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国际经验

2022-02-21 06:32徐珊珊 邱淼 宋萑
中国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

徐珊珊 邱淼 宋萑

【摘 要】美国课后服务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服务经验,“放学后计划”探索成效显著。政府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政府、社会和家长等多方提供广泛充足资金,课程内容着眼于学生全方面发展,重视高质量师资的储备与培养为其实施和发展保驾护航。研究和分析美国课后服务的典型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课后服务 “放学后计划” 放学后联盟

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课后服务正式成为国家政策。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要求各地落实课后服务,切实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进一步加强了课后服务在教育减负中的重要地位[1]。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在实践与发展中遇到诸多问题,如课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无法获得充足人力支持,教育收费的敏感性限制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服务时段和时长未能明确,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狭窄等[2]。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放学后计划”(After School Programs)作为解决美国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难题的有效探索,在青少年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体质和全面发展上有突出成效[3],在课后服务的法律政策、经费保障、场所供给、内容设计、师资配置等全民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放学后计划”的法律政策

美国学龄儿童托管教育的正式立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最先制定并试行了“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法”(SACCCA),内容涉及儿童到校前和离校后的看管服务地点安排、资金来源、具体执行等方面,由州教育部门负责管理。1998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国会设立了“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21st CCLC)专门资助“放学后计划”,并写入《初等和中等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这是美国全面推进课后服务的法律基础,并对开展课后服务实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和2015年《每个学生都成功》(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的颁布,是对《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修订和再授权[4]60。

除国家正式立法外,美国各州也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与完善相关项目的法规政策。2002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被称为第49号提案的选民倡议公投,启动课后教育和安全计划(ASES),并向全州提交高质量申请的中小学提供资金。2002年,田纳西州通过教育彩票拨款决议,将无人认捐的彩票资金留给5~18岁学生公共和非营利性的课外项目[5]。

通过不断更新与完善政策法规,美国的课后服务项目迅速发展,辐射范围广泛,目前已覆盖50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服务对象庞大,根据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最新年度绩效报告,该计划仅在一年内就为200多万学生提供了服务[6]9-13。

二、“放学后计划”的经费保障与场所支持

最初的“放学后计划”由个人发起和资助,在教堂及一些私人场所开展。随着参与人员和场所数量增多、资金短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逐渐加入管理。目前“放学后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家长缴纳费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拨款,其他(基金会、商业组织、宗教组织和个人捐赠等)。根据放学后联盟(Afterschool Alliance)官方调查,家长缴纳费用占据大约76%的资金支持比例,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7]。

家长缴费为“放学后计划”的常规服务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支持;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适时的资金援助与项目拨款则维持了特殊时期该项目的平稳运行与稳健推进。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政府通过的价值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里就有专门针对课外活动开展的项目拨款,中小学紧急救援基金在2020—2028年将持续对新冠疫情危机期间以及后续的恢复计划进行中长期的中小学紧急救济资金援助与指导。

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2018—2019的年度评估报告显示,美国提供课后服务的学习中心超过80%都是以公立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6]9-13。由此可见,在美国“放学后计划”中,学校仍是课后服务进行的主阵地,实施起来方便安全。此外,学校还通常和社区组织等合作,将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共同提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课后服务活动。根据学生课后服务的内容需要,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志愿服务场所等公益性场所也成为课后服务中心。

三、“放學后计划”的内容设计

美国课后服务的内容有社区学习、咨询项目、生理健康学习、安全教育、职业预备学习、作业辅导、体育锻炼、青年领导力、STEM教育等多种活动[6]9-13,其中具有突出特色并且成效显著的为职业预备学习与STEM教育。

1. 职业预备学习

20世纪初,在劳动力素质水平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背景下,美国职业发展教育理念实现了“从学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的转变。为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中学毕业时为大学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美国联邦政府2015年签署了《每个学生都成功》(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要求加强生涯与技术教育师资培训、扩大职业指导计划以及将生涯与技术教育纳入全面教育体系等[8]。于是职业指导与规划学习逐渐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

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是非营利组织邓恩PAL职业准备项目(Dunn PAL Career Readiness)。它与北卡罗来纳州哈尼特县的各学校合作,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工作领域获得知识和经验。邓恩PAL职业准备项目通常于周一至周五下午3:00~6:00进行,为学生提供多种选修课程,如金融素养、贸易工业教育、健康科学、计算机集成技术、电气贸易、广播制作技术、营销创业、工商管理、绿色建筑、烹饪艺术、酒店、旅游等。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在学校获得收入和实习学分,以及良好出勤率的既定股权奖励,当他们毕业时,他们可以获得任何教育或职业相关的奖励[9]。同时,学生还可以培养领导能力、就业能力、实践工作经验和金融素养。

2. STEM教育

STEM课程旨在将原本分散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课程集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是将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工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强调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提升设计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0]。美国将STEM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出台STEM教育政策和法案,并持续加大对STEM教育的经费投入,构建了一体化STEM教育体系,呼吁STEM教育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并基于对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升STEM项目教育质量。2017年9月25日,白宫发布的一份总统备忘录《增加高质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机会》特别指示教育部在联邦拨款中优先考虑STEM教育。同时,STEM教育课程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很多项目降低收费甚至免费,以覆盖更多低收入家庭学生。

四、“放学后计划”的师资保障

从事课后托管服务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学校教师(41.7%),还有学校教辅人员、大学生、社区人员、课外中心管理人员、高中生、家长、外包机构人员和其他人员等[6]9-13,分为有偿工作者与志愿者两类。多元的师资不仅为美国开展全民课后服务提供广泛和高质量的师资支持,也满足了开展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需求。

