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2022-02-24 04:33单静刘延锦通讯作者蔡立柏
人人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力置换术髋关节

单静 刘延锦通讯作者) 蔡立柏

(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骨科 河北石家庄 050011;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河南郑州 4500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20 世纪外科领域最为成功的手术之一,主要适用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疾病,可以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1]。体力活动是指任何一种运用肌肉产生能量消耗的人体运动,包括职业相关体力活动、交通中的体力活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以及家庭相关体力活动[2]。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 个月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为制订该人群术后中期体力活动策略及干预措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跌倒及降低假体松动风险提供依据[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1 年1 月~12 月收治的212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具备正常的肌力,可以正常与护理人员交流,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知情下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卒中后遗症、肌力障碍、认知障碍及膝关节炎、骨折外伤疾病的患者。212 例患者按电脑抽签分组的方式,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如下表所示。

项目观察组(n=106) 对照组(n=106)tP男性5358性别0.472 0.491女性5348年龄(岁)66.68±10.2565.87±10.320.385 0.700住院时间(d)17.12±4.3816.55±4.490.629 0.530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在患者出院时提供健康宣教、出院指导、饮食和活动禁忌,避免发生并发症。观察组给予持续性护理,措施如下。

(1)组建持续护理小组。医师、护士和康复师组成,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上门随访方法、流程,小组成员都要掌握手术前后康复程序和健康知识内容,可以熟练使用各项功能恢复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指导患者合理生活活动,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2)制订持续护理随访方案。术后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制订康复计划,记录患者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同时记录患者各项功能评分,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不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配合电话随访,每次上门随访至少有1 名医生、1 名康复师、1 名护士组成,每例患者随访时间30~60min。

(3)持续性护理实施内容。上门随访前1 日以电话方式和患者沟通,有家属在场共同参与,使用Harris 量表、Barthel 量表、IPAQ-L 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等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护士掌握患者生活情况、活动情况、心理反应和康复锻炼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护理指导,满足患者的情感,对于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通过各量表评分情况,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纠正患者的活动内容。康复师对患者髋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与护士共同完成测量和记录工作,纠正患者不规范做法,演示规范方法,对患者重点讲解训练的行走、肌力、上下楼等锻炼注意事项,康复训练过程中要由家属参与其中。医生对患者伤口进行检查,是否有红肿、发热或疼痛,以告知患者及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现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回院复诊。护士指导家属改进家居环境,保证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方便患者取用,室内活动空间充足,利于患者下床行走、活动。情况允许状态下,指导家属要改造居家设施,对于患者功能康复具有积极影响,也能保证患者康复期间的安全。

1.3 观察指标

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得分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卷(IPAQ-L)对患者高、中、低不同分级达标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对两组患者评价,得分高表示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好[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Harris 评分

出院时,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Harris 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Harris 评分比较(,分)

组别出院时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观察组(n=106)32.58±6.5546.24±9.1161.25±7.7282.16±9.91对照组(n=106)31.87±6.8440.16±8.4752.09±9.5670.14±9.25 t 0.7715.0327.6749.128 P 0.441<0.001<0.001<0.001

2.2 分析两组IPAQ- L 评价

观察组IPAQ-L 高、中、低各级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IPAQ-L 达标情况比较[n(%)]

2.3 两组自我效能量表评价

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组别人际关系身体健康休养娱乐运动适能情绪压力生活技能观察组(n=106)85.12±9.1686.25±9.2085.29±10.1186.26±9.9787.26±9.8587.36±9.52对照组(n=106)70.25±10.2271.16±10.1871.65±10.3970.54±10.4871.46±10.4871.19±10.27 t 11.15511.3229.68611.18911.31011.888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国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力活动的研究主要有:德国学者Rottkay 等研究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患者术后6 个月至术后1 年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力活动在6 个月至12 个月改善不显著,且存在一定争议[5]。Yuriko 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力活动、身体功能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随访显示:1 年后只有约20%的参与者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力活动指南的150 分钟/周体力活动强度,研究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力活动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职业、心理状态、共病等因素相关。

选取到我科门诊复查的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6 个月且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力活动水平有差异的老年患者,且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体力活动有深入感悟和丰富体验的受访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访谈提纲进行访谈。在访谈结束后24h 内完成资料的整理及分析。采取方便抽样,选取到我科门诊复查的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6 个月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选择以下4 个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6 个月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持续性护理是患者出院后医院护理人员继续介入到患者功能康复护理,使患者可以持续得到科学护理指导,坚持完成各项康复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尤其出院后1~3 个月内为患者康复关键时间点,由康复小组上门随访,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直接为患者提供专业功能评估和护理指导,纠正患者不良行为和习惯,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功能锻炼,有效掌握锻炼的动作、要领,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患者锻炼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也降低并发症发生。与此同时患者参与其中,对于患者肢体康复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医护技协作配合的模式,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合作,为患者制定符合实际的、个性化的肢体功能锻炼,利于患者及早康复,激发患者主动配合锻炼积极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本项研究为制订该人群针对性干预措施及中期体力活动策略提供参考,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体力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国超重儿童的体力活动干预研究——体力活动意向及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
人类的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