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浸润之策

2022-02-18 20:39
关键词:绘本德育英语

张 娟

英语是一门语言,开展英语教学时,从知识、文化、口语交际等方面,都可以渗透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将英语与德育融合起来,让学生从英语课堂养成良好的品行和道德操守,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进立德树人目标,要重视英语学科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从英语知识讲解、英语素养提升中,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要立足英语课程,善于提炼和挖掘其中的德育要素,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道德问题,从英语语言与优秀品质互融中,化育学生的情感道德世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因此,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要结合英语课程特点,将英语知识与其承载的道德品质一起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英语课堂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英语课堂,英语的知识性、实践性、迁移性为德育渗透创造了良好契机。“少年强则国强”,小学阶段是认知、思维、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更要通过德育渗透,助推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身心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意识的浸染,小学生缺乏正确的文化辨析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英语文化时,要有计划地融入德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学习观。小学生爱模仿,教师可以剖析英语知识,引入角色扮演方式,端正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让学生积极、乐观地参与到英语活动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借助英语学习活动,从语言知识、语篇内容、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小学英语课堂融入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深挖教材德育元素,结合师生、生生对话教学,为学生讲解英语语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分析文本内涵,帮助学生辨识对错、是非,塑造学生科学、向上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可以倡导实践教学。在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展现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让学生从中了解道德规范,触发学生的德育情感。道德教育要依托于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做人的道理,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教师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了解学生的心智特点,找准德育渗透契机,在巩固英语知识、拓展学生情感体验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英语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

二、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树立德育渗透意识,创设课堂德育氛围

英语是对外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英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要注重德育素养的渗透,引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观念,将英语知识教学与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协同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教师不仅要抓好英语知识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明确德育渗透的地位和重要性,让学生增强德育意识,提高学习英语的内驱力。英语教材中,除了英语词汇、语法、对话等基本内容外,还有与英语文化、历史、礼貌、情感、生活习惯、辩证思维等相关的德育资源,教师要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适时融入德育。如在英语情境对话教学中,小学生见面时用“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Good bye”“Thank you”等打招呼。通过情景对话活动,教师可以渗透英语礼仪知识,让学生学礼、知礼、懂礼。在英语交际中,每个学生都要讲文明、懂礼貌,当你需要别人帮忙时,应该怎么说?“Excuse me,Could you give me a hand?”当别人帮助你之后,我们要感谢对方,说:“Thank you!”当我们遇到长辈或老师时,要问好:“Good morning/afternoon/night.”当我们遇到好久没见的朋友时,应该说:“How are you?”这些礼貌用语和对话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习惯。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情境对话,让学生时刻做到知礼、懂礼,礼貌待人。比如,在两个同学展开情境对话时,甲学生说:“Hi! Give me the book!”乙同学回答:“Yes! Give you!”请同学们思考并指出这段对话中的问题。请求别人帮忙时,要礼貌,不能生硬,可以这样说:“Hello,May I have a book,Please?”这样问话,彰显了该学生的文明礼仪。由此可见,德育渗透不能直接灌输,不能简单说教,而是要结合学生生活,融入英语情境,让学生理解并认同。同样,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也要注重礼貌用语,如在每节课上,与同学们打招呼,“Nice to see you again,boys and girls.”拉近师生距离。教师运用礼貌用语与学生交谈,学生也会渐渐懂得用礼貌用语来回敬,让德育和智育同步推进。

(二)挖掘教材德育主题,端正学生良好品德

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除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学习外,还要关注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可以依托英语教材,从各个单元知识点挖掘德育话题,围绕话题展开德育渗透。如译林版英语“My family”的教学中,该节话题主要围绕“Family”展开,我们可以从中渗透家庭观念,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增强热爱家人的意识。在课堂上,设置口语交际情境,以介绍家庭为例,运用本节句型“This is...”让学生学习家庭成员相关词汇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me 等。为了突出言语交际功能,可以结合家庭成员图片,展开对话教学,如:“Who is the man?”“Who is she?”“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family?”“Who are they?”要求学生结合图片信息,展开交际对话。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家庭”话题展开德育渗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庭成员,并由此延伸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从英语学科中习得正确的人生观。又如,在学习“My e-friend”时,词汇中有“Canada,UK,US,Australia,China”等国家,本节有句型“He lives in the UK.”可以让学生尝试练习不同国家的名称,介绍古今中外的名人。在学生展开句型训练时,我们再引入中国名人,“He is Yang Liwei,He lives in China.”从名人事迹讲解中,让学生认识杨利伟,感受航天英雄的伟大精神,唤醒学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特别是对“China”词汇的讲解,可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介绍中国历史等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拓展英语绘本阅读,提升学生德育品质

