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2022-03-01 19:36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施晓丹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篇初中英语文本

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学 施晓丹

英语活动观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根据英语阅读教学主题开展探究,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加强理解的情况下,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实现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要以把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主,做好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规划和指引,不断地确立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从根本上指引学生阅读学习。教师必须要在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释放英语阅读教学的背景下,从根本上指引学生学习发展,以此保证英语教学的成长。

一、英语活动观的内涵分析

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教师未能将理论知识和英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缺乏充足的英语学习活动创设。同时,教师教学思想落后,尚未更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这是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所以,教师要把英语学习活动观合理地渗透到阅读教学当中,给予学生深刻的教学指引和学习体验,以合理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融入主题创设背景和语境,从而更好地落实学习知识体系。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搭建过程中涌现出一定问题和不足,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形成极大地阻碍和影响,教师必须把握英语阅读学习情况,以此为学生带来学习改进。第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开展中学生缺乏展现自身能力和主体地位的机会,导致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时候失去了明确的方向,而且难以规划所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也变得更加单一和枯燥。第二,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搭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全方位的升华,导致学生难以针对所学习课堂进行相应的完善。而且在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之中,并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内化所学习知识,难以将所学习内容有效应用,这导致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对学生的发展和引导。第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搭建过程中教师缺乏对活动内容体系的有效完善,而且学生难以更好发挥知识体系的关键点。在缺乏重点理解英语知识内涵的机会之下,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陷入了一定困境。

总之,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所涌现出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教师为学生带来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可以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全方位的释放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升华。结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将其视为背景和重要支持,引导学生拥有对英语学习的深刻体验机会,同时不断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让英语知识学习变得更加有力。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紧紧把握英语学习活动观,从多个层面促进学生感悟英语学习精髓,把握学习内容价值,实现学生学习发展。教师应在学习活动观得以有效确立,保证英语阅读教学更加完善的背景下,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感悟,真正有效地带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下面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策开展重点论述,希望让初中英语教师获得启发和参照。

1.加强学习理解的指引,创设语篇情境。

英语阅读教学实施当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法和语义,这会保证英语文章阅读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展现出良好的阅读质量。但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倘若教师单纯地引导学生进行单词或者语句的学习,就会大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准确认识,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理解类英语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参与英语知识学习的时候获得良好的语篇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积极融入英语文章学习当中,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这一环节下,学生在语篇情境中感知背景文化,从而获取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梳理整合文本内容,不断提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

比如,针对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2 Section C展开教学时,教师确立主题语境,从“Table Manners”入手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学习指引。首先,教师提前准备一壶茶和几个茶杯,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体验如何“倒茶”和“品茶”,学生们通过体验和近距离的观察,感知和注意餐桌礼仪。其次,教师通过“Explore table manners around us”引导学生把实际生活经验融入到语篇的学习中,积极获取和梳理生活实际信息,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同时,指向学生低阶思维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培养。再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中西方餐桌礼仪的视频,直观呈现中国餐桌文化和西方餐桌文化的不同,让学生在画面的对比下总结差别,掌握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在全面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有效概括问题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信息的梳理,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由此,带领学生学习理解英语知识,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最后,创设交流情境,通过讨论餐桌礼仪的差异性和地域性,让学生投票选择最佳“约会”环境——Which is the better dating place,the Chinese restaurant or the western restaurant?并阐述各自的观点,最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体验式的呈现,从而获得丰富而有趣的英语学习活动形式。由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感悟学习精髓,加强对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系列环节全面带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让英语学习活动观得到有效确立和落实。

2.应用实践类活动,加深英语文章理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应结合语篇创设下的学习理解知识体系,合理设定和开展实践活动内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描述和阐释、分析与判断,熟练掌握阅读技能和策略应用,逐步内化升级所学习的语言文化知识,促进英语语言实践应用的主动转化。这一过程中,不断创设良好的实践活动体系,让学生在认真总结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背景下,更好地加强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

