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人口学因素综述

2022-03-13 12:26肖明玉王鑫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本科学历教龄学历

肖明玉,王鑫强

(1.江西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2.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幼儿教师对在主观上对自己所从事的幼儿教师职业及其职业身份的内在认同和接纳[1]。它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幸福感[2]。本研究在检索和分析现有相关论文的基础上,系统综述影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各种人口学因素,以期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干预路径。

1 年龄因素

关于教龄因素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各年龄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1-35岁是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危机爆发阶段。例如,王琪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各因子差异显著[3]。其中,31-35岁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2.71±±0.52,表示平均数±标准差,下同)及其职业价值观因子(2.97±0.61)、职业行为倾向因子(2.74±0.54)、职业归属感因子(2.59±0.74)和角色价值观因子(2.58±0.60)上的得分最低,而21-25岁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47±0.32)及其职业价值观因子(3.77±0.37)、职业行为倾向因子(3.58±0.49)、职业归属感因子(3.16±0.56)和角色价值观因子(3.33±0.42)上的得分最高。

同样,赵菲菲调查也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各因子的年龄阶段差异显著(ps<0.05)[4]。其中,31-35岁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18±0.62)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15±0.77)、职业动力感因子(3.35±0.58)、职业获益感因子(2.97±0.70)的得分都最低;35岁以上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70±0.60)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70±0.72)、职业动力感因子(3.85±0.64)、职业获益感因子(3.48±0.57)的得分都最高;同时21-25岁和26-30岁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49±0.49、3.55±0.46)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52±0.50、3.61±0.46)、职业动力感因子(3.56±0.55、3.63±0.49)、职业获益感因子(3.33±0.55、3.36±0.57)的得分也都显著高于31-35岁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小于 20岁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获益感因子(3.29±0.54)的得分也显著高于31-35岁的农村幼儿教师的。李林娜调查也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角色价值观在不同年龄阶段差异显著(ps<0.05),31-40岁的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角色价值观得分显著低于40岁以上阶段教师的[5]。

2 教龄因素

关于教龄因素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教龄段差异,但关于教龄与职业认同变化的关系却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教龄提高而显著提高,但后又会随之下降,呈现抛物线的发展趋势。该观点得到了两项调查结果的支持,例如陈姝娟调查发现,教龄因素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及其职业认知因子、职业情感因子、职业能力因子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ps<0.001)[6]。其中,教龄从1年以内到11~20年,职业认同总分及其职业认知因子、职业情感因子、职业能力因子的水平也都随着教龄显著提高;教龄20年以上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其各因子会略为下降,但仅低于教龄11~20年的农村幼儿教师。李林娜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教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因子的教龄段差异不显著(ps>0.05);随着教龄的上升,农村幼儿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得分也随之上升,但在10年教龄以后又随之下降,即1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 3.24±0.611,1~ 3年教龄的得分为3.28±0.486,3-5年教龄的得分为3.43±0.382,5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 3.82±0.440,10 年教龄的得分为 3.64±0.378[5]。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教龄提高而显著提高,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该观点也得到了一项调查结果的支持,即陈亮华调查发现,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教龄的增长(从3年以下到21年以上教龄),其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各因子的水平也都显著提高(ps<0.05)[7]。具体来看,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方面,3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3.994,3至5年教龄的得分为4.181,6至10年教龄的得分为4.319,11至20年教龄的得分为4.389,21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4.535;职业价值观因子方面来看,3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4.211,3至5年教龄的得分为4.397,6至10年教龄的得分为4.500,11至20年教龄的得分为4.638,21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4.725;角色价值观因子方面来看,3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3.738,3至5年教龄的得分为4.007,6至10年教龄的得分为4.160,11至20年教龄的得分为4.215,21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4.361;职业归属感因子方面来看,3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3.999,3至5年教龄的得分为4.031,6至10年教龄的得分为4.031,11至 20年教龄的得分为 4.140,21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4.389;职业行为倾向因子方面来看,3年以下教龄的得分为4.123,3至5年教龄的得分为4.306,6至10年教龄的得分为4.434,11至20年教龄的得分为4.547,21年以上教龄的得分为4.680。

第三种观点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教龄提高而平稳发展后再显著下降再又显著提高,呈现波动变化,其中11~15年教龄是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危机阶段,水平最低。该观点也得到了相关调查结果的支持,例如赵菲菲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各因子的教龄段差异显著(ps<0.05)[4]。其中,11~15年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20±0.69)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12±0.80)、职业动力感因子(2.55±0.71)、职业获益感因子(2.99±0.67)的得分都最低;15年以上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79±0.48)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87±0.57)、职业动力感因子(3.17±0.52)、职业获益感因子(3.55±0.57)的得分都最高;同时1年以下教龄、1-5年教龄和6~10年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及职业自知性因子、职业动力感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15年以上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的,但是1~5年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及职业自知性因子、职业获益感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11~15年教龄的农村幼儿教师的。

