此从手厥阴心包经分出,所以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络脉重要的气血运行关口。同时,内关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手厥阴心包经在内关处与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相交会。

【定位与取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神门穴

【定位与取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取穴时沿小指与无名指指缝直下,与腕横纹相交,找到掌根末端、肌腱边缘的凹陷处,按之酸胀即为此穴。

阴陵泉

【定位与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或取屈膝之横纹尖头处,按之酸胀处即为此穴。

丘墟透照海则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手法,丘墟穴在外踝的前下方凹陷处,照海穴在内踝的正下方凹陷处,将针从丘墟穴处刺入,穿过踝部骨缝到达照海,可以直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

陈主任在临床工作中,将针灸疗法加入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陈主任告诉我们,针灸在调压与控糖方面确有疗效,且见效快、副作用小,可以成为糖尿病、高血压治疗与管理的好“助手”。

一、针灸降压也要辨证选穴

辨证论治是中医极为重要的原则,“有是证用是药”,陈主任告诉我们,针灸治疗本质上与使用中药方剂类似,不同经络、穴位有其不同的效果与适应证候,也需要严格辨证后再选穴施治。比如肝阳上亢和脾虚痰湿是十分常见的两种高血压证型,医生在为不同证型患者治疗时也要辨证选穴。

陈主任告诉我们,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主要呈现由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证见耳鸣、头目胀痛、双眼干涩、急躁易怒、怒则加重等。而痰湿脾虚型高血压则是由于脾虚、水谷精微运化不力而至痰湿内停、阻塞经络所致,主要证候为头痛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进食少、形体肥胖。二者共同的证候是眩晕、血压上升。

调节血压与缓解眩晕,我们头部的两个穴位能够发挥很好的疗效,这两个穴位同时适用于肝阳上亢、痰湿脾虚证所致的高血压。在辨证选取针对证型的穴位时,这两个穴位均可以使用。

缓解高血压眩晕——百会穴、风池穴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部的“顶心”,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的阳气在此交会。刺激百会穴能够很好地提振人体阳气、条畅百脉。

【定位与取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以两耳尖画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即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连线的正中点。

【按摩方法】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可以疏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或用手心拍打百会穴,每次100下,感觉有振动即可。

风池穴

【定位与取穴】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的凹陷中。取穴时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处,与耳垂平齐,即为风池穴。

【按摩方法】

以中等力度掐按或捏拿,以感到酸胀为宜。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降压穴——悬颅穴、太溪穴

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时,最核心的治法便是平肝潜阳。陈主任推荐了2个临床常用的降压穴:悬颅穴、太溪穴。特别是鬓发前缘的悬颅穴,在鬓发边缘,取穴不必特别准确,按揉鬓发前缘,就能帮助控压。

悬颅穴

【定位与取穴】在头部,位于头维穴与曲鬓穴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取穴时先找到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然后找到曲鬓穴,位于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将两点做一鬓发弧度的曲线,找到中点即为此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并不一定需要精确取穴,以掌根用中等力度揉按鬓发前缘即可帮助控压。

太溪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足内踝后缘的凹陷中。取穴时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从内踝尖做垂线至足跟腱,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按摩方法】

以中等力度掐按或捏拿,以感到酸胀为宜。

治疗痰湿脾虚型的降压穴位——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公孙穴

脾虚痰湿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健脾祛湿化痰,脾胃健运则运化水湿痰饮有力,所以多选择有化痰祛湿功效或与脾胃相关的穴位用于降压。陈主任推荐了足三里、阴陵泉与公孙三穴,再配合头部的穴位,就可以辅助治疗和控制痰湿脾虚型的高血压。

足三里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刺激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对于强健脾胃、化痰祛湿十分有帮助。

【定位与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取穴时找到外膝眼,向下量取3寸(即除拇指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可以摸到一个凹陷,按之酸胀即为此穴。也可以坐在凳子上,将小腿自然下垂,四指并拢,然后将食指近拇指的一侧缘靠近膝盖的凹陷处,小指的外侧缘与胫骨的交叉点,就是足三里。

【功效与主治】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癥等。

阴陵泉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 故为补脾利水之要穴。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改善全身水肿,降低血脂水平。

【定位与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或取屈膝之横纹尖头处,按之酸胀处即为此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以中等力度压住并揉按阴陵泉穴,顺时针揉按5分钟。其余四指搭在小腿内侧,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一天按摩2~3次。

