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施行层级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2022-02-24 04:33
人人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肾结石层级管道

李 芳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 甘肃定西 730500)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是指发生于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连接部位的结石。多数结石位于肾盏肾俞内,肾实质结石较为少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肾结石以腰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不采取及时的治疗,结石可引起梗阻,梗阻可诱发感染,感染又促成结石,加重梗阻程度,最终破坏患者肾组织,损害患者肾功能,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采取积极治疗[1]。取石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手术虽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其总体疗效与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密不可分,合理积极的护理对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以往多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虽应用时间较长,但总体效果欠佳,需选择其他方式[2]。本院在该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施行层级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探讨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于我院行取石术治疗的80 例肾结石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 组,分别为对照组(40 例,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年龄22~69 岁,平均年龄45.58±8.36 岁)和研究组(40 例,男性27 例,女性13 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5.74±8.65 岁)。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肾结石者,均行取石术治疗者;②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者;③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言语障碍、精神障碍性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③依从性较差者。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由护士长安排分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遵医嘱治疗、基础护理等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层级整理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层级划分。

根据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进行层级划分,将其分为4 个级别,即N0(助理护士)、N1(责任护士)、N2(责任组长)、N3(护士长)4个级别,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制,明确层级管理。护理长负责全部护理人员的管理,并对责任组长进行指导监督,责任组长协助护士长完成护理管理工作,并对责任护士进行监督指导,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及时反馈患者具体情况,由护士长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1.2.2 护理措施。

病情监测,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尿液颜色,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出现滑脱、阻塞、打折、受压等情况,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等,定期更换引流袋,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上级护士,及时处理;体位护理,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帮助患者采取适宜体位,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者术后卧床1~2 周,微创治疗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常更换体位,促进排石,预防石街形成;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尿管,高度不可超过耻骨联合,防止诱发逆行性感染,持续开放尿管减轻膀胱内压力,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更换引流管,告知患者活动时勿牵拉造瘘管,防止瘘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潜在不利影响,开导、鼓励患者,嘱患者不必过度担忧,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也可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冥想放松、听音乐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3000~4000ml,以增加尿量,维持尿量2000ml 以上,防止术后血块堵塞尿路,告知患者定时排空膀胱,避免憋尿,避免长期卧床,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四肢、腰部同时伸展,避免做突然起立、下蹲等动作,日常饮食减少钙、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的摄入,避免大量使用动物蛋白、动物脂肪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留置管道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堵塞、移位、脱落等。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价,主要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对护理总满意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5.0 软件,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例数拔管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406.03±0.478.98±1.25研究组404.28±0.367.06±1.58 t-18.6956.027 P-0.0010.001

2.2 两组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为晶体物质在肾脏中的异常聚积所致,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人群,该病主要病因为尿液量减少,尿液中钙、草酸排出量增加等,以腰痛、血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对患者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需及时采取治疗[3]。取石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具有显著效果,但术后对患者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也十分重要。以往多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承担相同护理工作,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差,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护理质量,需选择其他方式[4]。

近年来,社会医疗水平得到了不断快速发展,在此条件下,患者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院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综合工作能力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5]。本研究即应用了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将层级护理管理与整体护理模式相结合,层级护理管理明确各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改变了以往不同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相同护理工作的情况,将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方便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对其进行层层指导、管理,促进护士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安排,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6]。

整理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作为核心,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整体护理,护理更为全面、优质、综合、整体[7-8]。本研究中,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了病情监测、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其中病情监测便于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体位护理帮助患者采取舒适、合理体位,管道护理有效降低了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认知度,使其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充分优化人力资源,将各层级护士工作能力发挥至最大程度,且护理措施全面、综合、整体,进而有效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0.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对肾结石术后患者是切实有效的,在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与该护理方式促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发挥至最大程度,同时措施更为综合、全面、整体等有关。

综上所述,将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肾结石患者的取石术后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患者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加快病情康复,并降低留置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肾结石层级管道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中缅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