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金融创新的数字货币演化与影响

2022-02-23 09:10裴瑞敏王晓明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货币数字金融

裴瑞敏,王晓明

(中国科学院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创新的进步,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创新产物之一,数字货币逐步从计算机爱好者的乌托邦梦,转变成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创新力量,不断冲击着社会政策法规、经济、金融、科技的传统框架,对整个金融系统及其监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推动金融支付创新和监管方式创新的重要力量。2019年6月,脸书(Facebook)推出天秤币(Libra),数字货币再次掀起世界浪潮,引起各国政府及其央行的高度关注,推动了全球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进程。自天秤币发布以来,中国也大力推动央行数字货币进程,从政府到企业多次强调数字货币的重要性,以应对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带来的影响。

关于数字货币的定义,广义上来讲,任何借助数字方式进行支付的货币均可被称为数字货币。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基于数字记账技术实现的代币均可称为数字货币。目前,根据发行方的身份,数字货币可分为私有数字货币(Private Digital Currency)和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简称CBDC)。私有数字货币指的是各国民间由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发行方可能为公司、个人或非营利机构,无政府机构可为此类货币提供信用背书。CBDC则为各国政府机构(通常是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由政府信用为其提供背书,两者在制度设计和关键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然而,无论是私有数字货币还是央行数字货币,均是利用金融科技对原有货币形态及其政策体系的创新。本文面向金融创新,首先梳理数字货币的发展脉络,总结不同类型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剖析数字货币发展规律,分析数字货币,尤其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以期为我国数字货币治理和金融监管提供借鉴。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回顾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第二,总结分析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动机、技术路线、运行体系、投放路径、监管机制方面的差异性;第三,分析数字货币对金融科技产业、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影响;第四,分析在数字货币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为我国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

数字货币最初以私人数字货币的形式出现,私人数字货币改变了传统货币的形态、流通方式及支付方式。数字货币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提出的电子现金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账本技术、密码学和智能合约等催生了多种新形态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和金融工具,并不断迭代创新,深刻影响着金融服务和商业发展。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地建立了去中心化的电子交易体系。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锚定币”属于定价或发行不基于任何资产的加密货币,期望通过绕开传统银行体系取代法定货币,但由于具有不稳定、价格波动大、风险高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作为交换工具和计量尺度的功能,因此,“稳定币”应运而生,稳定币基本上可以分为,锚定法币的稳定币、资产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型三类。

与非锚定币相比,以泰达币、天秤币为代表的锚定币在继承非锚定币匿名、安全的优势同时,其价格则更加稳定,例如最早的锚定币泰达币于2014年首次发行,根据数字货币监测网站Coin Market Cap的数据,其总市值目前约为102亿美元,泰达币由泰达公司发行,每一枚泰达币均由一美元现金进行支撑,且泰达币的持有人可以向泰达公司赎回等值法币。锚定币的另一个代表是天秤币体系。2019年6月,“脸书”发布《天秤币白皮书》,声称要建立一个“简单的全球性货币和为数十亿人赋能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据《天秤币白皮书》的描述,在未来天秤币将发行多种单币种锚定币(如美元天秤币、英镑天秤币、欧元天秤币等),而每一种单币种天秤币均将获得由天秤币储蓄池(Libra Reserve)所提供的1:1的法币支撑。

由于比特币、天秤币等私有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高流动性、低成本、价格波动性等特点,许多国家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同时,使得各国政府意识到数字货币正改变着传统的支付体系,甚至影响到一国的金融体系,也给各国政府造成了压力,各国政府一方面关注私人数字货币的发展,给予不同程度的监督;另一方面加快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利用相关技术,依托国家信用来预防或抵御私有数字货币的冲击。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调查数据,目前有超过80%的央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工作,而在2017年这一数据仅为65%。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金融普惠和突破制裁等原因也纷纷投入资源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看,数字货币正逐渐成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首先,政府主导的央行数字货币将成为未来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将成为推动数字货币大规模应用和下一轮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大主要经济体均投入到了开发和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竞赛中。2020年10月,欧盟央行在《数字欧元报告》中明确提出为了应对未来金融科技和支付环境的变化,欧盟需要做好发行数字欧元的准备。欧盟将针对数字欧元的发行工作展开系统化研究,并可能在欧盟展开一系列小规模试点。

