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衰弱相关性

2022-02-14 10:13方向阳陈清侯原平王晓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病营养老年人

方向阳 陈清 侯原平 王晓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北京 100020)

抑郁症状与衰弱是衰老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老年人群中有很高重叠性〔1〕。衰弱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临床状态,表现为机体的脆弱性增加、维持稳态的能力下降,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多个生理系统功能储备的下降,可以更确切、客观地反映老年人慢性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抑郁症状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社区人群中有关二者相关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衰弱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采用电话联系招募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系统中符合纳入标准老年人211例,入选标准:(1)年龄≥65 岁;(2)能够正常沟通,并能完成身体评估测试;(3)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卧床、临床诊断痴呆患者、预期生存期小于1年(如晚期肿瘤患者)、文盲、交流有困难者(如严重听力障碍者)。年龄66~89岁,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老年抑郁量表〔2〕作为抑郁症状评价指标,包含15个条目“是”与“否”问答的自评量表,老年人容易理解。正常为0~5分,≥6分提示抑郁症状。入选无抑郁症状者149例,有抑郁症状者62例。

1.2调查方法 ①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记录患者吸烟、饮酒情况,对患者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使用器械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定,调查此次研究前1年内患者跌倒情况,调查患者疾病及用药情况,其中多重用药定义为≥5种药物,共病是指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包括躯体疾病和老年综合征,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问题。

1.3衰弱、营养情况、认知情况评估 应用加拿大健康与老化研究临床衰弱量表进行衰弱评估〔3〕,其中1分:非常健康,在同龄者中表现健康状况最好;2分:健康,即无活动性疾病,但健康程度略逊于第1类;3分:健康但伴有需要治疗的疾病;4分:亚健康,即无明显依赖,但是常常抱怨“行动变慢”或有疾病症状;5分:轻度衰弱,即IADL部分依赖;6分:中度衰弱,即IADL和ADL均有依赖;7分:重度衰弱,即ADL完全依赖或疾病终末期。根据临床衰弱量表评估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1~4分)及衰弱组(5~7分)。②微营养评定量表评定营养情况,评定内容包括:过去3个月内有没有因为食欲不振、消化问题、咀嚼或吞咽困难而减少食量过去3个月内体重下降的情况、活动能力、过去3个月内有没有受到心理创伤或患上急性疾病、精神心理、身体质量指数。12~14分正常营养状况,8~11分有营养不良的风险,0~7分营养不良。③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估认知情况,由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内容组成,总分30分,>24分认知功能正常,≤23分认知功能障碍〔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临床资料比较 有抑郁症状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共病、1年内跌倒史、多重用药者比例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营养正常明显低于无抑郁症状组(P<0.05)。见表1。

表1 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临床资料比较〔n(%)〕

2.2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衰弱状况比较 有抑郁症状组衰弱者比例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组〔25例(40.3%)vs 32例(21.5%),χ2=7.887,P=0.005〕。

2.3影响抑郁症状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抑郁症状为因变量,以性别、认知功能情况、共病、1年内跌倒史、多重用药、营养状态、衰弱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障碍、共病、多重用药、1年内跌倒史及营养不良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衰弱可以与失能及疾病相关,但是又区别于疾病和失能,衰弱的老人其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抑郁症状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衰弱同样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5〕,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受到共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衰弱是抑郁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状多见于女性〔6,7〕,本研究亦显示抑郁症状组女性比例显著高于无抑郁症状组,但在Logistic回归中并未显示这种差异,可能因为样本量有限,需要增加样本量以进一步确定抑郁与性别的相关性。

