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鳞白甲鱼与宽口光唇鱼杂交试验初探

2022-02-20 08:39金灿彪徐国文四川省水产学校重庆合川4050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岚皋75400
当代水产 2022年12期
关键词:雄鱼催产亲鱼

■ 金灿彪 徐国文 ( 四川省水产学校 重庆 合川 4050; 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岚皋 75400)

2015年至今,作者对多鳞甲鱼的移养驯化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多鳞白甲鱼规模化的人工养殖。2022年6月,在陕西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流水养殖场开展了多鳞白甲鱼与宽口光唇鱼杂交试验,获得体长5.0~6.0cm的杂交鱼苗7.8万余尾,现将试验过程总结于后。

1 多鳞白甲鱼与宽口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简述

1.1 分类地位

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突吻鱼属、铲颌鱼属)。别名:钱鱼、梢白甲、赤鳞鱼、多鳞铲颌鱼、多鳞突吻鱼。《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us),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别名:桃花鱼、斑鱼子、火烧板。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1.2 形态学特征简述

多鳞白甲鱼体较细长,侧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圆。头稍长。吻钝;吻皮下包盖住上颌边缘,仅露口角处上唇,与前眶骨交界处有一明显的裂沟。口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口裂较宽。下颌裸露具锐利的角质前缘。下唇仅限于口角,唇后沟长接近于眼径的1/2,须2对,极细小,难以观察到。

宽口光唇鱼体长,侧扁,较高,头后背部稍隆起呈弧形,腹部圆。头较小,呈锥形。吻较突出,前端稍尖,吻皮止于上唇基部,吻侧在前眶骨前缘处有一道沟。口下位,较宽,横裂状。下颌无角质边缘。有须2对,吻须颇小,颔须稍长且粗壮,后伸可达眼前缘,容易观察。

1.3 生活习性

多鳞白甲鱼喜戏水、跳跃,越冬时群居于深水凼或石穴处。杂食性鱼类,取食砾石表面的藻类时,先用下颌猛铲,然后翻转身体,把食饵摄入口中。

宽口光唇鱼喜栖息于石砾底质、水清流急之河溪中。杂食性鱼类,常以下颌发达之角质层铲食石块上的苔藓及藻类。

1.4 繁殖生物学

多鳞白甲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雄鱼Ⅱ龄、雌鱼Ⅲ龄达初次性成熟,怀卵量0.3万~1.2万粒不等,属一次性产卵类型,有筑巢习性,自然条件下分批排卵。产卵期间雄鱼吻端、臀鳍上珠星明显;雌鱼生殖孔突出,产后即消失,同时雌鱼产后亲鱼培育效果较差。通常情况下,在水温达17~21℃时,汉江流域产卵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砂砾底质的溪流中产卵,卵弱粘性,沉性,卵径1.2~2.0mm,卵橙黄色或淡黄色或浅灰色,附着于砾石上孵化。

宽口光唇鱼自然产卵水温为17℃~22℃。每年6~8月为产卵盛期,产卵场位于底质为卵石和砾石的浅水滩,分散产卵,卵弱粘性,金黄色,沉性,卵径1.5~2.0mm 。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期间雄鱼吻端、臀鳍上珠星明显;雌鱼生殖孔红肿。

2 材料与方法

2.1 亲鱼来源及数量

多鳞白甲鱼选自本场2015、2016年自繁F1代成熟亲鱼共30尾,其中雌鱼20尾,平均体重210g,雄鱼10尾,平均体重153g。宽口光唇鱼选自2018年从渔民处收集回本场驯养亲鱼30尾。其中雌鱼20尾平均体重230g,雄鱼10尾,平均体重180g。

2.2 亲鱼的选择

雄鱼自然成熟,选取吻端、臀鳍上珠星明显,轻压鱼体腹部有精液流出即可。雌鱼选取腹部隆起且生殖孔两侧卵巢轮廓明显,触摸感觉柔软富有弹性,生殖孔突出或红肿。在选取的多鳞白甲鱼雌鱼中,有3尾自然排卵。

