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研究

2022-02-16 23:16黄桂梅
经济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党员干部村民

●黄桂梅

乡村治理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022年)》指出,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在乡村,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聚焦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头雁效应,切实把党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乡村发展的实际效能。党建融入“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数字乡村战略,创新服务理念,实施网格化服务,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以党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一、“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意义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将党建与互联网融合,以党建为引领,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形成“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保证。“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资源有效融合,为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开辟新路径,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是“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利于强化基层党建组织功能。在基层党员干部方面,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乡村治理主体,基层党员干部需依托网络信息化平台,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互联网+党建”有力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创新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方式,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使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得到有效发挥。

二是“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利于整合乡村治理资源。乡村中各种零散的行政、物资、人才等资源通过“互联网+党建”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再通过网络传送给乡村治理各个主体,从而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通各种沟通渠道,助推“互联网+旅游业”“互联网+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增长。

三是“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利于实现乡村治理智能化。“互联网+党建”通过开放的网络信息化平台,搭建起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互动的桥梁。基层党组织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能够带动基层农民学习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微信、QQ、抖音等新媒体,使得村民能够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能在网络平台上更好建言献策,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农村党员干部的行为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村民公开,从而更好地接受村民的监督,使得基层党组织服务乡村的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平化。另外,“互联网+党建”能够有效地将村级党务、村级政务、村务等相关信息公开,将村民网上办事、公共服等有效融合,通过网络平台村民能够进行民意诉求、开展政务服务,实现乡村治理的精准化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二、当前“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互联网+党建”在引领乡村治理方面具有耦合基础,这并不代表“互联网+党建”就能非常顺利地嵌入到乡村治理体系中,真正助力乡村治理有效。

(一)当前“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

网络是一个动态、多元的生态图,在“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制约着乡村治理成效。

1.“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在基层,“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就是让党员和群众可以在互联网共享网络信息、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建网站的建设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没有及时完善更新内容,有的仅是照搬照抄上级部门的通知、文件等,点击率较低,缺少实时互动,没有充分发挥网站的实用功能。

2.“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缺乏创新性。基层组织在“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持保守心态,不敢先行先试,习惯于当前“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有模式,疲于创新,处理问题能力不足,碰到矛盾不是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害怕创新过程中出现问题要承担责任,网络与党建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运用。“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机制的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宝贵实践。但是它推广运用的覆盖面并不广,没有形成常态化落实到各个地方。

(二)当前“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面临困境的原因

“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之所以会面临诸多困难,不能有效实现乡村治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互联网+党建”认识不够。乡村治理主体特别是普通民众,对“互联网+党建”的认识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以及对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乡村中大部分老年人存在排斥新事物的心理,对于“互联网+党建”治理乡村的新模式接受度并不高,他们把“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当作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地去参与学习利用,导致“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其次,受人才和技术制约。“互联网+党建”对基层党建网站的管理要求高,需要懂党建又要懂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的财力、人力不足,网站管理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在乡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虽对乡村的基本情况、乡土人情等都较为熟悉,但对于快速更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尽管这些人员也积极学习互联网办公,受到知识储备、学历等影响,这些乡村党员干部数据信息化管理能力低,办公效率难以有效提高。最后,缺乏一套科学的网络社会治理体系。“互联网+党建”需要乡村党员干部、村民共同学习遵守网络设施的使用规则,才能依托“互联网+”这个网络平台,发挥好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功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治理。在运用过程中乡村党员干部有时刚刚学会系统如何使用,又遇到系统更新,需要重新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党建”推动乡村治理的发展。

三、创新“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思考

(一)培养“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思维,激发乡村治理创新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共建共享,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的基础。因此,乡村治理的主体需要培养“互联网+思维”,积极参与互联网技术建设,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只有乡村治理各主体之间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党建”的融合乡村各产业发展的能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才能有效地打造“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应用能力,使得乡村治理由政府“控制式”逐渐向“互动式”转变,构建以自治为乡村治理的基础,以法治为乡村治理的保障,以德治为乡村治理的引领。同时,培养“互联网+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村民参与党务、政务等网络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互联网+党建”人才的培养,助推乡村治理。

(二)围绕“互联网+党建”实现“多元共治”,增强乡村治理有效力

乡村治理主体包含农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民,也包括其他社会力量,他们构成一个开放、多元的治理整体。在“互联网+党建”的乡村治理模式下,注重人才培养,引导治理主体依靠互联网技术,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全过程,运用不同的治理手段,扮演不同的治理角色,共建共享农村社会发展成果,利用党建云平台,加强学习,相互借鉴,通过建立微信群,加强沟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乡村“多元共治”。如村两委干部的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完善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增强乡村治理的有效力,提升乡村治理的质量。

(三)借力“互联网+党建”推动招商引资,提升乡村治理带动力

乡村治理的根基在于产业兴旺,以产业助推乡村治理。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进行招商引资,积极开展“党建+企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治理过程中始终将招商引资与乡村的项目建设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是加快乡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乡村党政领导班子要通过政策的优惠,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奔赴各地去进行招商引资,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焦“高品质”的农业产业,推动强产业、强融合,不断延伸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特色品牌,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治理。

(四)依托“互联网+党建”促进三治融合,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

积极聚焦“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全过程,凸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力凝聚乡村治理向心力。

1.借力“互联网+党建”,健全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充分利用微信群、QQ等网络平台,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引导,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开展乡村“星级党支部”创建,以打造满意党支部为载体,发挥党组织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村民破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打造一个和谐文明的乡村。健全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依托“互联网+党建”,搭建乡贤参事议事平台,打好“乡情牌”,使得党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围栏”被有效拆除,乡贤能够更好地为乡村治理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乡村治理中村民的自治实践能力,打造“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坚持乡村治理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久久为功。

2.依托“互联网+党建”,强法治重保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自治作用,开展全民普法,通过打造“红黑榜”制度,激励、引导农户参与乡村治理。设立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办公室,乡村党员干部作为调解员,以“互联网+党建”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筑牢调解“第一道防线”,能够及时化解乡村治理中村民遇到的各种矛盾,做到“村民小事不出村”“村民大事不出乡”。同时,乡村党员干部联合法律工作人员,通过线下+线上定期为村民提供一定的法律宣传、援助服务,凸显乡村治理的法律保障。

3.通过“互联网+党建”,做好“党建+文化”的文章。利用互联网开设聚贤堂,以党建为引领,强德治树新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种形式融入村规民约中,内化为村民的道德情感,外化为自觉服务社会的行动,促进乡村治理。

(五)运用“互联网+党建”构建网格化管理,确保乡村治理生命力

网格化党建能够有效地将网格化服务与乡村治理中基层党建相融合,转变过去乡村党员干部“管理”到“服务”的治理格局,促进乡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其政治功能。构建网络化党建,能够细化服务模块,围绕村民服务来制定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村民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网格化党建要对乡村中的党员全覆盖,由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担任网格员,保障“网格党建”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下,有序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同时,构建“社区营造”的服务模式,充分地调动村民主体积极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中,激发乡村治理的新活力。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为民服务平台,平台作为“中介”角色,既能够作为乡村党员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利益协调者,还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各种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乡村治理,助推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党建”为创新乡村治理在规范性层面的实现提供了多种耦合,也为创新乡村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要真正发挥好“互联网+党建”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就要依托网络媒体技术,调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带动力,发挥好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乡村治理注入鲜活动力,解决好乡村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下的乡村治理有效。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党员干部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
龙江县 实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新模式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