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路上践行专业使命

2022-02-21 06:32崔照笛
中国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研组支教公开课

崔照笛

一、教师之家,自由成长

1. 教师之家:思维训练和读书

我父母都曾是银川六中的语文老师。他们的婚姻很幸福,父亲不爱说话,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母亲。母亲是家里的灵魂人物,教育我们四姐妹成长。她特别注重对我们进行口语和思维训练,引导我们对家里的物品进行描述,或者让我们进行辩论。我们家还很注重阅读,家里有一排书架,寒暑假里我们每天上午都各自选择一本书来读。从小学到高中,从《三侠五义》到其他国内外文学名著,再到弗洛伊德、萨特、尼采等人的著作,我都读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2. 求学:“欺负”老师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比较“嚣张”。我喜欢教得好、有耐心的老师,对那些教学能力不足的老师,我就总是带头“欺负”他们。有的老师没有责任心,改作业只批对错、从不讲解,也不管班级纪律;有的老师不懂教育规律,一天布置三百道练习题;有的老师专业知识差,只会对着答案讲题。我就给这些老师起外号,或者上课打扑克牌,但是从没有老师管我。我就越来越大胆,敢说话,敢做事。

3. 高中:开阔眼界

我的成绩除了语文其他都比较差,初三认真复读一年后考上了银川二中。这所学校的理念非常先进,1989年我上高一的时候学校就开过性教育课,有很多课外活动,还会送老师出国培训。我们班英语老师曾在美国学习三年,可以用英语授课。有一次,他请了一个美国人来和我们交流,那是我第一次和外国人用英语对话。副校长非常爱学生,经常问我们:“在学校高兴不高兴?老师有没有欺负你们?你们还希望学到什么?”

高考时我的语文成绩全校第一,数学有点差,最后考上了银川师范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

二、从青涩到成熟,从热情到消沉

1. 从新手教师到优秀班主任

1996年1月,我进入银川六中当初中英语老师。第三个月开始当初二的班主任,一做就是17年。我刚开始当老师很有热情,积极地跟其他老师学。我跟这个班学生的感情也非常好,假期还带学生去黄河边玩。后来我还当过后进班的班主任。我准备了一个谈心本,每周都让学生写点什么。他们可以交空本子,但是我每周都会给他们写。我还经常给学生们做饭吃。慢慢地,学生和我成了朋友,学习态度改变了,成绩也提高了。

2. 优秀校长和教研组长伴我成长

1999年,学校调来一个刘校长,他非常尊重、关注老师,带领学校快速发展。那年我刚结婚,感觉生活似乎开启了一个新乐章,很快成长起来。2002年,学校又调来一位教学能力很强的英语老师当教研组长,她会在听评课中指出我的优点和不足,我也逐渐形成了和她一样的教学模式。后来我去凉山支教上公开课,还请她帮我修改教案。

3. 大家都信任的年级副组长

2005年,我被提为年级副组长。我的办公室永远有8把伞、6件棉衣,抽屉里有针线包、清凉油、剪刀,学生、老师有需要都可以来找我。如果要评个人荣誉,我都是让出去,但是我的工作成绩也有目共睹。后来,我成为一个大家都信任的人,我们教研组也成为全校最和谐的教研组。

2012年,我得了糖尿病,工作上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多重压力之下不得不离开教学岗位。在那之后,我整个人处于休眠状态。

三、泰国支教,重获新生

2016年,在新来的王骋校长的支持下,我参加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交流中心的泰国支教项目。在那里我的生命仿佛被重新激活了,重新充满了做事情的力量。

我在泰国孔敬府一所华侨创建的三语私立学校担任汉语教师。汉语教材是中国大使馆无偿提供的。校长给我一个特别难带的初三班,学生上课踢球、弹吉他唱歌、放音乐跳舞,就是不听讲。我就想找突破点。他们基础不好,初三的教材没法用。我就找了一些单词挂图,给说对的学生一些小奖励,逐渐吸引了一部分学生。泰国学生喜欢跳舞,节奏感很强,我就用拍手的方式教他们读句子,慢慢打开了局面。我还让学生做游戏,如用吹蜡烛的方法练习发汉语拼音“q”。我还用英语跟学生们聊天,逐个突破。最后全班都坐下学习了,汉语水平也提高了。