其次,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在央行数字货币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随着越来越多的财富以加密资产的形式保存,在未来建立高安全、高冗余的加密资产基础设施和创新技术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发挥两者的独特优势,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所有输入人工智能算法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人工智能算法始终得到的是可验证、来源清晰的数据,更好地实现了隐私、数据开放和数据融合,使得人工智能更加值得信赖。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将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这些设施和技术可能包括能够足够安全地加密资产钱包、加密资产交易中心,和认可度高的加密资产估值体系。

最后,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兼顾创新与安全。相较于传统货币,CBDC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显著提高现有支付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交易速度;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能威慑洗钱和恐怖融资等活动,打击逃税、有效防止资本外流;CBDC还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直接调整数字货币的利率,加快货币政策在经济体内的传导速度;对于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CBDC可以帮助这一部分人使用电子支付系统,并有可能成为其他金融服务的入口,实现金融普惠。然而,上述四个优势并不是数字货币技术的天然优势。政策制定者必须在设计数字货币时做出一些权衡:第一,通常来讲,记账技术的去中心化程度越高,数字货币系统的稳健性越强,但较高的去中心化程度将意味着支付效率的降低。因此,央行需要在效率和系统稳健性上取得平衡;第二,监管部门所追踪的数字货币相关信息越多,用户的隐私风险就将越大,要做好安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

三、央行数字货币的比较分析

作为数字货币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最早由Shoaib等提出。真正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央行数字货币应是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即中央银行以比特币技术发行的代币,可称为基于代币(Token)的央行数字货币。根据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象,可以将CBDC分为批发型CBDC和零售型CBDC两大类,批发型CBDC只在特定范围内发放,面向少数大型机构,而零售型CBDC 则是针对普通居民和企业部门的电子化直接负债,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现有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主要是针对零售型CBDC。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与CBDC相关的研究项目。

(一)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行动机

央行发行零售型CBDC的动机主要有:稳定铸币税收入、规范现有的支付体系、金融普惠、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等。2020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起了一个共有66个国家央行参与的调查问卷,其中共有21 个发达经济体和45 个新兴经济体,包括中、美、德、法、英、日、韩等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均参与了此次调查,关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动机”主要有: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实施与执行、金融普惠、提高境内支付效率、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提高支付安全与稳健等。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新兴经济体发行数字货币最重要的动机分别为金融普惠、提高境内支付效率和提高支付系统安全与稳健。而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其最重要的动机则为提高支付系统安全与稳健和维护金融稳定。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均认为提高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性较低。其中,金融普惠的重要性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最低。此外,物理现金的使用情况同样对数字货币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部分过于依赖物理现金的经济体表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能够起到降低支付成本、打击金融犯罪等目的;而对于物理现金使用率下降较快的经济体而言,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能够确保大众仍然可以获取由央行支撑的货币。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2020年的报告总结出目前各大央行探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四大主要动机:CBDC能够加强支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CBDC可以推进金融数字进程,降低物理货币带来的交易成本,并且加强金融普惠;CBDC可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CBDC可以防止民间数字货币被广泛使用。

(二)技术路线

从技术层面上,CBDC的设计方案需要在多个层面做出重要选择,以满足各国为CBDC所设定的政策目的,其中较为突出的技术选择有:

1. 记账技术。记账方案决定了CBDC将以何种方式保证用户的账户余额是正确可靠的,以及如何完成用户的转账和支付。因此,记账方案将直接影响CBDC的安全性和效率。转账记录的参与方越多,需要对转账记录达成共识的相关方就越多,因而转账系统的效率、回退性和可监管性将随着转账方案的去中心化程度降低。

2. 身份及账户管理。当前,数字货币使用者身份和账户的验证和管理主要有三种主流方式:第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不对账户持有人进行身份验证,主要优势为保护使用者隐私;第二,由数字货币交易所进行身份验证,主要优势为对使用者而言更加便捷友好;第三,由央行授权的支付服务提供方进行验证,主要优势为在促进市场竞争。