上述穴位适宜高血压患者日常揉按以保健,但辨证施针效果则更佳。除了按摩穴位,陈主任介绍,还有另一种外治方法更适合家庭保健使用——刮痧。

日常保健方——刮痧也能降血压

刮痧和针灸类似,都是通过外力刺激经络,从而调整阴阳,疏通气血。既可以针对特定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针对区域、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督脉上,又称为三阳、督脉之会,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并与督脉的阳气一起上行至头颈,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在中医阴阳理论中,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最集中的地方,它的主要作用是温补、振奋阳气,又像是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适当方法刺激大椎穴,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益气壮阳之效。

大椎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时往往需要另一人的协助。首先需要正坐低头,另一人找到您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处的椎体,其下缘的凹陷处即是大椎穴。如果椎体凸起不明显,可以活动头部,由协助者确定您活动头部时不会移动的椎体,即为第一胸椎(大致与肩平齐)。向上数一节椎体即为第七颈椎,找到最高点下方凹陷即为大椎穴。

【按摩方法】找到大椎穴后,涂上少许刮痧油。随后取一刮痧板,以中等力度从上至下开展刮痧,始终保持按压力,使得作用力传至深层组织。是否出痧取决于个人体质,如果不易出痧则不必强求,避免大力强刮、操作粗暴,避免造成表皮损伤。

刮痧头部三条线

头为人体的“诸阳之会”,人体阳经在头面部均有巡行。陈主任推荐刮痧头部三条线,可以刺激正中线上的督脉以及周围的其他经络,起到调和阴阳、控制血压、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梳子从额头正前方往后刮到后发际线,然后从侧边向耳后刮,中间刮一次,两边各一次。力度适中、不感到明显疼痛为宜,如果头部存在疮疡、肿块等则不宜开展刮痧。

二、可以降糖的消渴组穴

糖尿病也是发病形势严峻的慢性疾病。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其中,尤以肾最为重要。

在中医临床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补益肝肾、滋阴清热等方法,除了汤药以外,应用穴位外治手法也能起到不错的疗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71岁的张大爷是一位“老糖友”了,2006年因脑梗死住院,发现随机血糖高达17.4毫摩尔/升,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2012年,张大爷找到陈主任初诊,当时的血糖是15 毫摩尔/升,药物控制不佳。陈主任使用针灸治疗8次后,张大爷的血糖恢复了平稳,逐渐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针灸治疗21次后,张大爷已经可以停用胰岛素,空腹血糖也能保持在5.0~6.3 毫摩尔/升。

在治疗过程中,陈主任便是用补益肝肾、清热活血、调和阴阳的治疗思路,选取了三组穴位形成了一整套的消渴治疗组穴。对这些穴位施以适当的刺激,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调节、控制血糖。

补益组穴——太溪穴、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穴、三阴交

太溪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足内踝后缘的凹陷中。取穴时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从内踝尖做垂线至足跟腱,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关元穴

【定位与取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取穴时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向下3/5处即是此穴。或直接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从肚脐中央向下量取3寸即可。

气海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10等份,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或是以四横指量取脐中直下3寸,再取其1/2处即为此穴。

足三里

【定位与取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取穴时找到外膝眼,向下量取3寸(即除拇指外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可以摸到一個凹陷,按之酸胀即为此穴。

上巨虚

【定位与取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取正坐位或仰卧位,根据骨度分寸法,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折量出犊鼻(外膝眼)下6寸所在,再以中指同身寸即可定位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上巨虚所在。

下巨虚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取穴时先找到上巨虚穴后,以四横指量取上巨虚穴直下3寸,按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中脘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中指第一节横纹处为准,三指横量为2寸。取穴时可以由脐中直上量取2个三横指宽度即为此穴。亦可找到胸骨下端,将其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三阴交

【定位与取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在小腿内侧,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即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处,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清热组穴——合谷穴、曲池穴、内庭穴

曲池穴

【定位与取穴】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取穴。

合谷穴

【定位与取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取穴时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按下,当拇指尖下即为此穴。

内庭穴

【定位与取穴】在足背当第2、3足趾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找到第2、3足趾,将两足趾并拢,脚趾缝尽处的凹陷中即为此穴。

调和阴阳——素髎穴

素髎穴

【定位与取穴】在面部,鼻尖的正中央,按之酸胀处即为此穴。

上面这几组穴都可以帮助大家缓解糖尿病、辅助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可以中等力度揉按这些穴位以保健,但须注意用于治疗时仍以前往医院辨证施以针刺为佳。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陈主任推荐了非常便于按摩的手部穴位——鱼际穴。

日常保健穴——鱼际穴

鱼际穴

【定位与取穴】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时将大拇指伸直,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的中点,按压有酸痛感即为此穴。

【按摩方法】每天以中等力度均匀点压3分钟,两只手交替按压。还可以结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一起按揉,控糖效果更好。

(编辑    车    翀)

猜你喜欢
凹陷处胫骨刮痧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按摩穴位去去火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通鼻窍的小妙招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