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科育人”的认识与实践

2022-02-21 06:32黄河清
中国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实践育人

黄河清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需要构建学科育人相应的实施策略。我们在研究实践中,构建了数学学科“三环耦合”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要设立德育目标,通过“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活动育人”四个维度加强学科育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科育人 德育目标 实践育人 科研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教育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2014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充分说明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国家战略。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要推进立德树人目标全面落地,突破口就在于强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教学育人?这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策略、方式、方法,需要广大教师的创新实践。自2014年起,我们对数学学科实施学科育人教学开展了6年的研究实践,探索高中数学实施学科育人的新思路、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下就谈谈我们的认识与实践。

一、对数学学科育人内涵的认识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提升学科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1. 学科育人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学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学术发展史角度进行分类,指某个科学领域或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分支,如数学、化学、历史学等;二是从课程教学角度来分类,学校课程设置主要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主。

学科教学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教师对学科性质与价值的认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决定其育人观及教学实践行为,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思想决定其课堂教学能力,更决定了学科育人品质的高低。

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不仅承担着传递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基本能力的责任,还承载着更为关键的育人功能。学科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二是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学生是学科育人价值的直接体现者,学校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成长,使他们在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科教学作为“育人”的手段,必须要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

由此可知,我们理解的学科育人,是指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挖掘学科的德育内涵,通过学科独特的路径和视角,开发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独特发展价值,提升学生对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科教学中获得滋养,满足学生成长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从“教”的角度看,就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道德和人格的形成。

2. 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

数学学科以培养学生学科能力,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本目标,但数学学习更是为了让学生体验一个掌握知识技能、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价值,甚至过程本身即是价值。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科思想本位”,需要转向“育人为本”,“建构起一种唯有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转化和双向建构”[1]。这条路就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教師的教学研究与教育能力提升永远走在这条路上。

数学学科教学具有广泛的育人空间,如将数学史、中华传统经典故事等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家的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忠于科学、忠于事实的思维习惯。又如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在概念教学中,如何挖掘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学会思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育人的重要问题。再者,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数学学科育人更深层次的要求。同时,学生要围绕数学核心知识总结方法,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可见,数学是实施学科育人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

二、“三环耦合”学科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数学学科如何将上述育人目标落地?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实践,我们构建了“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科研保障”的“三环耦合”学科育人模式。它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构建学科育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有“标准”,推进学科立德树人目标落地;二是构建数学实践活动教育模式,将立德树人目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实现育人目标;三是建立以课题研究、学科基地建设为统领的科研保障体系,使学科育人有理论指导、有研究成果引领,保障实践的效益。这一模式通过“三环耦合”、相辅相成,全面推进数学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1. 课堂育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在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要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学科育人目标,设立数学教学的“德育目标”非常关键。“德育目标”能够使学科育人有具体的标准,能够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学。我们提出了以“思维育人、史料育人、审美育人、活动育人”四个维度为抓手的课堂教学德育目标体系,探索学科育人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1)思维育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在谈到数学课的目的时,最强调的是两点:一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毅力、意志、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品质。这里的“思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的思考”;二是既包括“形式的”思维,又包括“非形式的”思维,即“教学生证明问题,也教他们猜想问题”。学习数学必须注重思维过程的学习,学会抛弃事物的具体性质而只从“量和形”上去研究,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过程。因此,思维训练是思维育人的重要抓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思考问题时注重本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触类旁通,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从而培育其理性精神。

(2)史料育人

要借助学科发展历史促进学生品德养成,教师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的史料内容和育人价值,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熟悉数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感受前人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数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寻找真理、不断扬弃、不断创新的过程。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辛以及他们的坚持、拼搏,都是极好的德育内容。认真挖掘教材中的这些育人素材,使教学与德育紧密相融,这是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

(3)审美育人

审美育人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喜欢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数学教学充分利用数学学科资源开展美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这是数学美育的重要目标。数学学科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具有特殊的美,数学的符号、公式、概念、曲线,无不蕴含着美。数学美体现在对称、和谐、简洁、明快、统一上。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构造的巧妙、推证的严密、结果的精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这些美的元素,理解数学的概括性、逻辑性和简洁性,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优美的数学关系表达事物的内在规律,提高对美的理解和追求,这是数学美育的重要任务。

