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有游戏思维

2022-03-07 03:43张春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网游网课游戏

张春华

持续的疫情让网课成为常态。尽管网课在技术上越来越成熟,但是师生普遍感觉网课比不上现场教学,更比不上网游。同样是在线形式,网课与网游的差距怎么會这么大呢?追根溯源,学生学习不主动甚至厌学才是影响教学的深层次原因。所以说,让学生乐学才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当然,学习不能等同于网游,但是教学要有游戏思维。

第一,让学生成为主角。我们并不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儿童中心、学生学习为中心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理念变成现实,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仍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常态。因此,改变学生听讲的被动学习状态,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策略。学生是否深度参与,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学生喜欢像网游那样的、自己就是主角的课堂。教师要具有用户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深受学生欢迎,也一定有效甚至高效。如果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角,教学内容体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和层级性,学生能在不断反馈中及时获得帮助、改进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会厌学?!

第二,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既然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设计目标时就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可能性,不能因为教学内容太多、难度太高而影响了学生的接受力和自信心。新课标实施和新教材使用,为新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设计学习目标不必过高过大过难,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做到清晰、具体、可行。学生在完成这个目标后,教师可利用“系统”配置更加适合的挑战性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能像网游那样获得即时奖励,从而增强其挑战动力。评价学习也不必以完美为标准,而应以进步为原则,体现一定的层级性,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感、成就感。就像网游,既有年龄分级制度,也有能力分层机制,但是这不仅没有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恰恰由于分级分层,才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就感。

第三,设计有意思的课堂。有人说“每一个游戏设计者都是高级的心理学家”,教师也应该做深谙儿童心理的心理学家,而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爱因斯坦说,游戏是人类最佳的学习方式。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视角设计课程,用有趣的方法,教有趣的知识,比单纯准备一大堆枯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加有效。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使课堂教学适合学生的学习。有趣的学习就是玩,有意义的玩就是学习。拥有游戏思维,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有意义和挑战性,让学生多一分向学,少一分厌学。

猜你喜欢
网游网课游戏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选』网课
亲子协力击败网游成瘾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爆笑游戏
被网游点燃的午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