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英语绘本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绘本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进英语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比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My puppy”时,该节介绍的是小狗,涉及的句型有“Where is ...?”“It,s in/on/under/behind...”以及“Is this/that your...”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延伸绘本阅读,以“Toy,s party”绘本进行阅读拓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玩具词汇,掌握不同的方位介词,从爱惜玩具、整理玩具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介词拓展上,有beside,in front of,on the left of,between,in the middle of 等,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玩具图片以及生活中的玩偶模型,让学生训练本节句型,并让学生说出玩具的摆放位置。在绘本阅读中,我们一方面复习相关词汇,加深学生对句型、语法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earn from the picture book?”鼓励学生围绕绘本阅读展开讨论,说一说学到的新词,让学生体会爱护玩具的良好习惯。绘本阅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如在学习“Colors”时,教师可以围绕“色彩”展开绘本阅读,在“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绘本中,让学生认识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主题对话中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认识动物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理念。利用绘本阅读联系学生的生活,能够拓深德育渗透成效,绘本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情感、高尚品行,更有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的生成,也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了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适合的绘本,拓展德育渗透途径。

(四)走进学生生活,变换德育渗透形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做朋友,用知识充实自己,用道德修养提升自己,这样才能为学生塑造学习的典范。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事实上,德育与学科的融合使得每个学科都要挖掘德育渗透路径,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教师与学生走得最近,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小学生爱模仿,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教师要在平时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师要善于挖掘英语文化,在歌曲中渗透德育。如教师节上,学唱Happy Teacher,s Day,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意识;圣诞节时,引入“圣诞歌曲”,并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春节,引入歌曲Happy new year,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谚语知识学习中,也可以挖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谚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不劳而获”翻译为“No pains no gains”,可以让学生从拼读、理解谚语中,把握其内涵,增强刻苦、勤奋、劳动意识。再如“熟能生巧”翻译为“Practice makes perfect”,可以让学生体会“不断地努力,以追求更好”的意志力,增强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教师在平时示范英语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礼貌性,要坚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训,用良好的言行感染学生。教师还要加强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魅力,严格要求自己,真诚面对每个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启发,用良好的道德情操化育学生的心灵,让德育无痕渗透。

(五)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好行为示范

教师是课程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德育渗透的示范者。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言行典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识到“榜样”的重要性,要常常反思自我,从自我做起,深刻了解德育渗透的意义,尊重学生,主动对照“教师”的职责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需要在语言知识、文化学习中,让学生认识英语、理解英语;育人需要在英语课程中提炼道德观念、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英语课程设计中,要明晰育人的根本,推进德育的落实。例如,在学习“The king,s new clothes”时,反思该文哲理,我们出示两幅绘画作品,一幅的作者是名人,另一幅的作者学生不了解,对比两幅绘画作品,说说哪幅作品更好看。很多学生都认为名人的绘画好,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不知名的绘画好。当我们将作者的名字去掉,再对比两幅画,所得的结果却有很大不同。由此,我们让学生思考:对于决策评判的依据,是唯名人好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认识到要遵从内心想法,不能过于关注是否为名人,更不能盲从,进而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一个人难得的优秀品质。教师的示范与引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规范自我言行。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应有的尊重,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增进美好情感,丰盈学生的情感道德世界。

英语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关联性,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德育要素,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品行融合起来,发挥英语学科德育特色,促进学生优良品行养成。结合英语对话,教师可以从语篇分析入手,揭示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深刻领会英语学科蕴含的是非善恶。德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目标,小学英语教师也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积极创设德育氛围,挖掘德育渗透路径,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猜你喜欢
绘本德育英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绘本
绘本
绘本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