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

2022-02-28 05:15温镇华南丹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互联网+中心

文/温镇华(南丹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信息量剧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此背景下也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全新挑战,若想获得更好发展,企业必须迎合时代发展,积极转变以往企业财务职能,打破传统手工计算的限制,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信息方式,促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有效发挥数据作用,从而更好辅助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参考。而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发展重要部门之一,必须积极迎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保障财务管理的质量,并与企业实际发展方向为导向,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财务共享中心

所谓财务共享中心,主要就是利用一个业务单元,集中管理企业各种业务,同时,该业务单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企业各个部门提供计费服务。为保证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确保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为企业带去更多利益和价值,并借助财务共享中心所提供的各类服务,最大程度上为企业节约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内部用户需求。由此不难发现,财务共享中心从本质上,主要就是利用多种先进技术与手段使得传统各财务流程实现网络化,重组、再造流程,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企业财务管理高效化、规范化,确保可以实现财务战略目标,发挥财务管理作用,为企业整体发展创造一定价值。目前,多数规模较大企业相继开始构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1]。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基于“供给侧”不断改革下,企业必须积极运用相应的措施控制成本,同时也要明确自身各方面的不足。而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在该模式下可以实现集中分工处理,促使其更加专业化,同时,在架构与流程设计方面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更加简单便捷,这种变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需求、趋势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必须作出改变,积极迎合时代发展需求,而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以往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信息不对称情况,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财务数据实施有效对比,进一步提高财务各类资源的利用价值。“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更好地迎合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这也是当前企业财务转型重要改革方向,有助于推进企业管理决策智能化,确保企业各方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逐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使得企业财务活动可以更好与企业市场活动统一管理,推进企业区域化管理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通过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数据存储、风险识别、财务处理、评估与管理会计等不同系统集中到一个平台内,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使各类数据信息可以及时共享,使得信息间相互连接、协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参考、借鉴国际上财务共享的模式。

(一)新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是当今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对此,企业若想有效构建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必须明确企业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包含了文化、组织、创新三个方面的挑战。

其一,互联网背景下,更加注重文化个性化,而以往传统文化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以环境标准化、现代化为主,这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会给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带来一定阻碍,因此,企业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平衡点[2]。应当以构建共享中心的效率为主,以规范程度为辅,通过实践不断优化,确保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建设顺利实施。

其二,企业组织需求与企业员工的需求存在差异。企业基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只需要掌握熟练的技能、技术,便能够与微信平台、共享中心平台有效对接,满足各类工作需求。但从目前企业组织看,主要侧重关注系统之间的互动,要求必须实现对财务信息的高效处理,有效整合、分析出企业所有财务信息,进而在其中寻求一种平衡,这对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平台而言,无疑是种挑战。

其三,创新性的同时兼具破坏性,传统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更高规范性、标准化的管理形式,这也是创新形式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之间的共同特征,能够展现财务共享平台的价值作用。传统财务平台需要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步骤,提升平台的准确性、规范性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传统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打破传统信息共享方式,促进更加先进,具有更高平衡性的财务共享平台建立。

(二)模式选择

基于我国企业财务共享平台构建具体情况看,能够将财务中心模式总结为华为、平安、海尔、宝钢几种模式,下文主要针对前三者展开具体分析。

1.华为模式

华为模式重点内容就是网络层面的引导,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要以目标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降低财务成本输出,逐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财务管理工作,促使各类财务信息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服务,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此种模式下,企业主要侧重投资新研制的产品,通过高价格定位方式,促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而有效回收研发成本,而后再将资金投回新型产品研发上[3]。在此过程中,如果吸引了较多跟随者投入资金,则产品会大幅度降低,加速了产品生产周期,进而生产出更多新产品,投入市场,由此为企业获取了一定经济利益,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对推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平安模式