曾有泰国老师问学生:“How about the teacher?”学生说:“She is a good teacher.”然后这个老师就说:“Chinese teacher, good teacher.”当时我真的很自豪,因为出去了我就不是秦老师,我就是中国老师,我不辱使命。

四、农村支教 ,新的收获

2017年,王校长又安排我到银川华西希望初级中学支教一年。这所农村学校的校长很有情怀,派了一个教师团队出去学习思维导图。我向这所学校的老师学习后发现思维导图非常有用。我在那儿的主要工作是上课。农村学生朴实,但是英语基础很差,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都能说英语。我设计了课堂活动,让学生有兴趣、有事干,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我花心思上好初三的口语课,据说那届学生中考口语考试平均分提高了三分。

五、凉山支教,助力脱贫

1. 初入涼山,艰难开局

2019年,王骋校长和我说有一个四川省凉山州的支教项目①,支教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动员会上,我才知道需要我们带教师团队。我被分到凉山州宁南县,这里的校长和老师都不知道“课程标准”,公开课只有赞美声,学校也缺乏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而且,英语老师大部分不是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很欠缺。

(1)点亮学生的心火

我先去的宁南县民族初级中学都是彝族学生。刚开始学校只安排我讲课,而且分给我一个成绩倒数第二的班。我一去就发现学生跟老师的关系非常紧张。头三天我先跟他们聊天、做游戏,等他们放松了我才开始上课。我还用以前让学生写周记的方法,学生也和我逐渐亲密起来。

那时我只想上好课,点亮学生的心火。学生上英语课张不开嘴,而老师上课只是不停地讲语法、做题,英语对学生来说就是考试。因为我有教农村学生英语的经验,就鼓励他们一点一点地说,慢慢全班都能说英语了。10月,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在学校引起轰动,全班同学都在说英语,课堂活动有亮点。

(2)培养教学骨干和后进老师

但这并没有真正触动当地老师,只有一个年轻的彝族男老师主动来听我的课。我和他的班期末成绩在普通班排前两名。学校一位比较懂教学的女校长看我们成绩这么好,就让我第二学期重点听课、辅导老师,还分给我俩徒弟。

我每天都泡在俩徒弟那儿。有一个徒弟上课没有教学设计,也不管学生是否学会。我详细记录她的教学步骤,好的地方打钩,不好的打叉。她一开始态度非常不好,埋怨学生基础差。我先做通她的思想工作,再给她看我的听课笔记,帮她逐步规范。在之后的两周22节课里,我一节一节地指导。她从什么都不会,到最后师生互动越来越好,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3)公开课—讲座—听课—交流

在县教科所的组织下,我第一学期上了三节公开课,还给全县的老师做讲座,分享自己当老师、班主任的经验。第二学期又一次公开课之后,他们才发自内心地想改革教学。有很多老师主动找我交流,邀请我去听课。我发现老师中是有人才的,只是缺乏支持。我离开的时候,虽然没有看到他们的成绩提高,但他们已经知道如何改进教学了。

2. 再入凉山,身份转变

(1)逐渐形成工作思路

2020年9月,宁南县初级中学校长非常希望我们过去推进学校教科研,我就又支教了一学期。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以汉族为主。但同样,老师们很辛苦,不停讲课,但效率很低。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转变学校教职工的思想。开学初的一次校领导、教研员和全体英语教师的会上,我说:“都说‘全国脱贫看四川,四川脱贫看凉山’,但这并不值得骄傲。我希望我们的老师有一天能走出去,给别人上一节示范课,而不是总等着别人帮扶我们。”整个领导层都被刺激了。我还特意鼓励年轻老师积极工作,很多人触动比较大。校长第二次行政会就出“狠招”,规定老师必须按期交教案检查,禁止占用自习课讲题。

