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2-03-03 03:41那美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房颤

那美晶

冠心病和房颤均为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疾病发生、发展、病情转归存在一定影响,使得患者死亡风险提升[1]。由于 房颤、冠心病均涉及到血栓,但两者发病机制不同,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期间需要充分考虑血栓与出血风险,联合使用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2]。新型的抗凝药物起效快,抗凝效果稳定,利伐沙班是首个Ⅹa 因子抑制药,已经成为临床广泛推荐的药物[3]。本文将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纳入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 收治的82 例房颤合并冠心病行PCI 术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经过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诊断;②进行PCI 术检查;③出血风险评估标准(HAS-BLED)评分≥3 分;④知晓本文相关研究。排除标准:①近 3 个月出现颅内出血或内脏出血;②脑部血管异常;③对药物过敏;④无法积极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 例。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14 例;年龄55~76 岁,平均年龄(63.14± 4.29) 岁;体质量指数(BMI)22~27 kg/m2,平均BMI (24.11±1.54)kg/m2。研究组中男28 例,女13 例;年龄55~77 岁,平均年龄(63.32±4.56)岁;BMI 22~27 kg/m2,平均BMI(24.23±1.46)kg/m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PCI 术后进行调脂治疗、抑制患者心室重构、降压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华法林钠+氯吡格雷治疗,华法林钠片(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14)2.5 mg/次,1 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75 mg/次,1 次/d。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用量,剂量增减0.625~ 1.25 mg/次,INR 维持在2.0~3.0。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氯吡格雷治疗,利伐沙班片(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225)10 mg/次,1 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使用TIMI、GUSTO 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记录[4]。心功能指标包括LVEDD、LVEF、E/A[5]。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性脑卒中[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TIMI、GUSTO 出血分级中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IMI、GUSTO 出血分级中小出血、轻微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D、LVEF、E/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F、E/A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房颤与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已经有30%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7]。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血液会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到全身,使得动脉出现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8]。有研究显示房颤会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且房颤相关卒中患者死亡率更高,因此,抗凝是治疗的重要措施[9]。

本文将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IMI、GUSTO 出血分级中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IMI、GUSTO 出血分级中小出血、轻微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DD(46.36±3.69)mm、LVEF(56.64±1.87)%、E/A(1.56±0.03)均优于对照组的(51.55±6.52)mm、(51.23±2.65)%、(1.1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目前我国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使用三联抗栓方案安全性并不确定,而双联抗栓方案的药品选择是否联用暂无临床研究依据[10]。在介入治疗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房颤患者能够减少出血事件,而华法林属于临床常见的口服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 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作用,作用于多种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其抗凝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剂量存在一定差异[11]。且华法林治疗期间需要检测好患者的INR,并调整好给药剂量,临床依从性 较差[12]。利伐沙班起效迅速,且疗效较高,属于Ⅹa因子抑制药,通过抑制Ⅹa 因子活性,起效迅速,预防脑卒中效果较好,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PCI 术患者,进行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较好。在2018 年美国胸科医学抗栓指南中,房颤合并冠心病PCI 术后,抗凝方案需要评估卒中风险与出血风险,对于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需要进行6 个月的三联治疗,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13]。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血栓形成风险低,可选择6~9 个月口服抗凝药(OAC)+抗血小板治疗,最后进行鸟氨酸脱梭酶(ODC)单药治疗[14]。经过本文证实加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效果更加理想,且具有双重抗栓方案,能够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患者治疗期间更加安全。但本文属于小样本研究,可能会出现样本容量偏差的情况,随访时间较短,可能会出现遗漏的情况,需要对部分人群进行随访,明确药物治疗长期影响。赵冬梅等[15]学者指出,两组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IMI、GUSTO 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证实了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合并冠心病PCI 术后的抗凝效果良好。但关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患者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在PCI 术后实施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治疗期间安全性较高,出血性事件、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房颤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预防房颤有九“招”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