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在研究生求职中的使用分析

2022-02-26 21:29任艺菲李文洋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求职者职位研究生

任艺菲 朱 峰 李文洋

社交媒体在研究生求职中的使用分析

任艺菲 朱 峰 李文洋

[吉林大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一大批社交媒体应用迅猛涌现,研究生使用社交媒体求职也成为了求职的主流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对研究生的访谈,总结了社交媒体在研究生求职的过程中,不但发挥了寻找全职和兼职工作的两大直接作用,而且有帮助研究生确定招聘信息真实性、增加面试成功率、获取大众点评等附加作用。文章从社交媒体自身性质的角度出发,为研究生提出了使用社交媒体时,要平衡校园招聘与线上招聘的使用时机、提高信息辨识力等建议。

社交媒体;研究生;求职

一、研究生利用社交媒体的动机

(一)确定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研究生在利用社交媒体求职时,往往同时使用多个求职类社交媒体。对于同一家招聘单位来说,合作的社交媒体往往并不单一,笔者认为,背后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功能性的原因,多渠道传播能够增加招聘的效率,更快地寻找到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其二是能够提升企业影响力,在有不同侧重点的社交媒体上传播招聘信息,能够吸引到更多样的用户群体,形成“注意力经济”和“眼球效应”[1],以此扩大招聘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和用户关注度,并且增强企业文化;其三是提高单位的公信力,与多个影响力较大、信用度较高的社交媒体联动后,达成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互相提高社会公信力。基于以上招聘单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特点,研究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求职时,通过多家社交媒体的横纵对比,可以使得招聘信息“扁平化”,在对比招聘对求职者的要求、同类职位的薪资整体水平、同一招聘信息是否在多家媒体发布等信息后,研究生对于拟应聘的职位可以形成一个大致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定位,既有利于研究生确定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又有利于更快地熟悉招聘市场信息。

(二)增强面试的录取率

对于一直是学生身份的研究生来说,绝大多数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因此,对于求职面试的过程和要求均较为陌生。用社交媒体寻找职位的过程,也是对职位逐步了解,对面试逐渐加强认识的过程。在社交媒体上,不同的职位发布的信息和要求详细程度不一。当应聘者有其自己心仪的求职领域和相对清晰的求职目标时,就会利用社交媒体的程序设置筛选信息。当求职者只搜索某一类信息时,“信息茧房”[2]现象会逐渐出现,求职者会屏蔽非求职目标信息。虽然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批判大于褒扬,但是,笔者认为,在求职这种功能性的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信息茧房”现象发挥的作用利大于弊。当把全部的岗位要求进行整合和汇总后,求职者对目标职位的同类职位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该职位要求应聘者具有的能力、性格、工作的具体事项等方面也都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对于总结归纳能力较为优秀的研究生群体来说,在浏览足够多的求职信息后,便可以总结出自己的优势与目标职位的匹配点。通过调研并用语言加工后,能够更清晰、流畅地与面试官交流,以此增强面试的录取率,降低求职的时间成本。

(三)查询大众点评,降低求职成本

在笔者与研究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生利用社交媒体求职的过程中,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五个:其一是对于信息真实性的担心;其二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是否为合法经营的担心;其三是对于所发布职位是否是早有人选,只是为了单纯提升企业影响力的担心;其四是对于职位承诺薪资能否兑现的担心;其五是对于入职后人际关系的担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因求职类社会媒体的用户第一需求是寻找目标职位,所以注册时填写的个人信息的可信度较高。带有大众点评功能的社交媒体,常常用各种手段鼓励用户对职位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包括用户曾担任过的职位、该职位的薪资、任职时的经历简述、用户个人对该职位的印象等信息。作为奖励,只要在该平台发布一条点评,就可以使用发布信息的账号查看该平台其他所有职位的用户点评。虽然,在这样的机制下,不排除有用户提供虚假信息,但平台最后提供给用户的是经过程序筛选和运算多位求职者提供的信息后一个职位的大众评价。因此,大多数信息仍然可信度较高。对于求职经验匮乏的研究生来说,通过使用求职类社交媒体的大众点评功能,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职位信息和就业单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研究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

(一)就读期间寻找兼职工作

在笔者对研究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研究生曾使用过社交媒体进行求职占一定比例,其中,兼职所占比例不低。经过笔者分析,研究生使用社交媒体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兼职工作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许多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因经济、提升个人能力、增强自信度、好奇心等多方面原因,再加之此阶段学生心理、身体和精力等各方面条件都较为成熟,对于尝试一份兼职工作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其二,兼职报酬的吸引力。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具有课余时间相对自由且很多学科在社会实践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的特点。对于理工科的研究生来说,课余时间虽较为紧迫,但时间仍相对自由,大多数导师不要求他们执行“坐班制度”。对于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同学来说,一份兼职工作能补贴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兼职工作的性价比和所得短效回报预期良好,使得研究生对于兼职工作格外青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求职类软件公司的正规化和广泛宣传,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公信力极大地提升,利用社交媒体寻找兼职机会逐渐进入了研究生的视野。作为虽然已经成年,但一直处于学生身份的研究生来说,具有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关系单薄的特点,公信力较好、信息公开性较高、能够大量提供地理位置与自己所处城市较近的工作的社交媒体比较有利于研究生达到兼职的目的。

