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

2022-02-28 22:43闫耀娣
甘肃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高中教育

闫耀娣

【摘要】议题式教学方式是新课改过程中涌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可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并结合人教版思政教材展开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探析,旨在引入议题式教学模式,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增添新活力,实现思政课程的创新转型。

【关键词】高中教育;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022—04

议题式教学主要指根据教学内容设定议题,将学科内容、价值观点等融入其中,具有引领性、开放性的特征。新课标指出,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实践的方向之一,运用“议”展开教学,聚焦社会生活及时政热点,使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根据议题线索展开各类教学活动,以学科知识为依据落实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在实践、体验、合作中构建学科逻辑。

(一)生活情景性

新课改强调协作探究、自主学习,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时应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真实化生活情景解决课程问题,引导学生将思政知识与生活设计相衔接,赋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用意义。为保障议题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展开教学时应注意构建生活情景,立足于实际,以议题式教学为契机实现学科结构与生活逻辑的统一,将时代气息与生活气息渗透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丰富课程底蕴,转变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堂氛围,规避闭门造车等现象[1]。

(二)学科知识性

新课标倡导活动实践型课堂,将教学活动作为议题的延伸载体,落实学科素养。议题设计应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计划与目标,在该教学方式中,议题应为思政学科知识的载体,兼顾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为突显学科知识性原则,应用议题式教学时,应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议题内容中,使学生思考议题时可与学科知识衔接。高质量的议题活动应依托于学科知识,且需蕴含浓厚的教学价值,以知识为基础,并在议题中拓展知识结构,既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又可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辩证思维性

高质量的课程议题应具有辩证思维,基于议题为学生构造思维框架,在现代化时代,互联网驱动下各类思想文化激荡冲突,使当代高中生思维逐渐活跃,因此运用议题式教学方式时,应给予学生辨析选择的平台,使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思想碰撞,在协作交流与理性分析下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跳出原有思维禁锢,在议题观点一次次碰撞与交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认识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引导学生遇见问题时展开多维度探索,借助辩证思维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深化理解知识内容,培养其思维品质。

(四)价值引领性

在当前环境下,互联网成为高中生日常娱乐及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应秉承价值引领性原则,将正确价值观念融入议题设计中,在讨论与辨析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议题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思维及价值观的塑造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使学生透过议题了解社会发展情况,并了解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间的作用,转变以往空洞说教的教育方式,在议题辨析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同时为保障教学效果,议题材料应以正能量的案例作为议题,防止负面议题产生不良影响。

(一)创设生活化议题情景

议题式教学的基础为议题内容的选取,而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是衔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桥梁。在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为讲授式课堂,在理论说教与知识灌输中完成教学活动,导致思政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甚至产生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局面,为规避该问题,教师应创设生活化议题情景,以真实生活为基点,立足于生活实际,用生活化场景承载思政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落实学科素养,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优势。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学习“市场配置资源”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塑造真实市场经济场景,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相关知识内容,塑造“市场调节菜篮子工程”议题,引导学生结合肉、蛋、奶、蔬菜等资源的配置情况学习该课时知识,明确“菜篮子工程”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及该工程对副食品产业的价值,根据该议题使学生辨析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由此正确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

(二)精选议题引入方式

1.新闻播报引入。议题的引入应适当,便于学生融入议题教学活动中。采用该教学方式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如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等,在课堂中开设“新闻播报”板块,课程开始时教师可将自身搜集到的“新闻”播报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社会动态及热点新闻的关注,同时教师可基于“新闻播报”引出议题,使学生围绕议题展开讨论交流,在观点碰撞中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一《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新闻,根据“新闻播报”引出课题,并圍绕银行与存款设计议题,设置投资理财场景,引导学生围绕“若你有500、5000、50000元,你将选择何种投资理财方式”展开讨论,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在议题思考、讨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深化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认知。除此之外,可将“新闻播报”议题活动主体由教师改为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感兴趣的时政新闻,关注身边的思想政治议题。课程开始前,由学生扮演新闻主播进行播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市政议题思维,并通过此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学生主导的新闻播报不限主题,可自行选择新闻播报内容,教师则根据新闻内容简单讲述,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要注意控制播报时间,避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

