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2-14 09:11付立娟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能力课程

付立娟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 30018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应具备专业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实现的,需要更多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升。本文以《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为例,对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一、课程性质

《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是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站整体规划、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包括网站前台界面设计,网站后台搭建,网站的建立与发布,网站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利用数据库工具进行简单的开发。具备以上能力可以担任网页效果图设计、网页制作、网站管理及维护等相关工作。

二、《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面临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但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所获取的知识很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掌握整个网站的设计流程,更没有感受相关岗位的具体职责。

三、教学理念

本课程贯穿了“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等教学理念,将网站建设与管理的知识和相关职业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不仅要在课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后台的开发与建设,还应该强化学生网页编程技巧,培养网页设计能力,在课程中引入实际网站设计实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实例引入知识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操作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工作,他们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改革内容

(一)改革教学内容,适应岗位需求

我校计算机专业与多家相关企业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经过不断的社会调研工作,总结了网站设计与制作相关岗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依据实际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倡导“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观念,理论内容的选择要达到必须、够用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以社会需要为筛选原则,不断跟踪网站建设与管理前沿技术,并及时对新技术进行深化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和实际岗位的需求,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训练,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的培养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

(2)熟练掌握网站建设相关技术

(3)熟练掌握网页设计相关要求

(4)熟练掌握网站管理和测试相关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网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1)建立职业行为的时间和效率,树立经济效益意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实践能力

1.采用“项目植入”方式,缩小与实际岗位的差距

本课程教学方法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在原有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真实的项目中体会网站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和方法。我们将为罗托克食品有限公司制作一个动态的商业网站,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全班分成组,每组选一个有学生的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将自己的组员进行分工和协调。每组内均设置网页设计师、网页制作师及网站测试与管理等与真实工作岗位一致的小组成员,分组完成网站的规划、设计与制作,这种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开展“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本门课程采用开放性的教学实践方式,在真实企业项目任务布置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善网站的整体效果和功能。因此我们在课下成立了二课堂活动小组,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在整个任务完成中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方式,也会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保证学生对“项目植入”工作的有效完成。

(三)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展示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在抽象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把人性化的内容放在核心位置,借助三维动画等虚拟仿真模型,展现学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和网络教学平台,包括以下几点:

1.文字教材数字化

将传统的文字教材转换为多媒体课件、实训指导书、实用教学软件、活页教材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动态化、形象化。

2.教学管理自主化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无论在何时间、何地点都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资料查询和问题答疑,也可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

3.教学环境情境化

创造情境化教学环境,给学生分配企业角色,使学生可以体会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和岗位职责,按照一名真正的企业工作人员要求自己。

4.评价结果实时化

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和平台,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准备工作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并将测试结果及时上传至教学平台,平台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实时的反馈,使教师和学生迅速掌握学习情况。在设置评价环节时应着眼整体,将单元学习目标、课程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串联,利用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对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通过数据分析调整教学策略。

(四)结合专业特点,提高课堂实践效率

1.合理安排座位,有效分组合作

要提高课堂实践练习效率,学生的座次安排非常重要,座位如果安排不当,学生不仅容易随便讲话或串位,也不利于开展分组协作学习。所以,要提高实践课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合理安排座位。

2.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制定练习任务

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距很大,在学习能力、个性特征、认知动机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教师忽视这些差异,上课时制定的训练任务针对所有学生,那么学生不可能同时完成实践内容,只会让好的学生觉得没挑战性,完成任务后无所事事,让差的学生完不成任务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该设定一些最基本的、所有人都能完成的任务后,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兴趣,让他们选择完成数量不同,难易不同的实践内容。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总结习惯

有效教学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注重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实践练习课上,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知识更新拓展,举一反三,并及时总结。

(五)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由于本课程的特点,作业和考试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主要是以创造性的形式。通过作品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的掌握,这也是本门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最后作品的评价环节,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作品讲述网站建设流程以及网站的创新之处和亮点,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协调创意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

1.考核评价模式

《网站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评价模式如下:

(1)课程考核与实训相结合

(2)实训操作与企业真实项目完成情况相结合

(3)成绩评定与等级评定相结合

(4)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

2.考核评价类型

《网站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评价结果包括一个考核成绩和一个等级,分别是综合实训成绩和企业项目实施效果等级。考核评价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考核评价类型

3.考核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性质、授课方式以及课程改革内容,制订了具体的课程考核标准、考核评分点及评分标准。

《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网站建设与管理》的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实训考核的评定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实训考核的评定标准

五、教学模式改革

《网站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所有教学内容均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前期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分组完成相关案例,目的是学习网站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后期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学生分组完成真实企业网站的设计与制作,从前期素材的获取、处理,网站的规划,效果图的设计,到中期的网站制作,以及后期的网站管理、测试均由学生完成,在实践中,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制作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工作水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探索了以下教学模式:

1.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教师在给学生下发学习任务后,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共同分析学习任务、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分工、合作,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以教学平台为载体,将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上传至平台,学生可自主进行资源的浏览和下载,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后,可将小组的作品进行上传,其他组的成员也可以进行浏览和下载,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小组间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进行互评,形成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情景模拟模式

中职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就开始顶岗实习,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独立工作,所以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中,应该将课堂教学环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学生的学习任务跟实际企业的项目进行统一,将学生按照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角色分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适岗,毕业后能顺利上岗、顶岗。例如,《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按照岗位进行分工,包括网页设计、前台页面制作、功能实现、网站测试与维护等,每个人的岗位不同,每完成一个项目后(具体的网站)小组内的学生要轮换岗位,直至每个岗位轮换一次。

3.调查研究模式

教师可在每次课前将要完成的任务通过平台或微信群下发至每个小组,由各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任务进行分析,通过查找资料、讨论、调查和研究,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途径,最终完成任务,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小组进行自评,小组间进行互评,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也可请企业专家参与评价。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均采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做成微课推送至平台,生生之间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讨论,师生之间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答疑。

综合以上教学模式,将《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归纳为以“知识点分析—案例模仿-企业项目植入”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说明如表4所示。

表4 教学模式的实施说明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