平安模式下,能够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有效发挥,推动企业集约化管理工作,有效整合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财务信息,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持。平安通过减少工种的方式,使得企业更加标准化发展。从其具体实践情况看,主要就是将系统划分到不同部门财务中心,这些不同财务部门在职责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在不断实践、探究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促使管理、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更好地提高管理价值,促使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目标管理,而后将其划分为行政、业务、营销等不同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借助考核、评价以及激励等措施,实现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从而促进企业内部有序进行。

3.海尔模式

从海尔企业发展历程看,由原本不断亏损的小厂子,在不断地奋斗、努力后,逐渐成长为如今的大型集团,年销量也在不断增加,可以从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获取一些借鉴。无论是人力资源方面工作,还是内部业务分析,都在中国企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引领性作用。深入分析海尔模式不难发现,实质上就是重组整个财务步骤,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作用,提高管理水平,从海尔企业采用的模式看,划分财务管理为核算中心、经营中心以及成本中心,在对上述目标有效实现的基础上,财务管理的效果获得保障。在不同单位中,相关财务工作者负责各自范畴内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职责[4]。从整体上看,财务共享与海尔模式存在一定共享,且为集团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践对策

南丹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目前在加快市场化转型,组建集团公司。从业务上来说,涉及项目建设投资、租赁、贸易等。下文主要以南丹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经验,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践对策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管理秩序规范性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为了保证企业有效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充分应用企业内部不同资源,需要完善前期准备工作,与企业具体情况和需要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借助制度完善部门职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在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从企业经营类型、经营目的入手,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制度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合理调整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并深入各部门了解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财务共享管理体系。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企业内部需要深入落实、渗透财务共享理念,管理层人员需要充分明确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与财务管理工作充分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财务部门整体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二)围绕企业价值链构建企业财务共享中心

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离不开价值链,这也是一种生产销售活动形式。因此,在实际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时,企业应当将其与企业价值链相互融合,实现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真正价值,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5]。只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价值链,才能够更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为企业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而言,需要积极配合不同方面工作,辅助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并把握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形式、内容,促进财务共享中心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加强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力度

“互联网+”时代下,不仅对企业提出较高要求,而且也需要企业工作人员结合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的要求,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有效发挥不同工作人员的作用,从而为财务共享中心顺利构建奠定基础。为此,企业必须注重培养人员专业素质,可以在体系构建前做好人员筛选,择优选择出专业素质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确保其能够在财务共享中心运作中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结合相应岗位要求,针对性地制定出能够提高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加强人员综合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此外,要针对财务管理人员具体工作需求,制定出完整的培养和训练方案,主要目的就是起到引导、鼓励作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转变为财务管理会计发展,促使企业工作人员整体财务管理能力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财务管理会计,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发挥财务管理本领,以此来推进资源共享,促使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可以顺利构建,并在后续使用中发挥作用。与财务会计人员相比,管理会计在职能方面更加注重参与企业管理性工作,如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基本工作之外,还要分析、处理数据,为企业制定更多科学的发展方案以及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对此,企业在培养管理会计人才过程中,应当做好不定期考核,确保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具体生产经营、销售等情况,而后有效利用财务数据信息,全面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四)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绩效评估与奖惩制度

从多数企业构建的财务共享中心看,在标准、考核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解决此问题,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应当做好绩效评估与奖惩制度的制定。第一,企业需要确定企业绩效评估与奖惩制度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为该中心体系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客户,因此,必须明确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目标,确定好绩效考核指标,比如业务处理效率、客户满意度、员工工作态度等,可以将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等纳入绩效考核中。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企业必须保证制定好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具体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并将这部分内容纳入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评估中,提高评估有效性。其次,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对绩效评估、奖惩制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全面掌握,并与自身职责建立联系。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结合不同部门、员工具体业绩情况,应用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法,以此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进而更好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积极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作用,高效利用各类资源推动企业更好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践对策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相关链接

互联网+是指在创新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互联网+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