2.典型案例引入。典型案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用方式,以典型案例为载体,除教材案例外,还可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作为延伸补充,借助典型案例引入议题,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一《神奇的货币》一课中,教师可基于现实生活设置议题,在“生活中的交换经历”议题中,使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了解货币的产生,在“商品购买时,价格的获取方式有哪些”议题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在他们完成观点发表后,引导学生整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理解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借助特定议题深化学生的印象,以此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3.作业设计引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业布置为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巩固课程知识,在议题式课程教学方式下,通过作业设计完成议题引入,增强作业探索性,将议题相关内容融入思政课程中,将课后作业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拓展议题教学载体,丰富课后作业形式,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知。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二《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教师可将议题作为课后作业,设置开放性、探索性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该课程教学内容,可设置“结合自身探讨政府责任”“作为公民,你在政府部门办理过哪些事宜”等议题,引导学生广泛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若条件允许,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部分政府部门参观,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在议题实践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真正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3]。在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二《我的个人收入分配》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改革创建开放性议题,使学生依托于教材简单了解《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变化,引出“《个人所得税法》对人们收入分配的影响”作业议题,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探究,通过网络案例调查、访问交流调查等方式,了解《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的积极影响,基于课上与课下共同完成议题讨论探究。学生们完成议题研究调查后自主归纳总结,形成议题探究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报告编写能力、资料搜集能力等;并使学生在实际访问调查中切实感受到《个人所得税法》利好的一面,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对收入分配及民生的重视。

(三)设计议题实践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为更好地应用议题式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科知识融入议题活动中,落实体验式教学法,在切身体验中感悟知识理论。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效果远低于体验式学习与团队性实践,高效的思政课程应为学生构建体验与实践的场域,因此为提高议题式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议题实践活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三《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中,教师可围绕时事政治、名人趣事设计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经济与政治中,文化的体现”议题中,教师可采用模拟听证会的方式展开议题讨论,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设置问题情境,同时还可采取辩论会、模拟法庭、情境表演等方式落实课堂实践,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议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感受议题,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中,为促进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设置“生活中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与场景”等议题,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中华民族文化,在社会场景中完成议题实践,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效果,感染学生心灵[4]。

(四)完善议题教学评价

为保障议题式教学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切实发挥作用,教师可根据议题活动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更好地开展议题教学。教师可针对议题活动制订《议题评价量表》,主要分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两部分,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议题发言及内容整理,合作学习主要为小组内、小组间的发言,可根据学生表现打分,1~5分分别代表尚可、一般、好、良、优,以此详细记录学生议题活动的表现及学习过程,正确判断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例如,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三《文化创新》一课中,可设计“《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何口碑、票房双丰收”的议题,引导学生衔接社会现象与文化创新,根据《议题评价量表》完成课程评价,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表现及评价结果给予一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设置议题关联任务、焦点任务等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反追问”,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挖掘学生思维潜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五)搭建思政议题小组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展开课程议题研究时,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情组建思政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议题活动。思政课堂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期间,要求学生在思政议题探究期间深化理解课程知识,树立新时代价值观,但部分议题活动较为烦琐复杂,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存在一定难度,搭建思政议题小组能够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学生在议题讨论中探讨知识点,实现共同进步,观点互补,如此可使议题式思政教学更具实效。在人教版高中思政必修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综合探究部分,教材给出了符合教学进度的探究活动,提出了多个议题内容,如“如何使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如何才能有活力”“宏观经济如何有度”等议题,同时给出了议题探究建议。此时可引导学生基于自身思政议题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课程知识,降低议题完成难度,使议题活动能够有效落实。此外,思政议题小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成长[5]。

综上所述,结合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来看,议题式教学与思政课程契合度较高,但总体而言议题式教学尚未成熟,需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使学生真正融入议题活动中。借助特定议题情境,合理選择议题引入方式,并结合教学计划设定实践活动,完善评价体系,展开总结分析,搭建思政议题小组,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在逐步探索中寻找最佳议题活动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1]孙智明,张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中亲和力元素的引入[J].基础教育课程,2021(06):54-58.

[2]王凌峰.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28-29.

[3]冯旭平.让议题式教学成为活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动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27-228.

[4]王金丽.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青海教育,2021(Z3):67.

[5]何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1(22):102-103.

编辑:陈静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高中教育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