3 学历因素

关于学历因素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但关于学历与职业认同变化的关系却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显著提高,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该观点得到了一项调查结果的支持,即陈姝娟调查发现,随着农村幼儿教师学历的增长(从中专或职高到本科),其职业认同总分及其职业认知因子和职业能力因子的水平也都显著提高(ps<0.05)[6]。具体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方面来看,中专或职高学历的得分为130.745,大专学历的得分为135.904,本科学历的得分为136.750;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因子方面来看,中专或职高学历的得分为52.825,大专学历的得分为 67.904,本科学历的得分为72.957;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知因子方面来看,中专或职高学历的得分为34.426,大专学历的得分为37.569,本科学历的得分为37.5694;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因子方面来看,中专或职高学历的得分为43.433,大专学历的得分为50.790,本科学历的得分为49.543。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该观点也得到了多项相关调查结果的支持,例如陈亮华调查发现,学历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显著,其中中专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大专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但也与中专学历教师差距较大),本科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的程度极低[7]。王琪调查发现,随着农村幼儿教师学历的增长(从职高或中专到本科),其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四个因子的水平也都显著提高(ps<0.001)[3]。具体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方面来看,职高或中专的为3.26±0.42,大专学历的为3.03±0.36,本科学历的为2.66±0.53;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因子方面来看,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为3.17±0.51,大专学历的为 2.87±0.59,本科学历的为2.54±0.69;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因子方面来看,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为3.48±0.56,大专学历的为3.33±0.39,本科学历的为2.84±0.62;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因子方面来看,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为3.33±0.57,大专学历的为3.14±0.50,本科学历的为2.73±0.65;从农村幼儿教师的角色价值观因子方面来看,职高或中专学历的为3.09±0.49,大专学历的为 2.82±0.59,本科学历的为2.54±0.57。李林娜调查也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角色价值观在不同学历的显著(p<0.05),随着学历的上升,其角色价值观随之明显下降(中专学历的得分为3.90±0.535、大专学历的得分为3.81±0.639、本科学历的得分为3.6±0.624)[5]。此外,彭凡凡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主体为中专或高中学历,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极少[8],这也间接说明学历越高对于农村幼儿园的教师职业的认可度越低。

第三种观点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会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只存在于中专或高中学历到本科学历阶段,如果包含初中阶段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则呈现“∧”型趋势。例如赵菲菲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总分及其各因子的学历差异显著(ps<0.05)[4]。其中,初中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占比7%)在职业认同总分(3.13±0.50)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18±0.57)、职业动力感因子(3.18±0.55)、职业获益感因子(3.00±0.49)的得分都最低;中专或高中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3.56±0.50)及职业自知性因子(3.61±0.53)、职业动力感因子(3.61±0.57)、职业获益感因子(3.40±0.54)的得分都最高,并依次随着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而呈现下降趋势。

4 所学专业因素

关于专业因素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普遍认为科班出身的学期教育专业的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该观点得到了多项调查结果的支持,例如王琪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33±0.31,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2.83±0.45)及其职业价值观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54±0.44,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12±0.56)、职业行为倾向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44±0.48,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2.90±0.56)、职业归属感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15±0.44,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2.75±0.69)和角色价值观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19±0.49,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2.61±0.52)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农村幼儿教师(ps<0.001)[3]。赵菲菲调查后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52±0.54,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38±0.53)及职业自知性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56±0.57,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 3.40±0.63)、职业动力感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59±0.59,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50±0.52)、职业获益感因子(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38±0.57,非学前教育专业得分3.18±0.60)上的得分都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但只在职业获益感因子上的差异显著(p<0.05)[4]。此外,彭凡凡调查也发现,只有54.3%的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他们的职业认同总分、角色价值观因子得分、职业价值观因子得分、职业归属感因子得分、职业行为倾向因子得分都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8]。陈亮华调查也发现,所学专业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有影响,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的农村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相比所学其他师范专业的更高[7]。

综上分析,可见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受到了年龄、教龄、学历、所学专业等人口学因素的显著影响。建议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发展的年龄、教龄和学历等人口学因素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师职业认同发展危机的监测、预警及促进职业发展的相关服务,全面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此外,相关部门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人才引进上也宜广泛吸引并侧重于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本科学历教龄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作品赏析
吴岳作品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The analysis of the EFL speakers’ spoken output in BP debating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