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设计措施的应用

2022-03-04 07:05管婷婷付强
中华建设 2022年2期
关键词:绿化带雨水工程

管婷婷 付强

当前,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公路交通运输网构建过程中,通过统筹布局、同时开工的建设方式,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问题时有发生,但部分企业由于未能足够重视水土流失问题,从而致使公路建设区域周边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施工中开展挖土方、填土方的作业,从而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因此,为做好高速公路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做好水土保持设计措施。

一、项目背景

公常路(S358 惠庙线公明至黄江段)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北部,西接设计东长路,终点东至深圳东莞交界处,全长7.643km,为一条东西贯穿光明北地区的城市主干路。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2015 年确定选址于光明新区,选址用地位于公常路北侧,西起光侨路,东至羌下二路。公常路目前是光明至东莞的过境车辆的主要通道,根据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的办学备忘录的有关精神,项目的建设可将过境客货运车辆分离至地下道路,减少车辆噪音、尾气及扬尘对两侧用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天安云谷、武汉大学意向用地)环境的影响,提升周边环境质量,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是完善区域交通路网,提高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概况

公常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段下穿改造工程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新湖街道,项目起于光侨路西侧(含光侨路交叉口渠化设计),经中山大学选址范围(光侨路至羌下二路),向东经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意向用地(羌下村)至深圳与东莞交界处,全长约3.56km。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地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通信照明工程、燃气工程、绿化景观工程、交通疏解工程等。

三、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机制及应对措施

1.水土流失的危害

本项目区降雨量丰富,且道路开挖后完全处于裸露状态,施工建设过程中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下隧道施工及路面施工土石方量较大、线长、面广,若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严重,防治水土流失特别重要。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水土流失加剧,影响范围广,影响行洪安全

该项目扰动面积比较大,各工程开挖使地表裸露,在施工期间易受暴雨冲刷,使得泥土直接冲刷至圳美排洪渠或三处过路箱涵,影响渠道行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将施工时段安排在非汛期或晴天,同时对现有过路箱涵施工期间应注重施工导流工作,避免影响现有排水体系安全。

(2)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在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区雨天产生泥浆,对周边排洪渠造成不利影响,晴天易产生扬尘,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3)影响附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

项目沿线附近均为建成区,施工过程产生的噪音及弃土淤泥的运输过程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浑水横流,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而且将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4)对周边工程产生影响

地铁 6 号线支线与工程地下道路平行布设,同时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工程位于项目北侧,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若不注意水土流失防护,则易对地铁及学校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其工程进度。

(5)对边坡影响

根据主体设计内容,项目 K3+410~K3+540 段道路南侧将施工产生高边坡,最高处约高出路基标高 46米,施工过程中若不注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能使得汇水直接渗入坡体,或边坡裸露,雨水冲刷泥沙直接进入市政管网,造成边坡不稳定或淤积管网。

2.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1)永久排水设计

路侧绿化带下设置纵向40×40cm 碎石盲沟,盲沟顶部铺设无纺土工滤布,底部设带膜防渗土工布,盲沟充填卵石、碎石,内埋设D=10cm 软式透水管。下渗水由底部盲沟汇集,通过透水管就近引入雨水检查井。中央分隔带排水采用路面漫流,雨水通过雨水篦收集至雨水管网。

(2)永久蓄水滞洪措施设计

本工程设计时需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①项目开发建设后,在市政2 年一遇24小时降雨条件下,其建设区域内开发建设后的雨水径流总量不超过开发建设前。②为避免树枝、杂物影响滞洪设施排放效率,出水口应加设防止堵塞的拦污设施,并随时清理维护;③应视需要设置紧急溢洪口等。

(3)入渗措施设计

为充分落实海绵城市理念,本项目主体设计拟对非机动车道设计采用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砖路面。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溢流雨水沿坡度进入下沉式绿化带;机动车道的径流雨水通过开孔路缘石流入机动车道两侧下沉式绿化带。下沉式绿化带净化初期雨水和下渗部分初期雨水,补充地下水资源。

(4)下凹式绿化设计

根据主体可研报告,本项目拟采用以下下凹式绿化设计;

①中央分隔绿化带。道路中央分隔带采用微地形处理,主要消纳自身地面汇集雨水。绿化带地面做成‘W’型,采用下渗、蒸发的方式处理雨水。

②侧分带及外侧绿化带。道路两侧侧分带及外侧绿化带采用下沉式绿地。车行道内雨水通过分段设置的开口路缘石汇集进入侧分带内砾石槽后溢出,进入绿化带下沉绿地。在每个排水单元末端设置溢流井,将来不及入渗的雨水溢流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图1 下沉式绿化带示意图

图2 下沉式绿化带示意图

(5)绿化工程设计

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绿化面积为166798.33平方米,绿化率51.45%。

建议灌木树种:深圳地区应用较多的有勒杜鹃、扶桑、海桐球、红车、红继木球、黄金榕球、翅荚决明、黄金榕球、大红花、红绒球、金凤花、大叶红草、洒金榕、红背桂、龙船花等。

建议地被品种∶深圳地区主要选择暖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地毯草、假俭草、马蹄金、龙船花、鸭脚木、毛杜鹃、硬枝黄蝉、雪茄花、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草根、蟛蜞菊、大叶油草、马尼拉草等

四、结语

公路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水土流失问题,部分单位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对公路工程施工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导致部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工程建设前,应做好施工方案规划设计工作,将水土保持引入到公路工程设计当中,并重视水土保持理念在工程设计各个环节中的作用,以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保护周边环境。

猜你喜欢
绿化带雨水工程
最美城市“绿化带”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种子
风景
打招呼
子午工程
雨水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