然后,我通过讲座帮助老师解决教学困难。第一场报告是“打造高效课堂”,后来我发现首要问题是老师上课效率低,第二次的报告就是“打造有效课堂”,我讲了我小时候不会日语但学会了日语歌的例子,得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英语教学原则,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然后,我详细地讲要怎么上课,又列举了前一年支教中总结的12条老师们容易犯的错误,提出改进建议。

我日常参加教研活动,和教研组长带头组织老师评课,分析教学痛点。同时,我上公开课给他们做示范。有一次我用思维导图设计了一个阅读训练,只用12分钟讲课,最后有4个学生能够复述课文。这是老师们完全没有想到的。在我的建议之下,学校还举办了“英语才艺大赛”“百词大赛”,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们的潜力无限。

(2)甄别培养种子教师

因为支教时间有限,所以我就想培养一些“带不走、留得住”的种子教师。两个月后,我给学校提出建议,先听一遍全校老师的课。有的老师的课我连续听,课后单独指导:有的老师领会得很好;有的老师不当回事;有的老师领会了也做不了。我挑出稍微强一点的老师,持续指导一段时间。11月我听了90多节课。临走前,我又都听一遍,找出课堂生动、有效,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老师。只要学校把他们用起来,我们走了也放心。

(3)关爱教师身心健康

要让别人信服,光指导上课不行,还得负责心理健康。有个女老师工作和家庭的压力都很大,精神非常紧张,直接影响工作状态。我请她吃饭、看电影,教给她“一定要爱护自己”,还买鲜花送到她办公室。这个老师那天特别高兴,请教研室所有老师喝奶茶,把温暖传递下去。当天的教研活动气氛也很热烈。之后这个教研组状态慢慢就起来了,还带动其他教研组。后来她主动邀请我去聽课。我发现她的状态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学生的目光也跟着她转,我挺有成就感的。

六、怒江支教,专业引领

从凉山回来,名师工作室的马文科老师联系我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支教一学期。

我被分到一所新建高中—泸水市新时代中学。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支教老师迅速行动起来。结合之前的支教经验,我从动员造势开始,延续“讲座—公开课—听课—交流”的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上,并与另外两位支教老师分工打造种子教师,储备干部。虽然支教时间短,但是很多老师都发生了改变。

我觉得教育部的支教项目做得非常好,我们老师深入下去做事,当地的人才认可我们,更加重视课改和教改。我也很佩服我自己,克服了非常多困难,形成一套自己的教科研方法,从一名普通老师转变成了指导教师。

访谈后记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廖伟博士和刘淼老师的引荐下,我们在大山里见到这位“行万里路”的支教教师。秦莹老师遭遇过现实的打击,经历过低谷,但是从未真正屈服。秦老师走过异域风情的泰国,在那里留下适合中国教师教学的方法;走进家乡附近的农村薄弱学校,凭一己之力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走进四川大凉山,成为2020年“全国最美教师团队”中的一员,留下一批“带不走、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云南的旅程是她的第五段支教旅程,因为她认为之前工作“干得不够漂亮”,要再试一次。在支教的道路上,她不仅反思教学,不断构筑自己的教学智慧,还反思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良、发展。她逐渐从一位普通教师蜕变为一位成熟的教师培训者,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当问到下一段工作计划时,她笑着说要去帮扶家乡一所薄弱学校。回想起当地人说从泸水到大理,以前要走4个半小时的山路,因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工程,开通了高速公路,这个时间现在缩短了一半。我想即使前方荆棘密布,秦莹老师也会“死磕”着拨开一条前进的道路,就像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也无法阻挡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脚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教研组支教公开课
警惕功利性支教
大学生短期支教的现状及困境归因分析
丹江口市教育局 对盐池河支教教师进行考核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