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内容充实”的技法

2022-03-01 19:36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陈清华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 陈清华

议论文“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论据材料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不足的。从根本上说,议论文“内容充实”体现于论据的充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部分,明确要求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充实”成为评价议论文写作水平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因此,无论是写作教学,还是高考评价,都强调议论文写作必须用正确、恰当的论据论证作者要表达的观点。高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往往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学生思维方向单一,存在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缺少材料积累,常常出现论据匮乏的状况;有些学生分析能力不足,缺失思辨色彩,说理不服人……即便论据充足也不等于“内容充实”,这就像拥有一堆钢筋、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并不等于建成一座高楼大厦一样。那么,在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如何让学生做到内容充实呢?我认为,学生只有学会五种技法,才能使议论文材料丰富,分析深入,说理充分。

一、由中而外扩广度

高中学生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关注所选用论据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论据不在数量,而在精要,在于能够充分地论证观点。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兼顾中外各个方面,选取精要的、有代表性的论据,并在论证中运用这些典型的论据,才能使议论文的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全面,说理更有说服力。

选取论据,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的领域选取,可以从正面、反面不同的性质选取,可以从国内和国外不同地域选取。

例如:佳作《跳出名利场,烟雨任平生》(片段)

庄子拒绝楚王的征召,他追求的是“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华盛顿辞去总统显位,他找寻的是乡间的悠然和自得;卢永根慷慨捐出自己的毕生积蓄,他梦想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绝不是在官场上浮沉,而是拥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般遵循自我内心的理想生活。切莫等到“是非成败转头空”,才发出“浮名浮利,一切虚空”的感叹。

这篇佳作的片段,巧妙地运用了庄子、华盛顿、卢永根事实作论据,体现了论据的典型性,三个论据涵盖古今中外,分属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在具体事实的分析中,全面论证了“放下功名利禄,使自己的脚步更加轻盈,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洒脱”的观点,使文章中心论点更具有普遍意义。

二、谈古论今议长度

高中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所选用的论据可以将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相结合,古今论据相得益彰,增强内容历史长度,从历史纵深角度突出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例如:作文《热爱成就光彩人生》(片段)

热爱医药的李时珍,跋山涉水,历经27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平凡如你我的普通劳动者张秉贵用他热心周到的服务创造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价值,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光彩人生;酷爱水稻研究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凭借对水稻研究的热爱与执着,无论严寒酷暑坚持在田间地头观察研究,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得好”“更健康”,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这样的人生,怎能不精彩?

这篇佳作的片段,学生运用了古代的李时珍、当代的张秉贵与袁隆平事实作论据,一路回溯,视线从古到今,三个事实涵盖古今,体现了论据的典型性;在具体的论述中,三个论据全面论证了“热爱成就光彩人生”的观点,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点面结合加厚度

在议论文写作中,点面结合就是运用繁例和点例来论证论点。点面结合,既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也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论证中的“点”,是指作者在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时,选用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作为论据,进而围绕论点对论据进行具体深入分析,使论证分析更有力,使论点更深刻更具说服力。

点面结合论证中的“面”,是指作者在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时,选用与论点紧密关联的三五个广为人知的扼要概括的事实作为论据,甚至组成排比句群或语段使论据详实充分,内容丰富充实,增强观点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作文《独立使人成长》(片段)

然而有些人却沉溺于他人的庇护中,不愿踏出人生独立的那一步。如果说世界是一片海,那么命运就是海上的风浪,当我们享受亲人朋友的庇护而不愿意人生独立时,不要忘记那个给我们提供安逸环境的小船并不能给我们提供永久的庇护,总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舒适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与命运的风浪搏击。正如海子所说,我们总要独自远行,告别过去稚嫩的自己,我们也许会经历孤独,也许会感到艰辛,但只要熬过了痛苦,我们就能拥抱成长。

做到独立拥抱成长,需要我们拥有如沈尹默所言“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并没有靠着的”魄力,需要如奥运冠军马龙一般十多年坚持追逐心中的奥运冠军之梦的执着,也需要像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那样十多年如一日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捡来的妹妹一边勤工俭学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扬起独立的帆,在艰难困苦中体味生命,在磨炼中拥抱成长。

这篇佳作的片段,在“点”的分析说理时,选用“与命运的风浪搏击”诗人海子为论据;在“面”的阐述论证时,选用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的魄力、中国奥运冠军马龙的执着和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责任与担当作论据,论证了“在艰难困苦中用独立拥抱成长”的观点。这样运用论据,既增强了文章厚度又突出了论点。

四、强化分析提深度

透彻的分析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作为论据的事实和名言,如果仅仅罗列却不加以分析,文章就会显得浮浅空洞、理由不足,观点站不住脚。只有借助充分的分析说理,才能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阐述的主旨,因此,在列举事实、引用名言以后,还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对所用的事实、名言进行透彻的分析和阐述。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运用假设推理强化分析。运用假设推理分析,就是运用假设推理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运用假设推理时,正面的事实要从反面角度进行假设分析,而反面的事实则要从正面角度进行假设分析。

例如:作文《始于初心,成于坚守》(片段)

