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PBL实施策略

2022-03-01 19:36江苏省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学苑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教师

江苏省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顾 迪

PBL指的是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教学理念与PBL密切相关,PBL通过既定的项目框架搭建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渗透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教学着力点,提供教学新思路。

一、基于学情特点,确立实践PBL主题

即使学生都处于同等年龄段,其身心发展程度和兴趣偏好等方面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此种情况下,教师要基于学情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进行实践PBL主题的确立,提升PBL主题与学生实际认知的契合度。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PBL实践效果,就要保证PBL主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在实践中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在实际确立PBL主题时,教师可以从时效性出发,结合目前“建党一百周年”的热点主题,让学生理解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走向,提升实践主题的教育指导性作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建党一百周年的综合实践活动,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概念,对此主题的兴趣较小,教师利用短视频社交软件拍摄了一个短视频,视频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抒发自己对党的情感。教师将视频展示给学生,并且利用学校的官方账号发布,获得了较多的点赞和认可。这点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短视频具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由此确立了综合实践的主题,进行“我想对党说”的短视频征集活动,其中优秀的视频作品将会统一交由官方账号发布在网络上。学生都积极参与,经过几日的活动时间,便呈交了人均两个以上的作品,体现出极高的综合实践效率。学生对制作视频最为感兴趣,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因为制作短视频需要家长的协助,教师先期跟家长沟通,希望获得更多家长的支持。在实践操作,家长大多能够主动行动起来,协助孩子制作视频。家长对这个内容有更高认同感,自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提示和辅助,让学生在视频制作的表现更为亮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视频制作获得不错效果,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教师组织有力,学生响应积极,家长辅助热情,这都是确保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条件。

教师重点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其认知水平,经过观察和分析,教师认为学生对此类主题缺乏概念和兴趣,于是将PBL主题与现代互联网流行趋势相结合,适当调整PBL主题,让学生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来实施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短视频非常流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充满趣味性。教师还以身作则,设置“官方账号发布”的奖励机制,进一步鼓励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高效的实践成果。

二、小组合作探究,精设实践PBL方案

PBL强调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中心,因此,小组合作是PBL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PBL的重点环节就是设计方案,一切行动都将从方案出发,在设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方案不宜太难,要具有可行性;其次,方案要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最后,方案要有科学性,让学生感知到此次实践活动具有探索价值。

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该通过PBL方案的设计来寻求与学生兴趣的对接点,将传统文化内容贯穿整场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中印下传统文化的烙印。例如,入秋以来,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临近,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中华传统节日,培养其热爱中华传统节日、坚持传统习俗的情感态度,教师布置PBL主题——了解传统节日。教师让学生按照座位组成小组,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实践方案的模板,让每组共同交流,参照模板的思路,设计一套实践PBL方案。教师检查各组方案,对其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每个小组提交的实践方案都比较趋于创新,有制作日历、剪辑视频、制作影集等。教师询问其方案出发点和具体的实施方式,确认此题是否能充分体现传统节日的价值,再组织学生实施,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师要求各个小组要集合集体力量完成相关任务,还要对成果做展示介绍。学生进入活动环节,积极展开互动交流,研究学习气氛逐渐建立起来。在成果展示时,教师组织学生做互评活动。有小组推出了画展,小组成员利用多种美术画法,展示对节日的理解和赞美,写生、简笔画、水彩画等,多种美术作品呈现出来,教师要求其他学生做点评,成功点燃课堂气氛。在师生评选下,一些优秀作品被推荐出来,教师将这些作品投放到家校网络交互平台。

教师通过有指向性的实践目标,为学生布置渗透性较强的PBL主题。教师按照座位让学生随机组成小组,相比于科学性分组,随机分组是比较大胆的,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必须与组内的所有人达成配合,这对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教师还全程指导学生进行PBL方案的设计,先让每个小组自由设计方案,再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确保学生PBL方案的顺利实施,也提升了学生的执行力和自信心。

三、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实践PBL价值

PBL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传统教学比较抽象而枯燥,以理论为依托。而PBL完全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驱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构建知识框架和价值观体系。而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依靠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条件,依据社会中的特色内容,为PBL提供一个支点,提升实践PBL的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

