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022-02-28 05:15房婷婷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文/房婷婷(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中,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从多角度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促使财务管理流程逐渐规范化,建立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资金使用率;同时能够推动财务管理转型进程,为企业运营决策以及业务活动开展提供信息依据,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基础。目前,部分企业管理者尚未全面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其投入力度较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未能与企业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阻碍了财务管理智能化转型进程。因此,企业可将当前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一、企业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一方面,能够拓宽财务管理范围,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将信息技术融入财务管理中,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预防财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信息化财务管理能够对全范围财务信息进行准确评估,便于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依据业务活动需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除此之外,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财务人员重复性高的低价值工作,提升工作价值。借助互联网以及计算机实现网络化办公,能够保障数据信息的准确传输,消除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工作效率[1]。另一方面,对制造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有积极作用。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诸多工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例如,财务核算主要是流程化管理,若核算工作任意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会影响整体的财务核算效率,无形中增加财务风险。财务信息化趋向于程序化管理,财务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存储等工作,便于企业管理者查询数据,对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解决,规避了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财务风险问题,促使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一)财务信息化管理流程缺乏规范性

目前,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比较完善,但与现阶段财务管理模式不适应,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各项制度流于形式、各项管理工作缺乏制度约束,无法保障其落实效果。甚至部分企业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数据分析及统计工作上,只能完成日常业务,无法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二)业务与财务信息整合程度低

绝大部分企业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未能集成,相互间是分散的、割裂的,未能重视业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也就是说,各部门依据各自的工作状态选择和设计信息系统,导致部门之间数据难以融合,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表现为业务状况无法有效反映财务部门运行情况,财务数据无法实时跟踪业务运营管理,未能发挥财务数据对业务开展的引导以及规范作用,极易增加决策失误风险。

(三)ERP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部分企业ERP信息化建设不到位,未能将ERP与企业生产及管理理念真正融合,存在认知错误现象,缺乏整体规划,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ERP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购买以及财务软件的应用,而是需经过前期ERP基础培训、企业现状与需求调研、流程图设计、确定方案以及系统测试等阶段,在各阶段均需大量资金以及人力资源支持,若企业管理者对 ERP系统建设认识不够深入,投入力度较小,甚至未能贴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出现盲目建设现象,会影响ERP系统的构建与使用。

(四)财务信息缺乏对称性

因财务信息共享性以及传递性差,存在财务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各部门信息系统存在独立性,仅能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各项业务活动未能以财务信息为依据,进行适当调整与控制,不利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造成资金流失[2]。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信息收集缺乏时效性,未能对国家宏观政策、国家财会法律法规等具体变化情况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出现不相符或“短节”现象,影响企业运营决策,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五)风险意识缺乏,风险防控水平较低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若防控不当,会影响企业长久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日趋完善,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了便利,也为财务信息安全带来隐患。财务信息化建设逐渐推进过程中,财务人员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储存等。由于企业财务人员风险意识缺乏,未能及时发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展开跟踪处理;财务人员对信息系统使用流程或相关要求陌生,对信息系统的应用仍停留在基础操作上,加之企业管理者未能依据信息系统制定网络安全措施等,例如防火墙、系统访问权限等,导致财务信息系统极易受到黑客以及木马病毒攻击,造成财务信息泄露,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风险。

(六)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企业管理者缺乏培养复合型人才观念,相应培训机制尚未完善,或部门企业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导致现有的财务人员未能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同时具备财务与信息技术的人才短缺,导致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以及财力与第三方软件公司合作,不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质量的提升[3]。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

(一)强化思想建设,规范财务信息化管理流程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者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学习以及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对现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将创新理念植入企业财务管理中,使其顺应当前企业发展实际需求[4]。其次,企业管理者可召开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主题的教育培训会,让企业员工转变思想认知,深入了解信息化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便捷,能够减少日常重复性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借助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创新,树立财务管理信息化流程,对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以及检查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对财务人员展开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准确运用信息化技术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业务财务信息集合度

搭建集成化管理系统,企业需注重系统集成,将财务、业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集中在一个管理系统中,实现统一管理,消除信息壁垒,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为企业运营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同时企业需要以信息共享为导向,建立数据接口,保障其科学性,使其能将各信息系统进行紧密连接,实现内部信息的无障碍传输。例如,生产单据能够从生产管理模块直接转化并传递至财务系统,财务部门可直观查看相关数据,追溯至采购、库房、生产各环节,可显著提升成本核算控制效率。

(三)加强ERP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集团企业ERP能够实现数据高效处理、传输以及共享等,符合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同时该系统能够将业务主数据、财务主数据、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等诸多内容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全流程管控,有效收集各环节动态信息,为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依据。

