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2号黄瓜春季繁种技术

2022-02-18 11:18刘爽张春静钱春桃
长江蔬菜 2022年1期
关键词:熊蜂种瓜粉剂

刘爽 张春静 钱春桃

导读:南水2号是南京农业大学采用系谱选育法培育出的水果黄瓜品种,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已成为江苏省设施主栽水果黄瓜品种之一。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该品种,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品种的春季熊蜂授粉繁种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播种、定植、授粉、田间管理等环节。

黄瓜(Cucumis sativusL.)是我国主栽蔬菜之一,水果黄瓜因其表皮油亮、果面光滑无刺、口感清甜、营养价值高,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水果黄瓜品种主要来源于自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部分种子依赖进口,但种子价格昂贵;本地水果黄瓜品种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推广应用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水果黄瓜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对于我国水果黄瓜产业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南水2号是南京农业大学葫芦科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实验室培育的水果黄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旺,果肉脆嫩,抗病性好,单性结实能力强,丰产稳定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已成为江苏省主栽水果黄瓜品种之一[1]。水果黄瓜品种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就必须大量繁种。南水2号属于全雌性系黄瓜,需要人工诱雄才能进行授粉繁种。传统繁种采用人工授粉,授粉耗时长,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人工成本较高[2]。而采用熊蜂授粉技术,既降低了繁种成本,又可保证种子纯度。为此,特总结南水2号熊蜂繁种技术,以供参考。

1 繁种地块选择

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基地进行。利用网室进行繁种工作,网室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配备有良好的排灌系统。

2 培育壮苗

2.1 播期和播种量

南水2号春季繁种的定植时间在4月初,此时南京地区地温稳定在12℃以上,一般苗龄需1个月,因此在3月初播种较为适宜。每667 m2播种2500粒。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挑选饱满、有光泽的种子,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减少种传病害(霜霉病、病毒病)。先进行温汤浸种,将种子置于容器中,加入55~60℃的温水浸泡15 min,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再进行药剂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 h。

2.3 浸种催芽

将消毒后的种子,在常温下浸种4~6 h,用水量为种子的6~7倍,使种子充分吸水,捞出后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放入培养皿中,在28~30℃的培养箱中进行催芽,每天换2次水并清洗纱布,当85%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3]。

2.4 播种育苗

将草炭和蛭石按照2∶1的比例配成营养土作基质,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消毒后装入72孔穴盘中,将基质下压约1 cm,浇足底水后将露白的种子播种于穴盘中,每穴1粒,并在上层覆盖干基质约1 cm厚。育苗棚内提前将苗床土下挖10~15 cm,将穴盘置于内部,扣上塑料薄膜。下沉式苗床利于恒定根际温度。春季育苗温度较低,建议育苗棚搭建小拱棚以保温育苗。

2.5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棚内温度,以促进黄瓜出苗;出苗后适当通风,降低温度,以免种苗徒长。出苗率达80%左右时根据气温条件揭盖棚膜,增加光照。定植前7天进行夜间通风降温炼苗,为定植作准备。

育苗期间严格控制湿度,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种苗徒长。此时种苗2叶1心,一般不用补肥;当秧苗出现褪绿、细弱情况时,可适当补肥(用0.2%尿素液和磷酸二氢钾液喷施幼苗);16:00后喷施第1次杀菌剂,可用甲基托布津等预防苗期猝倒病等,喷施于植株茎基部。秧苗3~4片真叶时,再次补肥,可将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照1∶1比例配制成0.5%的溶液喷施2次,间隔期在3天以上[1]。

3 定植

南水2号春季定植时间宜选择在4月初,此时种苗3叶1心左右。定植前根据天气预报,最好选连续晴天的天气,于晴天上午定植,此时温度较高,利于缓苗。

3.1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生物有机肥1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作基肥,深翻30 cm,开沟整畦。定植前1周安装滴灌软管,覆盖黑色地膜,定植前3天用滴灌浇透底水。

3.2 适时定植

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选择大小整齐一致的秧苗定植[4]。株距25 cm。定植后浇足定植水,保持地温及环境温度,有利于缓苗。

4 定植后管理

4.1 去雄去杂

受环境影响,南水2号少量植株3节以下可能会出现雄花,要及时拔除,以保证种子纯度。黄瓜植株下部受到的光照较少,不利于种瓜生长发育,因此授粉前应将6节以下的雌花全部去除,以减少养分消耗。在整个种株管理过程中,对出现异常性状的植株,及时除去。