为一件事执着一生,而无畏于路途的艰辛,这是生命的真谛。生命有所攀附,才能更硬挺而不萎靡;人生有所执着,才更有强度与韧性。从壮年到暮年,南仁东用了22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天文学上独一无二的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可以说,没有南仁东就没有FAST。作为FAST总设计师,正是他,让中国天眼“睁开眼看宇宙”。一句“咱们也建一个”,他坚持了22年,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容易。如今的“中国天眼”,已经为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试想,如果没有这份22年“咱们也建一个”的执着,如果没有这份一心回报民族的赤诚,如果没有这份不怕困难永攀科技高峰的坚韧,那么南仁东就不可能带领团队研发出震惊世界的“中国天眼”,中国也不可能拥有这一座傲立于世界的国之重器。因偶然一念,便执着一生,这是南仁东的坚守。

这一佳作片段在论述“人生在于执着”这一论点时,在正面例举事实之后,运用了假设推理强化分析,用三个“如果”的复句从反面假设分析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地强化了“坚守”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使论证更有力,令人信服。

第二、运用因果推理强化分析。因果推理,就是在论证时列举事实论据之后,找出事实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复句的形式进行分析说理。在议论文分析论证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论点与论据之间因果关系的阐释和表述,用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必然关联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以因果推理强化说理的力度。

例如:作文《无论得失,皆是过程》(片段)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国千百年来的帝王,大家都认为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得到了万世的事业,却不知这些权力终将会失去。历史,就是在这一代又一代得与失的更迭中不断前进,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上的锁扣。所以,得时,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这篇佳作的片段,在强化分析说理时,运用因果分析法,找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复句的形式,分析了“无论得或失都是会变化的”,从而引出“得时,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以;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结论。作者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证明了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这样运用因果复句进行分析和阐述,强化了说理的力度。

第三、运用辩证说理强化分析。辩证说理,就是辩证分析事物存在的利弊,具体分析事物的产生原因,分析事物影响力,以此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增强观点的说服力。运用辩证说理,既避免论证简单武断和内容空洞浮浅的问题,又使论证分析不断深化,论证理由充分,观点更具说服力。

例如:作文《且存老楼,赓续荣光》(片段)

观此楼,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历经六十余年仍魏巍不倒,这是蓬勃六十年的“活”的生命啊!历沧桑岁月更显其青春,走出一批批人才,选择保留老旧教学楼,是铭记一段历史,是不忘一种初心。只要楼依旧矗立在那儿,就象征着一段时光被记忆,一种岁月被怀念,一种过往被书写。这是历史建筑本身的意义,具有不可湮灭的历史价值,从这方面出发,显然保留优于拆除。

而留下此楼,更显其现实意义。拆除固然是符合部分需要,从发展角度有它的道理,但是,我认为留下此楼的最大价值,则在于它代表的精神是学校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它的特殊性记载的校风、校训,还代表着这所学校的“根”与“本”。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学校谋求创新发展的前提是“固本守元”,只有“根深蒂固”,才有可能达到那“枝繁叶茂”的境界。由此观之,留下老旧教学楼这个“根”,打好这个“基”,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篇佳作的片段,先从学校“老楼”的历史价值阐发“存楼”的理由,后从现实的功用强调学校“存楼”的现实意义,思路明晰,分析不浮在面上,议论不简单武断,理由较充分,有力地证明学校应该“存楼”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正反对比增力度

正反对比说理,可以使道理阐述更加深刻。写作议论文时,运用正反对比说理,就是把两种对立事实或事实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否定错误的事实,肯定正确的事实。正反对比,包含“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就是将发生在相同客观条件下的两种性质相反的事实进行对比。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的状态进行对比,显示出事物的差异,从而产生有力的说理效果。在论证中,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在对比分析论证中,使用正反对比说理,必须围绕中心论点确定对比点。正反对比式的结构,可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在段与段之间。正反分析论证应有主次之分,议论文正面立论时,文章主体应以正面分析论证为主;议论文反面立论时,文章主体应以反面分析论证为主。

例如:作文《唯有合作才能共赢》(片段)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进步,就必须要有合作的精神,合作才能产生共赢。崔永元曾经与方舟子大战,他们用“死缠烂打”的方式想置对方于死地,而且频繁的爆粗口骂脏话实在有损形象,他们的这种做法确实让人不敢苟同。爱因斯坦和波尔两人也曾经在“量子力学”上有过“巅峰对决”,他们二人在尖锐的争论中有过一些“量子纠缠”,但他们却能在激烈的争辩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互相学习,从对方的理论中吸取新的思想,从而提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观点,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论战中,达到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这一佳作片段,在运用正反对比说理时,围绕中心论点“唯有合作才能共赢”,选择崔永元与方舟子的“死缠烂打”、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巅峰对决”进行比较,否定方舟子、崔永元“死缠烂打”的大战方式,肯定爱因斯坦和波尔既竞争又互相学习的争论方式,对比鲜明,明辨是非,从而突出了“在争论中实现合作达到共赢”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理的深刻性和说服力。

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要达到“内容充实”的要求,只有学会由中而外扩广度、谈古论今议长度、点面结合加厚度、强化分析提深度、正反对比增力度五种技法,才能使议论文材料丰富,内容充实,分析深入,说理充分。高中议论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对待,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也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思考和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内容充实”的问题。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