教师针对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3 Section C展开教学时,围绕“Birthday Party”主题语境,通过生日宴会的准备阶段和庆祝阶段的活动呈现,让学生们学会用一般过去时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首先,教师可以为本月生日的学生举办现场生日仪式,通过引导学生们合唱生日歌以及为“寿星们”戴生日帽、送祝福的方式开展实践应用活动,旨在进行口语交际的同时,加深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本环节将有效地创设英语教学内容的联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促进思维活跃并加深阅读认知,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以自己的生日为例,通过分享自己生日宴会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总结具体的活动内容,并结合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运用,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感悟语言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在不断参与的课堂应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落实英语知识运用,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效果得以提升。另外在针对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2 Section C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What Mothers Said to Eat”主题语境,通过母亲对孩子饮食的要求,探索母爱的呈现方式。本文以四个孩子的视角分别阐述了妈妈对孩子日常饮食的干预以及孩子们对待妈妈做法的感受。首先,教师可以把四个孩子的四段描述以四封书信的格式进行展示。孩子们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老师“吐槽”妈妈们日常的“唠叨”,这种别出心裁的文本呈现可以迅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在脑中浮现出平时与母亲相处的日常,使得语篇的应用实践与学生的生活认知高度契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分析。教师通过“Mothers’Words”以及“Reasons”等关键词的导向,深挖母亲对孩子日常饮食“唠叨”背后的原因,从而促发学生进行“What”到“Why”的思考,通过分析判断语篇的内在涵义实现中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再者,教师鼓励学生在文本中找出自己和母亲相处的“影子”,并分享自己和母亲日常相处的“趣事”。在真人真事的分享触动之后,教师应及时做出点评和反馈。一是点出“Mothers’Words”和“Mothers’Love”之间的联系:Mothers’words express mothers’love,and mothers’love ref lects in mothers’words.二是点出孩子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How do you express love to mothers?通过这一系列的应用实践,学生们在分析比较判断的交流活动中,不断地探索理解和内化运用所学的知识,促进了语言运用的自动化和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使用迁移创新活动,激发探索的欲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不仅应当完善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活动,还需以迁移创新活动为根基,让学生寻找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思想价值。学生针对英语阅读文章开展深入地分析,探索英语文章学习的主题和实际内涵。这一背景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把所学习内容有效关联,加强学生英语知识主题研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落实知识学习和研究。在此背景下,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度开展文章内涵的挖掘和渗透。

比如,针对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plants or animals? Section C Rainf orests的教学呈现,教师主要围绕“Human and Nature”主题语境,通过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的开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应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文本最后一句话“But now,rainf orests are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so we should protect them.”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Why are rainf orest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虽然文中并未提及雨林变小的原因,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雨林存在的优点。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找到雨林变小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馈赠的疯狂掠夺,通过推理论证、批判与评价的深度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重新审视语篇背后的信息传达和价值取向,最终指向学生批判性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其次,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rainf orests?”并利用读后续写的活动方式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对探究内容展开想象,从而再次领略文本的内涵和思想价值的延伸。再者,教师还可以开展课后志愿者活动——“雨林宣传小使者”。学生通过海报宣传等创造性活动,利用放学时间在校园内或者周末时间在社区内宣传保护雨林的重要性。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灵活迁移至课外应用,从实际生活入手并创造性地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真切的学习体验和理解,最终加深对所学习内容的认识。

总之,教师必须把握迁移创新活动,以此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英语探索欲望。在阅读当中学生将英语知识全方位理解和应用,将所学习内容更好的迁移,这是落实英语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方向。结合学生立足英语知识主题,发挥情境作用的价值,将所学习知识合理地融入到知识迁移环境之中,在活跃学生思维的情况下,让学生把握英语综合性内容,更好的带领学生走进英语学习课堂,以此创造性的研究知识把握学习内容。学生将学习体验全方位升华,以此做好学习体系的稳定落实和开展。所以,必须落实知识迁移,让英语学习活动观背景之下的课堂教学开展更加完善,为学生阅读学习带来一定冲击。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英语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动态,给予学生深刻的英语学习认知和理解,在提高阅读学习效果的同时,综合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分析和探究,整合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有效地确立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通过英语阅读教学能力释放,在不断加强的活动观内涵体现和分析之下,保证学生认真思考,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学习模式,有效地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猜你喜欢
语篇初中英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