2.3 人工催情与授精

将选择好的两种亲鱼分别放在产卵池中(5.0m×2.0m×0.8m)暂养1~2d,即可进行催产。自然成熟可排卵的3尾雌鱼不需要催情,直接采用人工干法受精,孵化。催情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地欧酮(DOM)混合使用。采用一次性背鳍基部注射。用量可视亲鱼情况而定,本次用量为:多鳞白甲雌鱼按HCG1000IU/Kg+DOM3mg/kg;宽口光唇鱼雌鱼按HCG1200IU/kg+DOM3mg/kg;雄鱼均不用催产,确保了人工授精的同步性。催产过程中水温控制在20℃左右,微流水刺激,注意观察记录发情表现、水温、溶氧、防逃等。

2.4 受精卵的孵化

取1g卵计算卵粒数进而算出总受精卵数。孵化用网箱为:用8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成0.8m×0.6m×0.3m和网箱。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聚乙烯网片上与产卵池同样条件下的小池中孵化。杯量法计数出苗数。

3 结果

3.1 雌鱼催产效果

催产水温控制为20~21℃,效应时间在16~0h。当发现雌、雄鱼追逐频繁,雌鱼在水面游动久久不下沉时,可检查能否正常排卵,以后每隔1h检查1次。不同批次的催产效果如表1。

表1 不同批次催产结果

3.2 不同批次的孵化结果

孵化时的水温控制在20~22℃,微流水孵化,观察胚胎发育过程,至原肠期后可适当提高温度,在尾芽开始摆动时,再适当提高温度,这样有利于幼苗出膜,在此条件下,50~60h便可出膜。不同批次的孵化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批次的孵化结果

3.3 杂交鱼苗的培育

对获得的杂交鱼苗移至在同样的培育条件下培育池(5.0m×2.0m×0.8m)分别培育,培育水温为20~24℃,微流水,水中溶解氧保持在7.0mg/L以上,开口饵料为丰年虫,然后为鱼苗粉料、细碎料、浮性颗粒料。按常规方法对培育池及用具进行清毒、杀菌等鱼病防治。经过50d的培育,达到体长为5.0~6.0cm。其结果如表3。

表3 不同批次的鱼苗培育结果

我们将场内自繁(多鳞白甲鱼♀×多鳞白甲鱼♂)的水花鱼苗4.0万尾,与杂交苗同样条件下作为对照组培育,经过50d的培育,体长为4.0~5.0cm。其结果如表4。

表4 自繁(多鳞白甲鱼♀×多鳞白甲鱼♂)苗的培育结果

4 讨论与结语

多鳞白甲鱼有串水的习性,在催产过程中防跳跃出水面而死亡。人工干法授精时,操作方法很关键,两种鱼的卵遇水时卵粒均迅速集团,10min左右即可散开,受精卵清理干净后需均匀地洒到准备好网箱的网片上,孵化过程中不时搅动,防止与坏卵粘连,影响出苗率。

宽口光唇鱼作为母本组的出苗率、鱼苗培育成活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亲鱼自身的质量问题。由于本场宽口光唇鱼亲本数量不多,与多鳞白甲鱼的亲鱼混合养殖在一起,没有专门对其进行亲鱼的培育,本次试验该雌性亲鱼的选择机会不多。而多鳞白甲鱼的亲鱼数量本场达10万尾之多。

通过本次杂交试验,说明多鳞白甲鱼与宽口光唇鱼的杂交是可行的,而杂交苗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杂交苗的抗病力也相对较强。同时,杂交后代的形态特征(另文述)也有明显的差异,如在颌须、体高方面表现出与宽口光唇鱼相近等。有关杂交苗后期的生长情况、遗传性状等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雄鱼催产亲鱼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