(4)活动育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主动建构的,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不是教师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教师依据学习的需要以及教学目标创设的。事实上,数学学习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能让学生透过课本结论漂亮的外表,去感受前人思维的展开、升华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要大力加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交流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勇于尝试的场所,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奥秘,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感悟深刻的体验会真正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丰富的过程体验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对新事物的充满好奇、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和信心,必须通过教学手段去养成。这种探索的欲望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2. 实践育人:构建数学活动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我们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既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又要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实践育人”就是基于这一目标,充分搭建数学实践活动课程框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增强体验,了解社会,提高能力。

(1)建立数学实验室

我们探索和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与学科育人方式,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如平板电脑、3D打印机等,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学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学会正确归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将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到的涉及经济生活、城市建设、农村建设、国际形势等内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等方式,得出解决问题的发展性报告,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推出微课程体系,如开设“数学建模”“立体几何进阶”“密码学初步”等拓展性课程,探索开放式的教学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数据显示,参加数学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2)成立数学社团

数学社团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让学生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研究解决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将数学学习与广西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数学社团深受学生欢迎,人数从2016年最初的53人,上升到如今的上千人。学生通过学习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浅谈IDA*算法及其中估价函数的设计技巧》《美丽广西 生态乡村—区域乡村振兴调查研究》等,都与社会发展同步。此外,数学社团成员积極参与学校大型活动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如学校“元旦通宵晚会”数学游园活动方案,“畅想科技,倡想未来”的科技节活动中的“圣诞树承重”方案等。实践证明,数学社团活动是学科育人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3)开展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培训

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奥赛”)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路径。对于有良好数学天赋并有兴趣爱好和一定学力水平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参加奥赛学习,并对他们开展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培养。同时,邀请国内知名奥数专家、国家队知名教练走进学校奥赛培训课堂,给学生以指导。注重与发达地区中学、高校建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更高的平台上学习、交流。学校开设的“函数迭代”“函数方程”“数列与差分探究”“组合数学”等校本课程,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奥赛学习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感受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培养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目标,树立报效祖国科学事业的远大理想,锻炼学生勇于挑战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学科育人的重要任务。从实践效果看,很多参加奥赛的学生后来都选择了与科技、国防有关的研究领域,并在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4)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活动培养学生忠于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判断开展行动。为此,我们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如“我爱祖国海疆”海模比赛、火箭制作发射比赛、电子模拟探雷锦标赛等,使学生感受数学应用的魅力,感受科技的发展,感受“发展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开展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倡导学生在团队中研讨、交流、合作,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开展以信仰教育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如“自然怪异现象大讨论”科技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认为,这些工作都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环节。

3. 科研保障: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学科基地建设为推动,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开展数学学科育人,我们认为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教师思想上的重视、专业上的保障、研究上的投入,“学科育人落地”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队伍抓起,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学科基地建设为载体,开展诸多学习研究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为学科育人提供坚实保障。

2016年,我校申请立项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全面推进数学课堂学科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在广西10多所学校和5个(县)市支教學校开展了“高中数学‘问题导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学习策略”研究、“高中数学学科育人‘三环耦合’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举行10多次全区性教学研讨活动,上了100多节专题研究课。近几年,数学组教师以数学学科育人方式改革为研究内容的课题就有25项。在2021年立项的广西教育科研课题中,我校数学组占了5个。这些成果为数学学科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今,我们与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30余所学校签署了“开展数学‘学科育人’研究合作体”协议书,开展专题讲座、同课异构、研讨交流等活动,共同探索学科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学科育人的实践效益。

同时,我校2015年获批成为广西首批普通高中数学学科课程基地,我们以“三课(课题、课程、课堂)推动”为抓手,引领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有了许多促进学科育人深入开展的教学成果,如“‘精准帮扶’贫困地区高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创新实践”获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课’联动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年来,数学组教师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论文200多篇。这些研究成果为学科育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科育人是系统工程,要把它做好,需要不断完善实施标准、突破理论与实践融通的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勇立教育改革潮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负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与转化[J].人民教育,2016(Z1):45-50.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实践育人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