(二)毕业时寻找全职工作

在笔者访谈的研究生中,利用社交媒体寻找全职工作的虽然占比较少,但也不可忽略。这类研究生主要分为四种。其一是曾经利用社交媒体寻找兼职工作并且求职成功过的学生。基于对平台的信赖,继续用社交媒体进行求职。其二是职业规划不清晰的研究生。有部分研究生,考研的目的是暂缓就业。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这部分研究生依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前文提到,求职类社交媒体具有信息“扁平化”的优势,这可以让这部分研究生有充分的信息进行比较,以此多种类、多方面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其三是跨专业求职的研究生。对于有跨专业求职需求的研究生来说,就求职这一话题,与同专业同学交流的意义较小,因此常常使用社交媒体和校园招聘混合的方式进行求职。其四是错过了校园招聘的学生。对于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校招的学生来说,求职类社会化平台是成本较低的选择。这类学生往往具有对自己职业规划较为滞后,或自己的面试有策略上的问题等特点,错过“金九银十”的校园招聘后,利用社交媒体求职虽然较为无奈,但也是相对来说,成本较低的选择。

三、研究生利用社交媒体求职的策略与建议

(一)毕业求职:校园招聘为主,社交媒体为辅

在就业市场上,虽然研究生具有学历上的优势,但是,年龄与职业经验不匹配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劣势。对于专业性不强的工作尤甚。校园招聘无论从时间安排的角度,还是从面向特定人群的角度,都可谓是给应届生的最大优惠和照顾。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仍然以“校招”为主,社交媒体为辅。除上述原因以外,采用“‘校招’为主,社交媒体为辅”的求职策略还有两个优势:一方面,校园招聘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和职位对于求职者的履职经历没有严苛的要求,这几乎是所有研究生求职的劣势,校园招聘可以很好地规避研究生作为求职者的这一缺陷;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又可以间接为经验尚浅的研究生提供目标职位的平均薪资、职位要求、职位评价和用人单位的评价等。相比之下,由于校园招聘经过了学校专业的就业部门的筛选,信誉度要高于社交媒体,而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职位种类和信息相对更多。当研究生权衡利弊,取长补短后,“‘校招’为主,社交媒体为辅”能够大幅提高研究生毕业求职效率。

(二)课余兼职:社交媒体的主场

对于仍在读的研究生来说,如果想找一份兼职工作,合理利用社交媒体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兼职工作与全职工作不同,它具有薪资结算时段较短、灵活性和时效性较强等特点,对于在读的研究生来说,既可以提升专业技能、积累社会经验、增长见识,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投入部分精力,获得自我实现感和可观的报酬,并客观上协助用人单位解决一些问题。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从兼职类求职信息特点角度来说,运用社交媒体发布具有成本较低、灵活性强、及时性较好、流程相对简化、人力成本较低等特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兼职类工作招聘信息在社交媒体的“传-授”链条较短,且由于目标受众的平台性聚集,受众的辐射面也较大,招聘者与求职者更容易匹配成功。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兼职类社交媒体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并且也对监督招聘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生群体可谓兼职的主力军之一,并且高学历、素质较为过关也受到聘用者的青睐。经过社交媒体作为中介的沟通,研究生能够更快速地寻找到兼职工作。

(三)信息收集: 社交媒体的附加作用

社交媒体是面向全体社会人士的,社会人士与刚刚走出校门或仍为学生身份的研究生不同,他们职场经历、学历、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对于研究生来说,使用社交媒体可以获得诸多就业相关信息,利用社交媒体的“非核心功能”进行信息阅览,通过多方面、跨平台的对比、总结和分析后,研究生可以通过信息逐步找到自己感兴趣、与自己能力匹配的职业规划,并且获得目标职位的行业概况。利用社交媒体“众筹”式的用户信息以及程序设置的搜索功能,能够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且帮助能够提高研究生判断求职信息的真实性,一定程度上减少被不实信息误导的可能性,并节省寻找工作的成本。但同时,研究生也要注意,需理性对待网络的海量信息,提升自己对于信息的辨识度,以免被信息所误导。

(四)信息保护:提高信息辨识能力

在访谈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研究生因曾经在社交媒体注册过,遇到了一些麻烦,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频繁地收到社交媒体发来的短信,即使社交媒体的账号已经废弃半年之久,甚至已经把当时下载的社交媒体从手机中删除,仍然收到平台发来的招聘短信;其二,个人隐私被社交媒体泄露;其三,提供非法职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本身的证件不齐,企事业单位通过社交媒体提供经营范围以外的职位,“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招聘,即职位描述与职位实际不符,打着招聘和试用期的名义,进行诈骗、非法集资等活动。

因互联网的信息具有延时性,所以在账号废弃后,建议彻底注销。对于一些商家来说,信息是一种可交换的宝贵资源。因此,在社交媒体注册时,既要表明自己的求职目标,还要尽量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同时,研究生还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识别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在此,笔者给出三点建议:其一,利用“天眼查”等网站,核实招聘单位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范围与招聘职位是否相符;其二,检查拟聘岗位的发布渠道,包括招聘单位的官网和其它社交媒体是否有相同的信息,如果多个平台都有,则信息的可靠性会大大增加;其三,其他用户对该职位的评论也可以帮助研究生对该职位的判断。

四、结论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因其信息容量大、传播路径较直接、传受双方目标较明确、受众集群效应明显等原因,对于社会经验缺失、人际关系单薄、课余时间较为充裕的研究生来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生利用社交媒体求职,寻找兼职工作的优势要大于寻找全职工作。研究生用“‘校招’为主,社交媒体为辅”的策略能够更大地发挥社交媒体在求职中的作用。在研究生求职中,获取和判断行业信息也是用社交媒体重要的用途之一。同时,保护个人信息和提高信息的辨识能力也至关重要。

[1]张雷.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美]凯斯·桑斯坦.信息乌托邦: 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 毕竞悦译.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求职者职位研究生
领导职位≠领导力
起初为娱乐,现在做招聘:直播帮中国求职者找工作
加纳移民局招聘:有妊娠纹不行
民生表情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面试中的12个禁忌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