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圈的狂欢!万众瞩目的2022年度“河蟹品牌”、“养殖能手”重磅揭晓

2022-02-20 08:39当代水产杨帆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河蟹小龙虾规格

■ 当代水产 杨帆 文/图 [微信公众号:tsfish]

今年,夏季持续超高温天气,水草腐败,蓝藻滋生,导致河蟹缺氧翻塘,病害多发,损蟹严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后极端高温天气或将常态化,如何提前制定高温预案,确保河蟹安全度夏?亦或是从种苗上突破,进一步探索早熟、速生、抗病及晚熟大规格新品种?跟风转养小龙虾能否赚钱,养殖风险有多高?都是养殖从业者眼下最为关注的课题。

2022年11月18日,每年一度的“第七届中国虾蟹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论坛暨2022中国虾蟹年度风云榜颁奖典礼”于安徽宣城·世纪缘国际酒店正式召开,会议由《当代水产》、腾氏水产商务网主办,并得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指导,现场聚集虾蟹行业权威专家、优质企业代表及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养殖户等共600余人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从2016年的第一届,到如今的第七届,当代水产主办的虾蟹论坛已成为业界规格最高、含金量最高的品牌会议。本次会议得到九州神农、江苏众乐、南通东贝、渔东伽、江西九正药业、粤海集团、正强超越、广东恒兴、河南金百合、江苏好润、山西恒达蕾傲、美博生物、运城金林、楚天艾科、江苏绿科、北京渔经、礼蓝动保、天津嘉禾、澳华集团、赵氏生物、国联天科、山西欣康、江苏金满池、山西润盈、扬州绿健、河南施力黑等知名水产企业的赞助与支持。

宣城市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余护作会议致辞

虾蟹养殖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安徽省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和两强一增的有效抓手,在培育农村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致辞中余护表示,此次会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虾蟹产业界的各路精英翘楚齐聚在宣城市宣州区,助力中国虾蟹养殖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推动中国虾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地区虾蟹养殖产业的技术进步,推动虾蟹产业持续稳步创新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系主任吴旭干:河蟹六月黄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当前,河蟹产业的主要问题包括优质苗种覆盖率低、上市时间过分集中、配合饲料使用率低、河蟹养殖劳动强度大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吴旭干在报告中提出了新方案:一是河蟹公母分养:便于管理,错峰上市;二是一龄早熟蟹养殖:成本低,技术门槛低;三是六月黄养殖: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回笼。

关于六月黄养殖关键技术,吴旭干从河蟹品系选择、大规格蟹种养殖技术、扣蟹放养规格、放养密度、水草种植模式和饵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他建议,六月黄要纯公蟹养殖,扣蟹规格选择15~25只/斤,放养密度在1,000~1,500只/亩,养到7月10号以前全部捕捞完;水草在春节前种植,以伊乐草为主,搭配“四季青”高密度种植。

此外,吴旭干强调,养殖六月黄,水草和喂料是重点,投喂方式以高蛋白配合饲料+早期少量发酵饲料;5月中旬到6月初,建议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

好润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许长青:河蟹低风险高效益养殖模式

许长青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河蟹养殖面临套养品种复杂、追求高密度、饵料质量参差不齐、水草品种单一、进排水困难、增氧条件差等诸多弊端,而好苗种、好模式、好饲料、科学管理、好价格是养殖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对于河蟹养殖优化方案,许长青提出了7个优化途径:第一,河蟹套养品种要越简单越好;第二,养殖密度要适量,不能一味盲目加大投苗量;第三,投喂方面要少而精,注重营养与内服保健;第四,水草要注重品种搭配,均匀适量;第五,水位要尽量可控,尤其是应对高温天气;第六,增氧条件要完善;第七,有条件的池塘可考虑公母分养。

安徽粤海饲料有限公司配方师张勇:河蟹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张勇就整体河蟹养殖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据他介绍,2022年河蟹苏北大塘口平均亩产量在180~220斤以上,主打规格2.5母3.5公,小塘口亩产基本在220~260斤左右,平均亩效益4,000~5,000元;受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今年整体产量以及规格较2021年明显偏小,总体全塘伊乐藻模式受影响大,轮叶黑藻模式较小。

