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随文识字教学三策略

2022-02-28 06:11吴小青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31期
关键词:随文字形生字

吴小青

(防城港市防城区扫把岭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防城港 538021)

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不同,集中识字是先识字再学习课文,随文识字则是把生字与学习课文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边学文边识字的一种识字形式,这种识字形式因为有了具体语境的支撑,可以让学生的识字过程显得更加扎实。一直以来,教师们虽然对随文识字都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意识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边识字边阅读,但是关于“随文识字”许多教师仍存在许多困惑:在随文识字教学中,如何处理课时问题?是先学文还是先识字?在这样的课堂中识字是重点还是阅读是重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把一节好好的课搞得支离破碎。那么,如何引领学生随文识字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寓识于读 随文正音

“寓识于读”是指把识字与朗读课文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低段学生来说,他们识字是需要经过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先圈出生字,分清哪些是会读字,哪些是要求学会的生字,然后再结合课后生字表中的读音,进一步确定字音,并在通篇朗读中巩固字音。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结合课后生字表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要求会认的生字和学会的生字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作为标记,在读到圈出生字的地方,要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在多次反复见面的读课文过程中,学生们对生字的认识也逐渐由生疏走向了熟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把这些生字读给对方听,在听的时候注意把对方读不准的地方指出来。根据这篇课文生字的特点以及学生读生字的易错点,教师可以把“粽、总”作为重点更正读音,当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仍然读不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范读的形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把生字的正确读音读出来。在这个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把随文正音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可放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为接下来学生深入学习生字奠定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当教师把认识生字寓以朗读课文之中的时候,这些生字就会因为与课文结合起来而显得立体鲜活起来,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识字过程中,学生们边读边更正读音,他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一来,学生随文识字的兴趣更浓了,逐渐体验到了识字进步的快乐。

二、寓解于境 随文解义

语境在学生识字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结合语境引领学生识字可以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的教学,而要能够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汉字。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认识也会显得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借尾巴》一课的时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看见老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在学习“甩”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甩”字有意识地重读,然后再让学生借助这段话旁边的课文插图,观察一下老牛尾巴的样子,最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说说“甩”字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以动作表演的形式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尤其是“甩”字的最后一笔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想象尾巴在空中的样子,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对“甩”字的理解认识更加深刻了,与此同时,学生们对动物尾巴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发现的快乐。有了理解做基础,学生的随文识字也就会显得学得欢,记得牢。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生字意思可以让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更加牢固。在精读课文环节,教师以随文识字的形式引领学生就关键生字词引领学生理解感悟,咬文嚼字,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生字意思的理解,而且把语言环境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结合,学生们学习起来倍感轻松。

三、寓形入心 随文记字形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结合字形识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生字之间的区别,统编教材中有许多生字字形相似,学生们很容易混淆。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引领学生边阅读边分析字形,并对学生进行重点字的提醒、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不仅可以强化学生记忆效果,帮助学生了解生字在字形上的区别,而且在读识结合中学生们的识字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提升。

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的时候,这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的生字有“块、常、瓜、空、非、往,进”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有“猴、结、掰、扛、满、仍、摘、捧、抱、蹦,追”等,在这些生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随文阅读,圈画出生字,边读边正音,这时候学生对生字虽然已经不再陌生,但是不一定深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形式给这些生字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他们把表示动作的“扛、摘、抱、蹦、追、扔……”等归为一类,把其他生字分为一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动作表演的形式学习生字,也就是让学生读课文,在读到这些生字的时候做一些相应的动作。这样一来,在用手“捧、抱、扛,扔,摘”和用脚“追、蹦”等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形象化地理解了字义,而且对这些生字的字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学生巩固字形,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总之,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随文识字,并依据生字特点采取恰当的随文识字方法,以使随文识字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使识字与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读识互促、优化阅读,提升学生识字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随文字形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