社会资源集中体现在公共文化领域,在公共文化中,能完整而系统地汲取社会资源的价值。教师应以此开发活动主题,利用社会资源,增强综合实践课程的针对性。例如,教师先利用互联网资料导入课堂,根据课件上整理的内容,与学生讨论“身边的塑料”,在交流中,教师发现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于塑料不甚了解。教师先让学生举例,了解塑料的概念,再就塑料的好处和坏处两方面展开讨论。谈到塑料的好处,总结出塑料成本低、耐用、可塑性强、绝缘等,而谈到塑料的坏处,便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此,教师渗透了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传播环保节俭的传统美德是对环境污染情况的一剂良药,实现学生行为和思想上的双重发展。通过沟通交流,学生认识到减少塑料污染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探究意向,教师提供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以环保和污染为主题设计实践活动方案,为实践活动赋予了更高的价值。实践方案确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搜集身边的塑料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做具体的分类处理,设计更多再利用方案,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让这些材料换发第二次生命活力,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如塑料雕刻,获得了一些装饰品,给生活带来更多情趣。如一些塑料器皿,制成花盆用来养花,能够装饰家庭环境。

教师搜集到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资源,将其通过课件进行总结和展示,让学生了解公共文化,再让学生针对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由表入里,从塑料的概念,逐步深入到传统美德教育,将两个话题串联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提升了实践PBL价值,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升华。

四、立足生活实际,聚焦实践PBL目标

PBL基于现实世界,具有极强的真实性。目前的小学学科很少有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闭塞,而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无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PBL内容,立足于生活实际,让PBL具有更强的目标指向性。但是实际生活中有较多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对PBL的进度有所影响,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重视指导,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PBL任务。

实践活动要始终围绕PBL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中展开思维活动,使学生将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教师围绕“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PBL目标,组织学生单独开展“探秘食物与健康”的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开展探究。从学生的体检结果显示,在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健康状况不是十分理想。教师让学生留心生活,填写“食物喜好调查表”“食物营养调查表”,根据自己的体检报告制作“体检结果统计表”,将所有表格进行比对,得到“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具有十分显著的关联性”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教师由此导入“中国饮食文化”的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特点、发展历史、艺术倾向、餐桌文化等,并且强调中国饮食中“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与实践结果相联系,更突出实践结果的真实性。为激发学生实践思维,教师推出生活健康食谱设计任务:每一个家庭条件不同,家庭成员体质状况不同,还要考虑成员的口味等因素,在设计家庭健康食谱时,需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每人设计一份一日三餐的食谱,准备参与班级集体展示,并做具体的介绍。任务推出后,学生反馈强烈。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争相展示,介绍自己的健康食谱。教师对学生推出的健康食谱做专业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设计,对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精神作出积极评价。一个简单的健康食谱设计任务,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给学科学习带来更多亮点。

教师始终聚焦PBL目标,立足于生活,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学生自身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学问,激发了学生对于生活的好奇心和热情,增强其探究动力。教师还基于实践结果,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结果取得密切联系,更深层次地强化学生的感知,使其学会如何将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所学应用到生活中。

五、创新评价方式,保证实践PBL成效

在PBL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阐明评价方式,让学生了解具体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争取更高的评价,最终能够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效。在PBL实践结束后,为了检验实践效果,判断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成长和提升,教师应对PBL的各个环节展开评价,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评价,体现出PBL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明确一点,评价不只是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指正,更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避免死板地进行点评。学生实践作品的呈现方式是自由的,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包容性,开放地进行评价,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造纸厂,让学生了解纸的制作过程,培养其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制作纸艺术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制作纸艺术品,学生呈交了剪纸、折纸、模型等作品。教师将这些作品逐一进行展示和点评,结合学生在造纸厂的表现、撰写的“造纸厂参观报告”,以及纸艺术品的质量和审美水平,还从学生在实践过程时的态度、情感、效率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将这些因素以一定的比例进行量化,呈现真实、全面的评价结果。学生对教师评价最为看重,教师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效果等多个角度做点评,能够对学生形成多点冲击,其组织效果会更为丰富。如教师评语设计,为成功激发学生实践热情,教师对一些表现优良的学生做点评:参观访问不是游玩观光,你用最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一般人不在意的细节,从这些细节研究中产生了创意设计,这就是一种创造精神。一个有创意的发明都是这样诞生,希望你继续发现之旅,为你的研究提供更多素材支持。

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先是进行社会参观实践活动,再是进行手工制作实践活动,这两个环节的表现都纳入了最后的评价中。评价涉及到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通过多个评价角度,考量多种评价因素,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评价结果,教师用科学的形式将评价结果整体量化,让学生了解到“细节决定成败”,从而更认真对待实践活动,填补实践活动中的细节,保证实践PBL成效。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深刻的意义。PBL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极高的契合度,在其中找到切入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集大成,能够突破学科界限,满足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深入探究,让传统文化教育与PBL、综合实践活动相得益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