美国也很重视课后服务高质量教师的储备与培养。美国将职前教师培养和课后服务工作相结合,规定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师范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必修内容,并鼓励有资质的高中生、教育类大学生参与课后服务。2007年美国推行《延伸学习和放学后助教法案》,建议联邦政府拨款6亿美元招募2万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延伸学习和“放学后计划”[4]65。此外,放学后联盟及相关支持项目组织为课后服务提供者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包括项目阐释、理念分析、实际操作指南[11],并通过在线会议或线下指导等方式为课后服务工作者提供培训与指导。

五、“放学后计划”的经验与启示

“放学后计划”为我国当前课后服务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但考虑到文化、国情和制度背景等差异,我们可以适当借鉴但绝不可盲从。在起步阶段,笔者尝试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政府立法规范,明确责任主体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務的一个新尝试,是由学校等组织团体为放学后无处可去的学生提供的托管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延时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补充。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和指导意见促进课后服务体系发展,既做好保障课后服务稳健发展的顶层设计,又给予学校自由发挥与创新的空间。并且,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相关问题:在学校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问题第一负责人是谁?具体收费标准如何划分?所收费用的使用途径与支持路径是什么?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教师的薪酬与绩效评定指标与方案如何落实?不同区域如何考虑在背景差异情况下(如省际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等)促进课后服务的公平性?地方财政与课后服务费用的拨款与支持机制是什么?

同时,学校作为课后服务承担的主体,应按照相应政策和指导意见明确自身责任,努力提升自身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保障学校基础设施提供,通过绩效分配等方式调动学校教职工参与的能动性,加深家校共育深度并提前做好安全等相关应急处理措施与常规服务发展规划方案。

2. 健全筹资体制,保障服务经费

大部分学者基于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认为应该加大教育多元投入,实行“财政拨款+合理收费”等多方经费分担机制。

一方面,政府应保证课后服务的财政支持,在不同时期依据发展水平与需求灵活拨款,财政资助渠道与使用路径应全程公开透明,及时更新信息和回应家长关切;另一方面,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扩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公益基金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与捐赠。而且,学校可适当向家长收取费用,但需要制订明确的收费参照细则并报请当地政府审核批准后方能合理使用。收取的费用纳入学校财政账户,专款专用。

3. 扩充师资队伍,形成培训机制

充足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打造高质量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局限于学校教职工,人员短缺。

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倡导学校与当地优秀师范学校开展合作,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项目规划,并指导师范生提供相应课后服务,做到课后服务教师队伍建设与职前教师课后服务培训实践的共同发展。

当地教育相关部门对课后服务的提供者,应统一相应准入标准和完善培训体系,纳入课后服务人才库中,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并提供学习学科教学知识的培训,提升其教学质量。

学校作为课后服务提供主体,也应进一步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邀请家长、学校优秀校友、高校优秀教师和大学生、文体工作者、民间手工艺者、高科技人才、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等参与师资建设,聘请其为学校兼职课后服务导师,定期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手工制作、体育锻炼、文艺教学、STEM教学等课后服务活动。

4. 完善课研体系,丰富服务内容

当地教育部门可引领组织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做到教研员、一线课后服务工作者、社会参与者有序高效沟通与交流,依据本地特色文化、历史、生态等优质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公园、少年宫、农场等,携手打造优质校际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节约人力资源与物力成本,将优质案例和做法编入优质课后服务活动库,提供交流与借鉴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EB/OL].(2021-07-24)[2021-11-03].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07/t20210724_546566.html.

[2] 杨清溪,邬志辉.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落地难的堵点及其疏通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21(Z2):42-49.

[3] 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4):23-34.

[4] 张亚飞.主要发达国家中小学课后服务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2).

[5] Afterschool Alliance.State Efforts in Afterschool Legislation and Funding[EB/OL].(2021-03-05)[2021-10-29].http://www.afterschoolalliance.org/policyActionDevStatePol.cfm.

[6]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1st CCLC)analytic support for evaluation and program monitoring:An overview of the 21st CCLC performance data:2018-2019 (15th report)[R].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020.

[7] Roadmap to Afterschool for All:Examining Current Investments and Mapping Future Needs[EB/OL].(2009-05)[2021-12-01].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06749.pdf.

[8] 周蕾,赵中建.技能危机下的职业教育改革——美國《加强21世纪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5):67-73.

[9] Dunn Police Athletic & Activities League.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 Program offered in the Dunn PAL Afterschool Programs[EB/OL].(2021-08-24)[2021-12-03].https://dunnpal.org/career-ready.

[10] 钟柏昌,张丽芳.美国STEM教育变革中“变革方程”的作用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8-24+86.

[11] Afterschool Alliance. Afterschool Webinar:From Youth Served to Youth Led:How to build an intergenerational team for impact [EB/OL].(2021-12-01)[2021-12-03].http://www.afterschoolalliance.org/webinars.cf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多重熏陶理论下家庭学校社区关怀型教育共同体的创建”(项目号:17YJA880066)成果。

(作者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贵州省毕节市金沙教育研究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3.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贵州省毕节市金沙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
落实落细 做好“课后服务”
留守儿童课后服务策略谈
英国课后服务的运行模式及启示
如何加强中学课后体育服务的探究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三点半”现象的研究及启示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初中体育课后服务管理策略的探究
弹性离校:现实状态、价值导向与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