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

2022-02-20 15:32晏娜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

晏娜

摘  要: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教师思想、业务素质,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诸多困境,高校应构建有效途径解决当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形成“三全育人”环境。本文在梳理国家关于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出台的文件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以期助力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滇西高校;课程思政;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044-04

师德师风建设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政专业课程教师的使命,也是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应有之义。为应对高校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张皮”的现状,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为探索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构建大思政育人环境提供了重要渠道。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具有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又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支撑,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一、师德师风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国家文件引领

(一)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教学、科研成果是衡量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外在指标,属于可量化指标,是“显性指标”。师德师风建设异于这些指标,是内在的,亦称之为“隐性指标”。“显性指标”通过强化,一定时间内能得到显著提升,隐性指标如同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多个场合对教师深情寄语、深切嘱托,从“四有”到“四个引路人”再到“六要”,都彰显了党中央对教师队伍的重视程度。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分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蓝图,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部署[1]。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出了新的高标准,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遵循。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了15项举措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2]。这些文件明确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关键地位,强调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这为师德师风建设奠定了基调。

(二)课程思政建设方面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德育弱化倾向突出,高校教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德育培育的倾向,这与社会主義高校倡导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大相径庭。2017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4]。2019年8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分析了思政课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思政课体系、建设高素质思政课队伍、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三方面提出了14条措施。2021年7月,《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出台,对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再次做出了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迈步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课程思政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做出了回应,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实践的创新。

二、“课程思政”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要有增强意识的主动性,教师育人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育人意识。课程思政背景下,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课程思政提出的新要求,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事情”这类过时性观念,转变只“传道”而不“解惑”的传统思维,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主动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育德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借助教学渠道、把握育人机会,在充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育人之本在育德”,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具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应具备高超的技能[5],育德能力包括育德意识,还包括挖掘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能力、捕捉育德教育时机的能力。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性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榜样示范、艺术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综合能力。育德能力包括多方面内容,德育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在实践中慢慢总结、积累、提高。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能领之,方能中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只有学识渊博才能为“师”,只有一身正气才能为“范”。一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教师要有知识渴望感、紧迫感,要自我鞭策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更新、充实知识库,才能紧跟时代,站在三尺讲台上答疑解惑。二是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专业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所授专业知识外,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必须过硬,仰望星空热爱教育事业,脚踏实地心中有学生,这是为人师表的前提。

(三)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

一是有助于提升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理解,深入思考所授课程除了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具备何种育人意义。任何课程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否能挖掘非思政课程的育人元素,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着力提升课程建设的政治高度、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以艺术专业为例,党在不同的阶段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作品,如《十送红军》《红旗颂》《春天的故事》,专业教师可在课程计划中安排1—2首既需专业演唱功底、又需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历程深入了解的红色歌曲,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于演唱歌曲时情感更充沛,如此一来,既提升了专业素质又渗透了生动的思政教育;针对医学专业学生,除了传授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外,教师可深入挖掘本学科类的学术带头人在本专业创立初期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挽救病人,让学生体会前辈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还可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中,讲述医护人员是如何以白衣为铠甲、如何舍小家顾大家,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敬畏、热爱,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只有善于挖掘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资源,找到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结合点,才能发挥专业课育人的功效。二是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技巧。课程思政并不是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突兀地穿插思政内容,不是硬生生地加塞思政元素,而是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渗透和贯穿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能防止“贴标签”“两张皮”。

(四)有助于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合力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除了教师主体,还需借助各方力量。课程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主体都为高校党委,高校党委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新管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课程思政,引导全体教师主动参加科研、说课、讲课比赛等活动,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内化为良好的教风;引导全体教师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内化为工作作风,以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养成,逐步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合力。

三、“课程思政”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国家、社会、高校、教师的相互配合下方能完成。师德师风建设既需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原则性和嚴肃性,又要结合“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做有“温度”的教育,充满“热度”和“温度”,引导广大教师在教书、言传、潜心问道、坚持学术规范的同时育人、身教、关注社会、坚持学术自由,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国家层面

“万里之船,成于罗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国家出台的系列文件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高要求,使得师德师风建设有规可依。高校应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贯彻落实相关文件层面上积极作为,根据国家层面的文件制定本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文件,并贯彻落实。

(二)社会层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教师能专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一是保障教师权益,畅通渠道倾听教师心声,了解教师所需,并尽力为教师群体排忧解难,提升教师的归属感;二是根据实际加大财政支持,提升教师待遇,从物质上进行激励;三是利用媒体平台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增强全社会对教师的认同感;四是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和支持教育事业,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三)学校层面

一是构建领导机制。师德师风必须坚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作为专项工作来抓,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党委多方联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模式。高校党委在制定本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去调查,摸清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一些看似可行,实则成效不显著的方案,在这个运行机制中要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整合资源的作用,明确将“师德师风”纳入部门年度考核。

二是细分落实责任。学院层面,二级学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单位,是办学治校的重要参与力量。学院除了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外,还有党团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学院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窗口,必须把思政工作纳入总体规划中,必须把师德师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职能部门层面,高校党委要加强对职能部门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切实保障各职能部门具备履行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职能和条件。

三是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党支部在引领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过程中肩负着重要政治使命,要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探索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党支部要鼓励教师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教师党员帮扶机制,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帮助非党员教师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聆听教师心声,了解教师工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正面引导激励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

四是建立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对照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国家出台的规定和文件,制定师德师风考评方案,推进师德考核工作常态化,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相挂钩,实行有奖有惩。树立底线思维,严肃对待教师中的师德失范行为,在职称评聘、考核评优、干部聘任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五是建立“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高校应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作为重要指标,让课程教学评价多元化,着力促进教书与育人统一,为师德师风的考核提供多元化的考评依据;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堂,打造多种授课模式的“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程”,形成一个中心、两类课堂、多种形式的“1+2+N”的“课程思政”模式[6],将全体专、兼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等打造成“育人共同体”,构建育人大格局 。

六是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党支部要立足实际,结合党员所学专业,结合“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比如五四歌会、专题文艺演出,让党员教师做师德师风的“领头雁”。

七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从正反两面开展师德警示教育,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入职宣誓、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引导教师以案明纪;二是学习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教师队伍见贤思齐、向好向善,把培育良好师德师风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教师层面

教师的践行是师德师风的落脚点。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以奉献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扬师德,树正气,无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二是提高业务水平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保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的心态。三是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具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教师要尽职尽责,真正做好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强个人师德师风建设,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化解挑战。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师要用好课堂这育人主渠道,把提高思想认识问题与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相结合,让师德师风和课程思政互为促进、良性循环,让课程思政和良好的师德师风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01-31). ht 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 (2019-12- 0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4]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03-19(02).

[5] 许涛. 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 光明日报,2019-10-18(15).

[6] 李洁. “课程思政”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 理论经纬,2019(02):41-44.

(荐稿人:高丽,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基于师德核心要素的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