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022-03-06 23:56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王景凤
黑河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学习成绩观念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五小学 王景凤

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各方面的行为表现正处于迅速发展的变化时期。对于学生来说,在这个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这对今后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迅速提高成绩,增强自信心,又能在培养习惯中磨练他们学习方面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和坚韧性。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个时期的每一名学生,积极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制定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营造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声响后,一些同学急急忙忙跑进班级,桌子上杂乱无章,上课后不是书找不到了,就是本子不见了,等他找到了,别的同学已经开始了下一项任务的学习。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乃至习惯的养成。时间久了,学习成绩就会慢慢下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会慢慢消失。在生活中,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总觉得不能让他们做家务,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我现在任教五年级,通过了解,很多孩子连最细微的事情都要家长代劳,比如洗袜子、洗碗、扫地等,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一)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便强调了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更要帮助他们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对于经常迟到的同学,教师要反复教导,反复提醒,帮助学生改掉迟到的坏习惯。另外,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包括学习休息时间表等,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业余生活。

(二)养成良好的课间习惯

对于那些经常上课了才想起来寻找学习用具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在上课铃声前就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工具、教科书、笔记、练习本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表扬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的方法,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重视这个习惯的养成,并帮助、激励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课间习惯。

二、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刚开始的十几分钟或是二十几分钟的时候注意力还算集中,时间再长些便会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会漏掉很多关键的课堂知识,极大地降低课堂学习效率和听课质量。这样的学生大多都是对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利用好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专心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及时提醒,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上课时,教师不能只是关注讲解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发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一定不能“视而不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高说话声音、眼神交流等方式,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课堂中。

(二)创设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不要总抱怨学生为什么不爱听课,有些教师下课回到办公室就满脸不高兴,嘴里说的都是学生哪里哪里不好。学生不爱听讲肯定是有原因的,大多是因为觉得老师讲的学习内容枯燥,没有意思,课堂环节平淡无奇,课堂气氛不幽默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要尽量创设生动的课堂环节,课堂语言幽默风趣一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课堂生动了,学生自然也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很积极,课堂上能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课下对学习没有计划性和时间观念,这项学习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又想起了其他的任务,结果什么都没做好。还有的学生比较散漫,对自己要求过低,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今天的作业没有交,明天再补上就行了,今天的课文没背就没背吧,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时间,这样的学生很缺乏对自己的管理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有计划地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扎扎实实做事的习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也可以让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为大家亲身传授经验或者教师搜集身边这样的例子来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都喜欢有亲和力、有耐心的老师。教师应学会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平等真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那些想放弃学习和学习思想不端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修正错误的思想,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回到课堂上来,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

第一,引导学生制定近期的学习目标,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如何使学生的目标变得具体呢?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近期的学习目标,在班级中和年级里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增强自己的信心,在追逐中成长。这样,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更容易找到学习的动力,时刻提醒自己,向着近期目标迈进。

第二,经受挫折,永不言败。在每一个人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乃至失败和挫折。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心理失去平衡的现象经常会出现。这时,教师就应该努力、用心帮助学生振作起来,可以通过早会、班会帮助学生学习名人是如何战胜困难的,用真实的例子让学生有所触动,让学生真切体会坚强的意志能带来的无限动力和无尽力量。

第三,博采众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其长补己短。学生给同学讲解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同学,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夯实知识。把大家都不会的共同问题再拿来求助老师,这样就可以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学习成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这样的良好班风指引下,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进步不仅体现在成绩上,思想上也会有一个飞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让每一名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和心得及时整理,在班会充分交流和讨论。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让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有所借鉴,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

第四,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做到持之以恒。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学习时间都是一样的,怎样利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呢?要指导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提高课堂利用率和使用率,把握住课堂,这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打下的坚实基础,如果在平时教学工作中不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那今后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非常困难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小事做起,从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做起。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学习成绩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