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

2022-02-14 10:13付利婷门瑞雪范志光郑闪闪安倩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因变量领悟状况

付利婷 门瑞雪 范志光 郑闪闪 安倩倩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7;2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问题之一〔1,2〕,发病率为45.4%~56.7%〔3,4〕,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提高〔5〕。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在正常睡眠周期中出现不同步的睡眠节律,即睡眠和觉醒过程发生功能障碍或者睡眠的质或量发生改变〔6〕。老年人睡眠质量差以精神疲劳、头晕眼花、头疼耳鸣、记忆力降低、精神集中困难、办事效率低等症状为主,表现为彻夜难眠、入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易醒、醒后疲劳等〔7,8〕。睡眠质量不佳不仅增加了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而且对疾病的恐惧、担忧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高发〔9〕,在消极情绪的反作用下,睡眠质量持续下降〔10~12〕。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体验到来自社会、家庭及他人的支持、理解、尊重,有助于提高归属感,增加积极的自我认知,降低负性情绪的出现〔13〕,从而提升睡眠质量〔14〕。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者易缺乏安全感,产生不合理信念,反复关注自身负面情绪及应激事件,导致社会焦虑、孤独感,甚至自杀行为〔15,16〕。社会支持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减少对生活事件的过分关注与担忧,以往研究显示,低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的增长起增益作用,能够增加反刍思维出现的频率〔17〕。本研究拟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反刍思维、睡眠状况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1 970人。其中男829人,女1 141人;城市1 036人,农村921人,无户籍信息13人;有配偶1 356人,无配偶(未婚、离异、丧偶)614人;年龄60~89岁,平均(70.26±6.12)岁。

1.2研究工具 ①阿森斯失眠量表(AIS)〔18〕围绕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等8个方面评估个体的睡眠质量。采用1~4级计分方法,如果总分<4分,无睡眠障碍;总分4~6分,可疑睡眠障碍;总分>6分以上,失眠;总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在本次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22。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9〕共12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他人支持,采用1~7级评分方法,得分越高表明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在本次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33。③反刍思维量表(RRS)〔20〕共22个条目,包括抑郁症状、强迫思考、反省深思3个维度,采用1~4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反刍思维情况越严重。在本次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8。

1.3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研究中所有变量数据均来自于被试的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在该检验中同时对所有变量的项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5个,累积解释率52.72%,抽取的第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26.72%,远低于40%的临界值,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2.2各变量的相关关系 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反刍思维、睡眠状况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反刍思维与睡眠状况显著正相关(均P<0.01)。见表1。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r值)

2.3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提出的新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21〕,将分析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下同),采用依次检验法,对构建的方程系数逐次检验(见表2):第一步,以老年人睡眠状况作为因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系数c(c是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总效应)显著(β=-0.212,t=-9.610,P<0.01);第二步,以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反刍思维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系数a(a是自变量对中介变量影响的效应)显著(β=-0.292,t=-13.538,P<0.01);第三步,以老年人睡眠状况作为因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反刍思维为自变量,采用进入的方式进行回归分析,系数b(b是中介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效应)显著(β=0.348,t=16.041,P<0.01);系数c′显著(c′是加入中介变量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直接影响的效应)(β=-0.110,t=-5.090,P<0.01)。(4)系数ab与系数c′的符号相同,属于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是-0.246×0.125/-0.064=48.05%。

表2 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检验

2.4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检验 为研究反刍思维对领悟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睡眠状况的调节作用,按照温忠麟等人建议的方法〔22〕,对构建的方程系数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见表3):第一层,以老年人睡眠状况作为因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反刍思维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领悟社会支持(β=-0.108,t=-5.010,P<0.01)和反刍思维(β=0.342,t=15.684,P<0.01)回归系数均显著;第二层,引入交互作用项“领悟社会支持×反刍思维”。结果显示,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β=-0.051,P<0.01),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也显著(ΔR2=0.157,P<0.01)。为了更清晰地阐述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将反刍思维按正负一个标准差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简单斜率检验,考察在不同反刍思维水平上领悟社会支持对睡眠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高反刍思维组相比,领悟社会支持对低反刍思维组的老年人睡眠状况的预测作用更明显。见图1。

表3 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检验

图1 反刍思维对领悟社会支持与睡眠状况的调节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睡眠状况,也可以通过反刍思维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睡眠状况,即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出现反刍思维的频率越少,老年人睡眠质量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因生理的改变,不可逆转的出现体能下降、视力模糊、听力减退、胃肠功能及免疫力低下,对躯体健康变得的过分关注,而体验到较强的抑郁、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尤其是自我照顾能力受损,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因担心给子女带来不便和麻烦,甚至恐惧子女的嫌弃〔23〕,而产生悲观、失落,缺乏主动寻求帮助和倾诉的动力,导致对病情的延误或者陷入对疾病盲目的恐惧中。反之,来自家庭和子女在物质上的帮助,在精神上的关心、照顾,可以增加老年人积极情绪,使其体验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13,14,17〕。另一方面,随着慢性疾病的困扰、配偶的丧失、经济压力、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心理状态也发生改变〔24〕,如反复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照料,体验到孤独、无助;反复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试图寻找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减轻失落感和孤独感,过度联想及摆脱情绪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加重了负性体验,随之产生系列行为、情绪等不良反应〔25〕。反复关注自身消极情绪、生活事件及糟糕结果的思维方式是反刍思维的核心症状。反刍思维高的老年人过度关注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困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强烈,缺乏解决问题的行动力,造成负面情绪的扩大化,对于睡眠质量的改善起到负面作用〔26,27〕。本研究也证实,高社会支持感知度的老年人更容易体验到来自社会、家人、朋友的尊重、理解、支持、关心和爱护,使老年人对生活中的人或事件产生积极的认知评价,增加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减少由于反复思考负面事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从而有利于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在领悟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在社会支持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高反刍思维的威胁作用能够降低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这就提示,老年人本身精神负担耐受性低,缺乏应对压力的足够能力,当处于丧偶、患有慢性病、家庭关系不和睦、经济压力大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容易在反刍思维的影响下加剧压力的作用,对睡眠质量及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家庭成员,应当在行动上保持适当的探望和沟通频率,使得老年人感受到亲情的陪伴和心灵上的呵护,体验到情感上的满足,降低因为敏感多疑造成的消极情绪的累积;在精神上,给予细心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关怀,向老年人详细说明老年期的衰老差别,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减少反复思考疾病带来的恐惧,缓解负面心理;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重视与同龄群体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慢性疾病老年人,相互之间的沟通鼓励,交流对待疾病的态度和经历,能够增加积极的情绪,减少反刍思维出现的频率。除此之外,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和寂寞,保持必要的人际沟通,而且,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可以使老年人体验到自我价值感,能够以更加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老年期生活。

猜你喜欢
因变量领悟状况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