4.2 诱雄

幼苗2叶1心至3叶1心时,先后进行诱雄处理。傍晚时分将诱雄剂(400 mg/L硝酸银溶液)喷洒于南水2号生长点以及叶片上,喷洒至布满叶片滴液为止。诱雄数量占种植总数的1/3。

4.3 坐瓜前肥水管理

定植缓苗期间,网室内温度白天保持25℃左右,夜晚不低于18℃,控制湿度,防徒长,叶片不蔫不浇水。

坐瓜前,植株长势以中等为宜,繁种坐瓜不同于商品瓜生产,需避免营养生长过旺。黄瓜植株水分不宜过多,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叶片不蔫不浇水。宜根部滴灌,避免大水漫灌,1周滴灌2~3次,需根据具体天气情况而定。若遇高温,要注意及时补水。叶片不明显偏黄,则不施氮肥。

4.4 植株管理

黄瓜植株长到30 cm左右即可吊蔓。吊蔓选在晴天下午进行,此时黄瓜茎蔓含水量少,吊蔓时不易被折断。吊蔓后打掉卷须和侧枝,及时去除6节以下老叶、病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熊蜂授粉

熊蜂授粉有提高果实品质、省时省力、避免人为激素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点,近年来在设施果蔬上应用广泛[5]。经过多年多季试验,南水2号水果黄瓜使用熊蜂授粉繁种可以取得理想的种子质量与产量。

5.1 放蜂

放蜂前,仔细检查网室内的防虫网,及时修缮,以防止熊蜂出逃、串棚。

采用邦卜牌熊蜂,由杭州果攸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提供。放蜂前2天在网室内喷洒抑菌剂。为保证授粉效果,可以在雌花开放前2~3天放置熊蜂,使其适应环境。熊蜂放置在网室中央,距地面一定高度的高台上,以防止受潮及蚂蚁等侵害,蜂箱上方需覆盖遮阳网,防止蜂箱过度暴晒。

5.2 放蜂后管理

熊蜂授粉过程中喷洒农药时,要将蜜蜂回收并把蜂箱拿出棚外,根据药效的间隔期,适时放回蜂箱,以免农药对熊蜂造成伤害。放蜂后主要病害为霜霉病,喷药前1天下午回收熊蜂,喷药后第2天一早便可放回蜂箱。

6 种瓜田间管理

种瓜的田间管理从熊蜂授粉开始,至种子采收为止,主要包括:留瓜、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采种贮藏。这是黄瓜种子生产的关键时期,重点是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养分向种子转移。

6.1 留瓜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南水2号单株适宜在6~14节位留4个种瓜。及时去除多余的种瓜能保证种子数量和质量。

6.2 结瓜期肥水调控

结瓜期对水肥需求量增大,保持1天浇1次,每7天每667 m2随水浇施三元复合水溶肥(15∶15∶15)100 kg,并注意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和0.1%硼肥液,促进果实和种子发育,延缓叶片衰老。

6.3 病虫害防治

南水2号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蚜虫。霜霉病,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每周喷洒2~3次;白粉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5~7天1次,共喷2~3次。蚜虫主要在黄瓜叶背面群集吸食叶汁,导致叶片卷缩枯萎,并传染病毒。发现蚜虫时,先对群集的叶片进行修剪,并保持棚内通风,还可在棚内悬挂黄板;恰当使用5%吡虫啉乳油1400倍液等药物进行防治[6]。

6.4 采种贮藏

熊蜂授粉后种瓜有2种不同形态,为短粗胖瓜和大肚瓜,熊蜂授粉的以短粗胖瓜为主。授粉后30~40天,种瓜果皮变为黄色时采收。采收后放置于阴凉处后熟5天。后熟完成后将种瓜剖开,种子收集于干燥无水的塑料桶内,发酵1天后搅拌,促进种子沉淀分离,倒掉上层瓜瓤等漂浮物,将下层的种子装入网袋,反复冲洗干净,用洗衣机甩干水分后,放入风干室内充分风干,风干过程中及时翻动种子,以免出现发霉及发芽现象。

用风选机进一步去除秕籽后,将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0%以下,可装袋保存。南水2号熊蜂授粉得到的平均单瓜种子数可达234粒,平均百粒质量2.6 g。贮藏过程中,要控制温度与湿度,宜将装袋的种子放置于专用种子柜或低温干燥处。

猜你喜欢
熊蜂种瓜粉剂
贪心金库变石山
云的世界你不懂
魔手花,神奇果
拿起乐高,做个美食家
胖胖猪种瓜
乐器也疯狂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种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