3. 数字钱包。数字钱包是用户与其数字资产进行交互的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数字钱包管理数个账户上的余额、进行支付和转账。数字钱包在设计上主要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功能:用户认证(确保使用者为数字资产的持有人)、交易认证(确保转账等操作符合持有人的意愿)、用户界面(确保交互操作性强、方便易懂)。

4. 隐私及透明度。通常来讲,CBDC的隐私性越强,监管方越难以借助CBDC打击金融犯罪。因此,为了平衡监管需求和个人隐私,CBDC在设计上需要考虑用户身份隐私、交易隐私等。

5.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为自动化交易策略,能够帮助用户以自动化方式管理名下账户,拓展数字资产的用法。同时,由于数字货币系统可以通过算法层面保证智能合约的执行,因而若一个用户设定的智能合约可以向其他用户公开,那么智能合约还能增强交易的可信度。CBDC的设计者可能需要考虑:第一,是否支持智能合约。第二,智能合约的认证方式以及是否向用户公开其他用户所设定的智能合约。第三,有哪些操作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第四,智能合约完成的操作是否可以被撤回。

除政策层面外,用户层面上可转换性(Convertibility)可能是最重要的技术设计问题。可转换性指的是CBDC在何种层面上可以被转换为其他央行货币或银行存款。从目前来看,尽管为了遏制金融脱媒,某些CBDC可能会对可转换性做出一定的限制,而英国央行所做的一个调查发现自由转换可能是用户最重视的指标之一。

(三)运行体系和投放路径

关于零售CBDC,目前投放路径可以基于数字货币运营模式进行细分,即单层发行(Single Tier)和多层发行(Multi Tier)。在单层发行模式中,央行将包揽数字货币流通的全过程:央行将负责数字货币的分发、运营相关的数字货币钱包或账户、建设数字货币的底层交易系统等。多层发行与传统货币发行方式类似,央行向第三方机构发行数字货币,而民众则通过第三方机构获取和使用数字货币(如传统货币体系中商业银行、清算机构、支付服务提供方等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第三方机构可以是传统商业银行,也可以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在多层发行模式下,央行可以选择性地开放允许第三方机构进入的领域。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不同路径的选择,如图1所示。

图1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不同路径的选择

单层发行的数字货币需要央行具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并且将会对现有的金融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最后由央行垄断数字货币运行的全链条可能会限制相关领域金融创新的潜力。同时,采取多层发行模式意味着大众的数字资产将会暴露给第三方机构,对民众的财富安全、个人隐私等造成隐患。在财富安全层面上,部分学者提出监管部门可以要求数字货币第三方机构不得将用户的数字资产计入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并通过立法允许央行在相关第三方机构出现危机时将用户的数字资产转移至其他机构,借此保护用户的数字资产安全。

在运营上,为了避免CBDC的发行造成金融脱媒和银行挤兑,Bindseil指出央行可以实施分级利率,即在数字货币和传统货币之间实施不同水平的利率,来调节市场对CBDC的需求。当数字货币的需求过高时,央行将调低数字货币的利率水平,降低持有数字货币的动力。对于传统货币而言,考虑到民众可以将银行存款提现,利率政策可能效果有限。如果央行将存款利率设为负值,那么民众可以通过提现来避免负利率带来的损失。

(四)监管机制

目前,由于CBDC的发行大多仍处于研究或试点阶段,国际上并没有成熟的CBDC监管机制可供借鉴。但从已发行的白皮书来看,大多数央行均明确强调政府需要确保对CBDC的最终控制权,且即便在设计上允许私有企业向用户提供与CBDC有关的软件或者服务,央行也大多强调此类企业必须获得授权且接受监管。从防止金融犯罪的角度来说,由于CBDC可以帮助央行完整掌握数字货币的转账记录。因此,在前端身份认证比较完善的情况下,CBDC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在发行量上,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关于如何避免数字货币发行过量或不足的制度建设可供借鉴。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总结了部分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动机、技术路线、运行体系和投放路径以及监管机制,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CBDC的比较分析

