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羊肉地理

2022-03-07 04:51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期
关键词:荒漠化绵羊水草

中国地大物博,羊群众多,造就了源远流长的羊文化。

古人很早就把很多美好的事物打上了羊的印迹,汉字中的“美”是形容羊大肥美。《说文解字》载:“美,甘也。从羊从大。”对美食的崇拜,是华夏先民审美意识萌生的源泉。从中国人一直追崇的“善”和“義”(义)中,也可以看到“羊”的身影。《诗经》用羔羊比喻品德高尚的卿大夫。羊性好群。合群,是羊的一个重要特性。“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由此产生“群众”,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群体的特征。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

羊一直都是人类的好伙伴,它不仅是游牧民族主要的生活及财富资源,也是农耕社会富裕的符号,还被华夏先民选作祭拜祖宗的祭祀用品,进而被人们赋予了情感层面的意义。千百年来,羊肉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精心加工的羊肉,在满足华夏先民味蕾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每一个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中国牧羊区域极为广袤,从北方的草原、荒漠往南一直延伸到华北平原、江南丘陵、云贵高原乃至地处亚热带的海南岛。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3000年活跃在黄河流域的伏羲氏、神农氏部落,就是驯服犬、羊、牛的族群。

商、周时期,中国的养羊业已十分发达。据卜骨记载,仅仅因为族人发生了耳鸣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就用了158只羊当作祭品,可见当时养羊的规模。

先秦时期,吃羊肉成为一种尊贵身份的体现,是王公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秦朝统一中国后,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羊肉价格随着产量增加逐渐降低。

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因战争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和耕地,羊肉便成为普罗大众餐桌上的日常菜肴。

如果按照人均出栏量,中国牧羊最多的地区依次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数量上要甩开排在后面的省份如河北、山东、贵州一大截子。

中国羊品类繁杂,有绵羊、山羊、黄羊、羚羊、青羊、盤羊、岩羊等,但主要谱系还是分绵羊和山羊两大类别。中国的绵羊分属蒙古羊、哈萨克羊、藏羊三大系统。山羊则以黄淮海区域分布较多。绵羊与山羊虽然同称为羊,却是同科而不同属的动物,它们之间不能交配产羔。

在经验丰富的食客们看来,山羊肉质粗糙,普遍被认为远不如绵羊肉细嫩。什么地方出好羊,整体看法却出奇地一致:最好的羊不是出产自水草丰茂的草原,甚至越是水草丰美的地区,羊肉的风味就相对越差,最好的羊往往都产自半荒漠化的草原。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声名在外,但在锡盟内部,西北部的苏尼特羊也很出名。在苏尼特羊中,西苏(苏尼特右旗)和东苏(苏尼特左旗)相比,荒漠化和戈壁草原地貌的西苏产的羊会更胜一筹;东苏挨着阿巴嘎旗,这一路向东是水草丰茂、景色宜人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羊肉味道则略差。

新疆人也普遍认为,南疆的羊比北疆阿尔泰地区和天山北坡草原的羊更美味一些。天山南北降雨量差距很大,北疆山地草原有北冰洋水汽进入,降雨量与内蒙古东部相当,而高山环绕的塔里木盆地是最干旱的地区。由于气候和地貌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形成了羊的不同品类与风味。很多人心目中中国最好吃的宁夏滩羊,同样也是生活在非常干旱的半荒漠化地区。

环境严酷的半荒漠戈壁地区,羊需要储存更多能量,通常水分含量更少、干物质更多,因此风味更为浓郁。但在水草丰美、食物充足的地区,羊没有存储能量的必要,风味物质含量低,故评价相对较差。

猜你喜欢
荒漠化绵羊水草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绵羊和小鸟
巧计得绵羊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水草冒泡的秘密
为什么金鱼缸里要放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