第一,企业需避免盲目跟风现象,管理者应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现状,对财务管理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分析,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ERP建设体制。对建设成本进行综合性分析,例如,ERP建设、后期维护、人员培训等费用,对资金风险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具有投资能力方可开展ERP系统建设。

第二,严格落实ERP选型,企业财务管理者需对整体工作内容以及需求进行分析,寻找对应的ERP系统,在明确选型后,做好备选ERP的分析以及对比工作,从成本投入以及系统价值等多角度进行ERP系统的选择与应用,保障选型科学性。

第三,选型结束后,需重视人员培训工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从市场中挖掘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ERP系统运行过程中涵盖部门较多,对此,企业需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使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整个流程,熟练掌握部门模块相关知识,确保能够规范化操作,使其具备ERP系统应用能力。企业可组织各部门关键用户进行学习,待其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后,依据各个岗位日常工作内容,规范编制ERP系统使用手册,落实部门内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考核,对考核成绩较差者给予再教育。同时企业也需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四,重视后期维护工作。首先,提高维护意识,需要结合ERP系统具体的维护模式,组建维护团队,在ERP系统建设以及应用过程中收集数据,为后续完善工作提供依据。其次,建立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员工严格依据制度使用ERP系统,预防不合理流程以及方法的出现,提升系统实用效率。

(四)构建业财共享中心,实现数据共享

财务信息共享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运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同时也可消除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对此,企业需构建业财共享中心,对内部组织框架进行不断优化,对共享中心中不同部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严格划分岗位权限及责任。例如,可从现有的ERP系统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共享中心,对组织框架进行重新调整,包含共享中心总负责人以及资产管理小组等,总负责人主要负责业务以及财务的协调工作,以业财融合为管理理念,促使财务人员能够主动参与业务活动,借助财务信息数据对业务活动展开全过程监督,及时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反馈至相关部门,发挥财务信息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引导作用。资产管理小组负责把控日常与专项资金使用,对企业内部资产展开定期盘查清点,确保账实相符。

(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第一,成立企业内部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负责企业内部软件系统的维护及更新,规避建设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需重视技术人员及财务人员风险预警分析能力的提升,可组织参加风险预警培训,企业对培训效果展开考察。

第二,企业管理者通过收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结合市场变化情况,借助信息技术分类整理收集得来的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综合性评估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其损害程度[5]。明确风险因素后,评估风险等级,以预防为主,构建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将风险损害程度降至最低。企业可成立项目小组,依据其实际发展需求以及各部门财务信息系统建设要点,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进行全方位对比后选型,引进适宜企业发展的优质的软件系统,完成企业内部财务软件的升级。同时,也可与第三方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对企业财务通用软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符合各部门实际应用需求,形成信息化管理系统,创设高效的财务风险防控环境,为后续工作的践行以及落实提供保障。

第三,企业需在系统中设置防火墙,对系统密保进行及时更新,对关键的管理模块需要定期更换密码,以免发生财务数据泄露。因财务系统使用人数较多,企业可依据各个部门实际工作需求,重新设置系统权限,确保登录痕迹可追溯,落实问责制度,避免出现内部借用或外泄行为,保障财务信息安全。此外,可进一步加强云计算数据加密技术的实际运用,保障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以及安全性,在财务管理系统遭受恶意袭击时,能够快速地将相关信息数据找回,避免企业自身遭受严重损失。在云数据加密过程中,需重视虚拟网关的运用,能够快速开通专线业务、设备自动化部署等,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六)培养与引进结合,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

第一,企业管理人员需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从财务、业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技能培训。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企业需明确人才培养重点,制定详细可行的培养计划,例如,组织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模拟演练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也可通过小组竞赛以及内部轮岗等,相互学习自身所欠缺的知识以及技能,使其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强化,进而提升综合素养,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此外,企业需拓宽培训渠道,与专职高校合作,借助高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等内容培训,使其能够将其熟练运用至实际财务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第二,通过拓宽招聘渠道、福利待遇等形式,择优录取,以掌握财务、业务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为主,引进高素质人才,在其正式上岗前可进行综合素养培训以及技能考核,组建一支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队伍。第三,落实绩效考核,需以实际财务工作内容以及完成情况,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相挂钩,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激发作用。同时在制度的约束下,可形成相互督促、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想迎合市场环境变化需求,实现稳定发展,需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对现有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以问题发生原因为导向,提出改进策略,例如,强化思想建设,梳理财务管理流程;建立数据共享中心,消除信息壁垒;加强ERP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风险防控意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以及复合型人才引育等,力求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