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新品种仲甜15号

2022-02-23 19:09蒋锋周捷成张姿丽陈青春刘鹏飞
中国种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斑病甜玉米鲜食

蒋锋 周捷成 张姿丽 陈青春 刘鹏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州市特色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25)

甜玉米(Zea maysL.saccharataSturt.)作为新型果蔬、极具风味的鲜食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1-2]。玉米在广西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全自治区种植面积为55 万~58 万hm2,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0,主要集中在南宁、百色等地种植[3]。近些年,广西玉米育种方式及技术发展迅速,且取得一定的成效,鲜食玉米品种审定的数量和占比在逐年增加和稳定,品种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加大鲜食玉米的育种和推广将为广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

为选育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的甜玉米新品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交系M39 为母本、M246 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母本M39 是玉米课题组于2012 年选取12 份美国、泰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的甜玉米种质资源混合授粉后作为基础材料,利用系谱法选择优良单株进行连续自交,经8 代连续自交、分离、重组后,经过耐热性、耐寒性、耐密性的严格选择育成的稳定优良的甜玉米自交系。父本M246 选育来源同母本M39,人工合成MAGIC 混合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定向选择,按照10%的比例筛选具有目标性状(丰产、抗病、优质)的优良单株进入下一轮选择,再采用系谱法连续6 代自交选育出的甜玉米自交系。该组合(M39×M246)于2021 年参加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22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22014 号,定名为仲甜15号。该品种适宜在广西鲜食玉米区推广及种植。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该品种春季平均生育期78d,秋季平均66d。株型平展,株高237cm,穗位高83cm,叶鞘为绿色,尖端形状尖到圆形,成株18~21 片叶,茎“之”字形程度中,茎秆粗壮,生长势强。雄穗分枝数16~20个,花粉量大,花药黄色,吐丝整齐,花丝淡黄色,雌雄协调。保绿度89.3%,双穗率1.8%,空秆率4.8%,分蘖率4.8%。果穗筒形,籽粒黄白色,秃尖长1.1cm,穗粗5.1cm,穗长18.4cm,穗行数12~20行,平均16 行,行粒数36 粒,百粒重37.2g,果穗较长,穗型佳,商品性好。

1.2 品质2021 年春秋2 季品质评价,感观品质24.6分,气味、风味14.0 分,色泽5.9 分,甜度15.8 分,柔嫩性8.1 分,皮薄厚15.9 分,双季品质评价平均评分为84.2 分。籽粒饱满,色泽亮丽,均匀一致;果皮薄,含糖量高,品质优,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

1.3 抗逆性田间鉴定抗叶斑病、茎腐病、黑粉病类等病害,接种鉴定无高感病害。田间记载大斑病0~5 级,平均1.7 级;小斑病0~5 级,平均2.2 级;纹枯病病情指数0~34.4%,平均14.4%;茎腐病(青枯病)发病率0;细菌性茎腐病发病率0;南方锈病1~7 级,平均3.4 级;瘤黑粉病发病率0~1.0%,平均0.7%;丝黑粉病0~1.0%,平均0.7%;玉米螟1~5级,平均2.4 级。2021 年2 季区域试验平均倒伏率8.0%,倒折率0.1%,抗倒伏能力较强。

2 产量表现

2.1 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 年共参加2个生产周期、5个试验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965.88kg/667m2,比对照华珍增产16.25%,达极显著水平。

2.2 区域试验2021 年参加广西鲜食甜玉米组区域试验,春季参试6个区试点,秋季参试5个区试点。春季仲甜15 号每667m2平均鲜果穗产量752.6kg,比对照华珍增产10.5%;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651.4kg,比对照华珍减产1.1%;2 季平均鲜果穗产量702.0kg,较对照华珍增产4.7%。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播种时间该品种属于中熟甜玉米品种,适宜在广西春、秋播玉米区种植,播前选择适宜种植区。春播适合时间为3 月中下旬,不宜较晚,播种时要求地温稳定在14℃以上。

3.2 种植方式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以上、墒情好、灌溉条件佳的地块,与其他玉米品种进行隔离种植。条件允许可于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也可进行晒种杀菌。最佳种植密度为3200~3500株/667m2,采用等行距60cm、株距25~30cm 为宜。及时间苗、定苗,防止植株徒长,注意防旱排涝。

3.3 合理施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或土杂肥1t、氮磷钾复合肥15~20kg 作为底肥;大喇叭口期(10~11 叶)可结合中耕培土追施攻穗肥(尿素40~50kg+钾肥10kg)。抽雄吐丝时期再追攻苞肥1次,以复合肥和钾肥为主,提高产量和品质。

3.4 注意防治病虫害玉米中后期需注意及时预防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南方锈病,雨季时需提前预防茎腐病等。甜玉米全生育期都较易遭受虫害,尤其是中后期的玉米螟,主要为害玉米嫩叶、茎秆上端和果穗。全生育期预防草地贪夜蛾为害,及时防控苗期地下害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成虫,并在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防治关键时期通过释放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采收前20d 严禁施用化学农药。

猜你喜欢
斑病甜玉米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