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

2022-02-24 04:33李小娟
人人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脑外伤预见性重症

李小娟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人民医院 甘肃临夏州 731500)

在临床中,脑外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是由间接或直接暴力所致,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但受病情严重性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极有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偏瘫等,不利于术后恢复,故围术期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主要就预见性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80 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37 至63 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35 至65 岁。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晓有关内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患者的一般资料予以对比、分析,呈现的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及帮助作用,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守相关要求规范展开护理操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等。

观察组则是以常规护理为前提实施预见性护理,主要内容:

(1)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科室需合理地构建护理小组,并落实对重症脑外伤、预见性护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促使人员对预见性护理内容、重症脑外伤手术等有进一步了解。同时,小组成员要定期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的常见护理风险及要点进行讨论、分析,入院后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对家属进行询问,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患者的既往史,经综合分析后,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旨在预防风险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重症脑外伤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

(2)预见性护理的实施:①合理分级:针对潜在风险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再次展开全面的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基于病情分级及护理要求的前提下,展开分级护理和警示,将相关警示标示悬挂在患者的床头,加大巡视力度,及时掌握患者的实际需求。②强化病情监测: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留意患者的临床变化,落实对其各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等,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唇色等,做好保暖措施,嘱患者身心放松的重要性。同时还需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予以对症处理。③体位护理: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可适当地抬高患者的床头,以促进头部供血、供养的改善,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当患者处于平卧位状态时,可将软枕置于患侧腋部,促使肩膀呈外展、外转状态,并使用软枕垫高前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改善远心端血液循环。同时,为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也要在双下肢垫枕头,并规避重物的压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定制垂足矫正器,这样可预防下肢大腿收或外转,嘱患者将膝部伸直,早期从卧位慢慢过渡到坐位。另外,在取侧卧位时,应卧健侧,让患者的身体保持S 型脊柱弯曲状,在背部垫软枕,适当倾斜,避免过度侧卧,预防窒息,并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以2 至3 小时一次最为适宜,规避压疮[2]。④呼吸道护理:考虑到患者病情较重,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预防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就需做好呼吸道护理干预,每天定时清洁患者的口腔,不可低于2 次,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以避免口腔感染的出现。同时,也要合理展开雾化吸入湿化护理,应用氧气驱动湿化器,雾化操作时将氧流量设定为每分钟6 至8L,湿化液主要由于生理压水、霉菌注射用水及抗菌化痰药物混合而成,持续泵入,每次雾化吸入接受后,需立即落实管道的清洗,采用氯消毒液浸泡法,且也需确保湿化液现配现用,避免留存[3]。⑤引流管的护理:在患者置管期间,要将管道固定稳妥,避免牵拉、折叠等情况的出现,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仔细记录。同时,在此过程中,如若患者需外出检查,就需将引流管夹闭,拔管前需闭管24 小时,如若患者无不适症状,颅内压无异常,就可予以拔管处理,之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若患者有头痛、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生,并积极协助医生处理。⑥并发症预防: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而言,其术后往往会出现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对此护理人员就需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存在面色苍白、头痛明显、呕吐等症状的患者,需及时考虑脑血管痉挛,并即刻汇报给医生,严格遵医嘱展开对患者的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强调患者保持轻松心理的重要性,避免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操作时尽可能保持轻柔,降低噪音[4]。对于术后存在失语、昏迷、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需立即通知医生,如有必要,需予以CT 检查,严格遵医嘱展开对症治疗,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指导、辅助作用,并让家属参与其中,告知家属在患者可下地活动后,要搀扶其在室内缓慢踱步,并教会患者一些简单锻炼动作,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对于出血的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如若其意识障碍加深,抑或是清醒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就需立即告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积极地协助医生展开对患者的抢救。同时,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超出标准范围内,如若患者发生低血压情况,就需严格遵医嘱予以血压提升治疗,告知患者不可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屏气等[5]。⑦环境护理:要重视对室内环境的改善,将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定时通风透气,确保光线照明充足,在床上安装护栏,预防坠床,在走廊、浴室、洗手间安装扶手,并放置防滑垫,预防跌倒,清除室内以及走廊的障碍物,确保易碎等危险物品远离患者,保持地面干净、干燥。⑧心理护理:考虑到受病情严重性、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不利于康复效果的改善,护理人员就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进一步了解、掌握患者的实际需要,在此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沟通技巧,理解、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讲解恢复情况、需注意的事项等,强化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6]。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基于NIHSS、Fugl-Meyer 评分标准下合理评估神经及运动功能,并根据SF-36评分标准完成生活质量的评定,仔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 软件完成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t、X2分别应用于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及运动功能

经相应护理后,患者病情得以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应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NIHSS、Fugl-Meyer 评分呈良好趋势,相比之下对照组情况则较差,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 评分对比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其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高,组间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2.3 生活质量

在重症脑外伤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脑外伤在临床中具备较高的风险性及危险性,随着交通事故、高空坠伤等事件频发,脑外伤的发生率也在随之提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受病情严重性、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往往较低,极易做出不遵医嘱等行为,增加了治疗风险,影响治疗效果,故就需落实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集科学、系统为一体的护理措施,强调以人为本,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旨在降低或规避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能够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还可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这在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7]。

综上,在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中,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外伤预见性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