关于抑郁与共病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抑郁患者共病情况多于非抑郁患者〔6〕,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显示有抑郁症状社区人群较无抑郁症状社区人群共病比例显著增加,Logistic回归亦提示共病增加老年社区人群抑郁症状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在有躯体共病及无躯体共病人群中,抑郁的严重程度没有差别〔8〕。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共病是指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按照此项定义,同为共病患者,其疾病数目及严重程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可能影响抑郁与共病之间关系的评估。查尔森共病指数(CCI)是评价共病情况的指标,评分随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研究显示CCI≥1较CCI=0的患者抑郁发病率显著提高,而且抑郁发病率随CCI评分增加而增长,CCI评分≥3患者抑郁发病率最高(P<0.05)〔9〕。这也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用CCI作为评价共病的指标可能更为客观。营养不良多见于应用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提示严重抑郁症状人群,抑郁对营养状态有重要影响,老年人营养状态恶化与抑郁风险增高是并存的〔10〕。Guligowska等〔11〕研究显示抑郁组较对照组微营养评分低,且跌倒次数增加,抑郁风险增加,生活质量差,抑郁风险增加。本研究亦显示营养不良增加社区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风险。有研究证明良好营养习惯及经常参加体力活动是降低抑郁症患病的独立预测因子〔12〕。不恰当的营养摄入例如过多摄入蔗糖、蛋白质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损害老年人群营养状态,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因此应均衡饮食,保证正确营养摄入,提高营养状况,以期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Guligowska等〔11〕研究发现抑郁组较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分值低,Guerrero-Berroa等〔13〕研究亦显示抑郁组较非抑郁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低,除了注意/工作记忆,抑郁组在所有认知领域和整体认知方面比非抑郁组表现更差,提示抑郁症状人群较无抑郁症状人群认知功能差。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显示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有抑郁症状者较无抑郁症状者认知功能障碍比例显著增加,Logistic回归亦提示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抑郁症状风险。

有关研究显示衰弱与抑郁密切相关。Langlois等〔14〕研究发现衰弱较非衰弱人群认知功能及心理测试下降,Collard等〔15〕报道在60岁以上人群躯体衰弱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衰弱较非衰弱患者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16〕,躯体衰弱预示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3.07倍(OR=5.07,95%CI=1.95~13.20)〔17〕。同时有研究发现,抑郁增加衰弱风险,抑郁评分中度升高老年女性较无抑郁症状者发生衰弱风险增加0.31倍(OR=1.31,95%CI=1.14~1.50),而抑郁评分明显升高的老年女性较无抑郁症状者发生衰弱风险增加1.19倍(OR=2.19,95%CI=1.86~2.59)〔18,19〕。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类似,显示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有抑郁症状者较无抑郁症状者衰弱比例显著增加,Logistic回归亦提示衰弱增加抑郁症状风险。

研究显示衰弱及抑郁症状与不良事件增加相关,且对不良结局有类似影响〔20〕。Guligowska等〔11〕研究发现抑郁患者较非抑郁患者过去1年内跌倒次数增多,而有跌倒史的患者出现抑郁的风险显著增高〔21〕。抑郁可能导致老年人握力、躯体活动下降,肌肉质量下降〔22~24〕。衰弱老年患者较健康者生活质量低,失能、住院或入住疗养院风险高,死亡风险高〔25~27〕。研究显示衰弱合并抑郁导致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尤其在老年女性中,这种死亡风险是不合并抑郁老年女性2倍〔7〕。衰弱与抑郁分别可增加失能及死亡风险。探讨抑郁与衰弱之间的关系对于老年人群健康有很大益处。目前在衰弱人群中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式例如锻炼及营养干预,可用于改善活动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改善步态,降低跌倒风险〔28,29〕,但上述研究并未探讨对于衰弱合并抑郁的患者采用这些干预措施是否有效。在老年人群中,衰弱与抑郁相关,探讨抗抑郁治疗是否能够预防或减轻衰弱症状有显著临床意义,合并衰弱及抑郁个体可能因更全面的综合干预而获益,未来研究方向是探讨抗抑郁药物对改善老年人衰弱所起的作用,以及多重干预(运动、抗抑郁药物)对改善抑郁合并衰弱老年人群预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提高抑郁合并衰弱老年人的生活质量〔7〕。

综上,衰弱与抑郁在社区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在有抑郁症状的社区老年人群中,衰弱患病率明显高于无抑郁症状人群,衰弱是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共病、认知功能障碍、营养不良、1年内跌倒史也是抑郁症状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社区老年人群衰弱及抑郁症状的早期筛查,采取包括营养、运动、心理等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老年人群衰弱及抑郁症状,改善老年人群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共病营养老年人
以社会支持为中介的唐山市共病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的关系
共病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