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思想引领为着力点优化高校研究生会职能

2022-02-26 21:29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研究生群体

韩 璐 陶 莹

以提升思想引领为着力点优化高校研究生会职能

韩 璐 陶 莹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会在高校研究生的管理中至关重要,在思想政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权益维护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高校研究生会普遍存在职能不规范、发展不合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因此,本文以提升思想引领为着力点,通过对高校研究生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尝试探索出有效提升研究生会思想引领职能的新措施。

研究生会;思想引领;职能优化

一、当代高校研究生会特点

高校研究生会是面向全体在校研究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研究生干部的服务对全体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研究生群体权益和意见的体现。研究生会通常由学生干部和学生干事组成,以拥护党的领导、团结全体研究生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建设研究生时代校园文化为宗旨[1],普遍设置学习部、宣传部、文体部、组织部等部门[2],根据各高校及院系研究生的不同特征,也会增设或合并相应部门。

学生思想引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任重而道远。研究生会作为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织,在引领研究生思想、凝聚研究生群体、引导研究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研究生会的组织成员通常是研究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知,有着良好正确的是非价值观,能够对自我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自我管控能力也比较强[3],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观念,思想成熟,能够引领青年研究生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部分研究生会的成员在本科阶段经历过问题探索的训练和基础科研的培养,自身已经形成一套流畅的提出疑问、分析过程、规划解决方案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思考和分析,化解自身的焦虑困惑,因此也能够对其他研究生同学在思想上发挥引领作用;再者,研究生会成员具有党员学生占比高、分布广的特点,他们相对于普通群众同学,具有政治成熟、榜样示范的作用,能够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会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的现状

(一)研究生会的组织管理不够健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会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研究生干部奉献意识薄弱的问题[4],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根据调查显示,广大研究生群体认为研究生会的工作重点在于增进研究生群体与学校、社会之间的积极交流,侧重研究生的诉求与权益。但当前部分研究生干部存在功利性较强,缺乏团结奉献精神和服务创新意识的问题,导致研究生会群众基础较薄弱,不能有效团结、发动和带领研究生群体提升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研究生会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目前大部分研究生会都有基本的组织章程,但缺乏财务管理制度、干部考核制度、换届选举制度等工作细则[5],导致部分研究生干部责任心不强,将参加研究生会作为评奖评优的资历,对研究生会的事务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会对研究生群体的凝聚力,阻碍了研究生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重要一环所起到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研究生会的实践运行不够规范,思想引领的连贯性和传承性不足

受制于学生学制短、科研工作压力大、成员流动性大等现实因素[6],研究生会组织在思想引领的连贯性和传承性、组织的远期规划和实践运行中均存在着显著的问题。一是研究生学制短导致换届周期短[7],以至于研究生会各部门的骨干力量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任期内职责,工作中创新意识薄弱、安于现状,缺乏对研究生会长远发展的考量和策划以及开展工作的意识和魄力。二是由于科研工作、导师要求、毕业就业等学业问题都会给研究生带来很多压力,使得很多经验丰富的研究生会干部仅能做到在整个任期内完成所负责的工作,而在培养新任骨干成员的时候,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系统的培养方式,同时在各项活动中缺乏对新任干部的耐心指导,导致宝贵的管理经验无法有效传承。三是校级研究生会和院级研究生会之间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合作制度,导致两级研究生会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这些问题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引领功能的持续育人效果。

(三)研究生会的职能履行不够到位,思想引领的自觉性不够

研究生会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研究生群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自觉性不够。研究生会普遍存在开展活动内容相对单调、形式陈旧,普及程度不高的现象,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作用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8]也有部分研究生会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出现单纯为了提高参与度,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而忽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现象。尤其是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部分高校的研究生会在筹备和组织新的学生活动时,把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变成了迎合学生的文化需求,失去了帮助青年学生坚定信念、树立理想的初衷。这些现象说明研究生会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学生组织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应起到的关键作用,内涵建设的自觉性严重不足,不利于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生会思想引领职能的优化探新

(一)健全结构制度,实现精准管理

研究生会管理部门应结合学校、院系及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研究生会目前设立的各个职能部门,及时调整研究生会职能不清、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制定适合本学校研究生会基本特征与实际运行的政策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并建立良好的监督、考评机制,在研究生会纳新、留任、晋升的过程中,在将研究生会成员的日常工作表现作为参考的基础上,同时要将团结周围同学的凝聚力、对同学的精神鼓舞作用以及践行党团组织要求的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从根本上制约学生干部,使其在任期内严肃对待本职工作。但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针对研究生群体多样性的特点,调整制度的灵活度,使制度成为促进学生干部进步的帮手,更高效地发挥研究生会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加强干部培养,优化工作模式

研究生会干部是研究生会的核心资源,对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研究生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学校应加强对研究生干部的系统培养,帮助青年研究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确定前进的正确方向,同时优化研究生会的工作模式,提升骨干力量的思想觉悟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校指导老师参与到研究生会的管理中,定期开展工作培训、进行工作交流,增强研究生会的凝聚力,提升研究生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生会也应增加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传统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增强灵活性、开放性、共享性和便捷性,优化传统的工作模式。通过这些新兴手段,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研究生会骨干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

(三)打造品牌活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

当代研究生群体通常有着更强的独立自主性,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强、需求度高的特点。[9]因此,要想让研究生们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研究生会在开展工作和举办活动时就应以广大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为关注焦点,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主旨,整合全校资源,开展引领学生思想方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研究生戏剧节、品读红色诗词、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也可以跟随社会热点、结合院系的特色,开展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如医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临床技能大赛、研究生读书会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提升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青春活力和前进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研究生会是研究生思想引领、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是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带动者和参与者。因此,正视研究生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积极探寻应对之策,提供资源支持,更好地提升和发挥研究生会的思想引领作用,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更是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1]王佳赓.高校研究生会组织建设与职能优化研究—以H大学研究生会为案例[D].锦州: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7.

[2]孙宁.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相关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21,42(3):89-92.

[3]曹三月,何晴,李三中.高职院校社团组织对学生思想引领现状和路径探究[J].校园文化与教育管理,2019,34(3):73-76.

[4]黎雪梅,刘东梅.以提升思想引领力为着力点加强研究生思政课改革[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4):75-81.

[5]王国亭.高校研究生会的作用及发展困境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82-283.

[6]李航宇.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湖北农机化,2020(05):38.

[7]李宜繁.高校研究生会发展现状与管理模式探新[J].北方文学,2019(12):143-144.

[8]陈静漪,谭曦,郎爽,等.新形势下发挥研究生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39-40.

[9]徐梁棕.基于绩效管理的高校研究生会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03):76-78.

(责任编辑:赵相华)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研究生群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