四、数字货币发展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数字货币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又进一步带动金融科技产业,也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带来正向的影响。然而,任何创新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本部分将重点讨论数字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科技产业、科技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风险。

(一)数字货币发展对金融科技的影响

金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同样地,数字货币的发展能带动金融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数字货币对金融科技产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货币本身技术框架的设计。在一个较为开放的技术框架下,从用户服务角度,数字货币带动金融科技在用户界面、自动化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等方面产生变革和创新。从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由于CBDC的交易记录相比银行存款更加集中化,未来在风控管理等领域也有可能实现更加智能、准确的风险判断,因而需要进行信用评估技术的创新。

在跨境支付和外汇交易方面,考虑到CBDC的技术特点,将CBDC应用于跨境支付可能会出现某些技术难点,如由于两国CBDC技术框架不同导致无法直接将A国的CBDC转入B国的数字钱包等。因此,CBDC的跨境支付可能成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此类似的,基于CBDC开展的换汇和外汇交易也可能成为未来金融科技热点。在数字资产的估值和抵押方面,基于数字货币衍生出的数字资产可能会在未来成为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物。因此,可能会针对这一需求产生新型的数字资产抵押、估值和扣押技术。

需明确的是,如果央行希望鼓励社会在CBDC的基础上进行金融科技创新,那么央行非常有必要及时公布CBDC的技术路线图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营造一个可预期的技术环境。同时,监管方也需要保持与产业的频繁沟通,明确监管红线。

(二)数字货币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

由于CBDC的理念和底层结构与银行存款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很有可能原先围绕存款建立起来的金融服务,如放贷等业务均需重新设计。同时,CBDC 有可能会衍生出一套全新的金融产品体系,如银行可否基于CBDC发行贷款,而基于CBDC发行的贷款又可能会衍生出新形式的资产抵押证券等。

如果央行希望鼓励基于CBDC 的金融产品创新,那么CBDC 在设计层面上便需考虑其金融属性,如CBDC是否需要支付利息,基于CBDC设计的数字资产如何进行定价和计息、数字资产如何进行抵押和扣押等。

与金融科技创新类似,如果中国监管方希望借助CBDC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那么需要在监管上考虑到外资企业能否提供CBDC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数字人民币在境外的推广方面可以考虑更开放地允许境外服务提供商和科技产业参与数字人民币生态的建设,提供对境外用户更加友好的用户界面和金融科技服务。数字货币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价值与风险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数字货币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价值与风险分析

五、总结与讨论

虽然区块链技术驱动的数字货币已经历了一定阶段的发展演化,而数字货币,尤其是各国政府开始研究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真正价值刚刚凸显. 目前CBDC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各国发展CBDC的政策考量也有较大的差别。中国在数字金融领域有较好的基础,并率先开展CBDC的探索和试点,可借此先机在合适的监管框架下鼓励创新,巩固中国在金融数字化和移动支付国际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系统中的地位。然而,目前数字鸿沟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数据产权不清,数据开放、流动和融合机制不足且尚未出台明晰的数字人民币政策路线图、政策目的和技术框架,加之外界对数字人民币的导向不了解,仍制约着社会和市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人民币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因此,监管方可考虑保持较高的透明度,尽快发行政策路线图或白皮书,与社会及时沟通对数字人民币的设想和预期实现的政策目标,打造可预期的业界环境。

据此,为了最大化地挖掘CBDC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潜力,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推动全面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培训计划,清除阻碍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的基础障碍。第二,发挥中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先行者优势,积极推动全球CBDC 治理框架和制度建设,分享CBDC 治理和开发经验,提供完整的CBDC 解决方案,以便扩大中国在CBDC 国际治理的话语权。第三,依托《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进一步明晰数字货币发展的路线图,系统阐述数字人民币的政策目标、技术框架、投放和运营策略,帮助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规划,以便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CBDC生态和配套设施建设。第四,加快发展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和创新技术,完善区块链技术监管框架,加大研发投资促进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从技术层面加快数字货币信用保障体系建设,在保护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开放、流动和融合,为中国数字货币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和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货币数字金融
答数字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数字看G20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