针对这一情况,粤海技术团队经过长期养殖跟踪以及技术沉淀,总结摸索出一套以“高效益”为核心养殖目标的高效模式,即早上市赶价格,高产量提效益,大规格是基础;放养密度1,000~1,500尾/亩,高端客户会提升养殖密度至1,500~1,800尾/亩提高产量,或者降低密度至800~1,000尾/亩,养大规格;同时套养青虾、龙虾,在保证不与高温期螃蟹冲突的情况下,提升早期池塘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志强:小龙虾新品种选育与苗种繁育技术

目前国内小龙虾新品种选育工作十分紧迫,国内尚无选育成功的良种,许志强指出,小龙虾独特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决定了其育种技术选择的挑战性,江苏省淡水所正在通过家系+群体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组辅助育种、关键基因调控机制等不同方式尝试提升育种效率,以及加快育种进程。

对于小龙虾苗种繁育管理要点,许志强指出,可以从“亲虾强化培育、池水调控、重点除野、注意幼虾的饲料投喂、苗种捕捞与运输”这五点入手。

此外,他重点介绍了兴化地区特色的虾蟹混养新模式(放养抱籽虾模式—兴化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小龙虾与螃蟹打斗、小龙虾苗种不稳定、虾苗运输成活率低、池塘水草管理不到位、虾苗自繁自育底数不清、小龙虾白斑病难以防治等问题。

江苏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尹统统:河蟹养殖过程中底质主要问题与相关应对政策

尹统统在报告中指出,池塘底质的缓冲能力、自净能力、生产性能、抗逆性能是池塘养殖成败的关键。且底质在河蟹养殖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供氧、储碳、储存微量元素、营养转化、水草生长、低栖生物生长场所等都与其息息相关。

对于底质的管理,尹统统提出了4点建议:第一,合理且周期性地使用一些底改产品;第二,早期底质维护要使用生物型低改,中期生物低改作为辅助;第三,使用强氧化性低改产品时搭配营养抗应激产品减少河蟹的应激反应;第四,遇到底质问题推荐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底改。

澳华集团虾蟹营养师顾伟:澳华助力养殖模式升级

顾伟指出,随着“复垦”,未来河蟹重点发展区域在向北,如环洪泽湖、微山湖、山东东营等区域迁移,未来螃蟹饲料总容量将突破80万吨。随着市场对于螃蟹规格要求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倒推养殖端“大母本”模式的逐步升级,给产业模式带来变化,同时对于饲料营养的强化升级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好苗+好料,是高品质蟹的基础)

近年来,澳华集团针对传统河蟹养殖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引导“六月黄,公母分养等模式,并结合模式升级推出相应的“六月黄”专用料,金蟹安康(公母分养专用料),并得到市场认可,其中“六月黄”模式具体操作为:建议3月份投放1,500~1,800只/亩,7月份亩产六月黄30~40斤(300~500只/亩),回笼资金,按照30~40元/斤的价格,相比较传统模式,每亩可增加1,000~1,500元利润。

天津嘉禾动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伟华:如何做到水产简单养殖(水体营养+水体溶氧+摄入营养)

尹伟华表示,水产养殖成功的三大关键点就是水体营养+溶氧+摄入营养。其中,水体营养包括具有营养充分的有机肥;适合水体营养的多种微量元素;有益微生物的发酵等,具有增强鱼虾蟹体质的作用,当虾蟹活力不足时,蜕壳不遂时,甚至出现水瘪子、五月瘟、大量死亡时,真正解决的有效方式是补充水体营养,而不是靠抗生素、消杀剂等。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叶建生:当前河蟹主要疾病防制策略

叶建生在报告中指出,当前河蟹产业存在着4大问题:一是河蟹防制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养殖尾水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冰鲜杂鱼依赖程度有待下降;四是河蟹市场销售压力长期存在。

接下来,他从颤抖病、白斑病、肠炎病、水瘪子病、缺氧、蓝藻滋生、脱壳不遂、极端高温8个方面进行阐述。

对于河蟹疾病的防制策略,叶建生提出,一是要用好菌,改善池塘水质和底质,增加蟹塘自净能力,减轻河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压力;二是要管好底,不改底或改底不到位会影响水质调节,底层环境的优劣影响河蟹养殖的成败;三是要增好氧,增氧机是“增产机”,是河蟹产量和规格的保障;四是要喂好料,营养决定规格,营养不平衡会影响河蟹蜕壳、生长。

猜你喜欢
河蟹小龙虾规格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闭月羞花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小龙虾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