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的党史教育进课堂路径探析

2022-02-21 06:32高树才
中国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人大庆党史

高树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深刻诠释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内涵。为了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下去,黑龙江省大庆市依据《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基于地域文化基因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的路径,让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

一、顶层设计,汇聚合力,构建“大格局”

教育部要求高度重视,加快部署,推动党史教育走向深入。构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训部门、基层学校逐层推进,各司其职地加快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工作“大格局”,是实现地域特色鲜明、行政主导有力、教科研指导有法、学校教育教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

管建结合,行政导行。2012年,从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进工程”(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以地方课程的形式不断完善,教科研成果日益丰富,为基于大庆地域文化基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和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021年,大庆市出台了《大庆市关于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实施方案》和《大庆市中小学党史教育进课堂课程纲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立项通过省规划课题“依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地域基因,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党史进课堂的实践路径”的研究,推动了党建工作与学术研究的新融合,为推动地域文化基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党史教育进课堂实践经验向成果转化提供了精准的研究范式。

上下结合,机制导行。地方政府是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的“核心力量”,教育行政部门是落实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关键落实”,教育研训部门是实现党史教育进课堂的“智慧支撑”,基层学校是开展党史教育进课堂的“主要阵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深挖地域文化核心内涵,把握百年建党教育契机,拓展地方课程内涵与外延,加强党建工作对新时期德育工作、课程建设的深度引领,形成“四位一体”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大格局”,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视域下,线上线下结合、研训和教学结合、点面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机制。

研训结合,业务导行。地方课程科室共成立16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了幼、小、初、高四个学段,以油田开发建设历史为脉络,讲述党在大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全面落实“有教育目标、有课程标准、有教学内容、有课时安排、有任课教师”的“五有”为重要标志,建立完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课程体系,发扬“三牛”精神,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盘活资源,多措并举,形成“大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在相关工作方案中要求,重点抓好思政课堂,加强各学科渗透,创新多元活动载体。形成全面立体,有教育深入,有育人高度的育人机制,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的最核心“技术”,更是一项科学生动的教育“艺术”。因此,以地域文化基因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应充分发挥各教育渠道的育人作用,厚植红色文化基因,着力让课堂“活”起来,让活动“动”起来,让资源“聚”起来,让形式“新”起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壁垒,建立课堂与活动的橋梁,融合教材资源与教育资源,凸显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进而形成逻辑清晰,内容完备,方法多元的育人“大体系”。

一是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我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地方课程进行经验总结,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思政课和地方课程中,打造思政主题课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程。从踏着铁人的足迹设计思政课堂,以“9·26”大庆创业日为契机组织全市共上一节思政课,引导学生体会“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在不同历史时期之于新中国发展的重要价值。把握育人规律,突出对思政课、地方课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学段衔接课程的研究,体现与时代的紧密相连,同时更有内在的育人逻辑脉络。二是学科德育渗透一体化:我们研制了系统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合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学科渗透教学指南,梳理了各学段、各学科中存在的价值教育融合指导元素,优化“三维目标”,为学科教师提供规范指导。三是育人活动一体化:我们邀请大庆石油开发建设时期的“老会战”进校园作报告,开展情景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研学中学习,将铁人纪念馆、松基三井、1205钻井队、油田历史陈列馆、星火一次变电所等十个“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基地作为“打卡”点,引导学生在行走中接受浸润式教育。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办学内涵,创建特色学校,厚植学校文化,精心打造全市中小学德育系列化、主题实践活动,让校史、地方发展史、党史、场馆、模范等教育资源演绎成为活动的“教师”和“教室”。

融通交集,完善补集。我们化零散为整体,变机械为生动,中小学思政课、学科德育渗透和育人实践活动。构建各成体系又相辅相融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大体系”,使育人路径更为科学多元,使学生在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中从“共情”走向“共鸣”,从“学习”走向“践行”,在探索立德树人工作“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依托校园地域文化建设,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校。红色传统、红色基因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对新时代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以办有红色信仰的学校为宗旨,打造“铁人式”的教职工队伍,通过在红色校园文化中铭记革命历史,在红色课程中坚定报国之志,在红色研学中厚植爱国情怀,切实用地域精神底蕴培育铁人式的好后代,不断建构和丰富特色德育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红色基因办学模式。例如,大庆第十中学在2021年9月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汇聚龙江智慧”的网上德育论坛上,以“赓续铁人精神,立德铸魂育人”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二是依托精准教研力量,高位引领协同推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宝贵的红色资源,是大庆全力打造的增强党史、国史教育吸引力、生命力的品牌课程。学院以国家级科研课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人文元素时代内涵的研究与实践”为牵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学院德育教研部、小初高等教研部采取点面结合分类指导的形式,进行实时指导。同时,各学校将“党课”“微课”与党史教育活动课相结合,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演讲比赛、歌曲联唱、手抄报比赛、征文等形式,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活动课落地生根,入心入脑。三是依托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打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党史教育精品课。我们召开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和部分“十百千”学科带头人线上线下会议,从创设良好环境、教材设计内容、重点活动呈现、课后延伸作业等方面进行积极研讨,汇聚智慧,引导他们精准把握活动内涵,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提升能力,建设队伍,培养“大先生”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相关文件也强调了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科教师思政育人水平的重要性。基于此,从思想和专业两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教师是课程实施和活动开展的关键“第一人”,提升基于地域文化基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实效的核心“软实力”这一目標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增强意识,筑牢根基。我们采用教研、科研、培训三管齐下的培养驱动模式,引导教师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指导教师在教材把握、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改进、师生关系重构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成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名师工作室为牵头,发挥市、县(区)、校三级联动作用,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和推动党史教育进课堂的“共同体”,切实将思政教师和各学科教师从“我”变成“我们”。筑牢思想之基。我们号召广大教师争做新时期的“铁人式”的好教师,组织广大教师观看《铁人》《丰碑》《一生只为一事来》等电影,开展线上“铁人式”好教师事迹报告16场次,选树典型,用典型的力量影响全体教师,增强教师爱党、爱国、爱大庆思想意识,切实筑牢思想之基。

知行合一,探索融合。我们基于地域核心文化基因,融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党史课程以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四个模块为引领,梯次上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五个学段进行,授课教师共计4000余人。课程围绕八个方面主题展开,即“日出东方”“中流砥柱”“向着光明”“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时间脉络为线索,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等历史典型事件为内容。

落实行动,提升能力。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以创新务实的研培服务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思政教师队伍更有“思政味”,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切实推动教师担负起引领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担当。一是做好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创建党史讲解教师团队。积极支持和鼓励骨干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学习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培训。开展“五带头”系列研训活动,即带头做好“结对子”活动;带头做好课题研究;带头上好一节校级以上示范课;带头做好优质课、教研课展示活动;带头撰写教育科研总结论文。二是积极开展特色研训活动,打造精品课堂。让校本教研直面党史课堂教学实践,促使课堂教学研究深入进行,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关注教师的层次和差异发展,为教师的互动合作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虚心中接纳,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三是开展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展示党史内容优质课、教研课、常态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

本文系黑龙江省专项重点课题“依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地域基因,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党史进课堂的实践路径”(课题编号:JJF1421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铁人大庆党史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品读铁人微笑,铸就非凡人生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讲价
送你一块砖
从铁人文化体系的形成看铁人文化的繁荣
穿错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