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员为主体的线上小讲课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2022-03-13 12:2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

李 翔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医学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的必由之路[1]。随着全球范围内以5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化浪潮的加速到来,在临床医疗教学中,超声医学科的发展更是得益于网络信息化的发展[2],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高质量需求,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院腹部超声科依托以5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化,不断探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方法,逐步形成了以住院医师、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的线上临床小讲课模式,更好地完成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提高规范化培训带教、培训、考核效果,使学员更好地掌握临床超声相关知识和技能。

1 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1.1 学员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参加我院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良莠不齐,因各类学员入科时学历不同、工作经历不同,对超声知识掌握和认识的程度不一,培训目的、要求也不同,既有影像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轮转住院医师、又有外院本科毕业相关专业规培人员。绝大多数没有超声诊断技能操作经验,所以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诸多难题[3]。

1.2 超声医学的特殊性

超声医学是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诊断学体系,与其他影像诊断方法相比较,更强调动态、实时,实践性极强,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影像解剖学、病理形态学是超声诊断学的基础,超声医学诊断涉及知识面广,需要掌握解剖、生理、病理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超声专业常见病、多发疾病的超声图像特征[4]。超声检查中,因患者个体差异,操作者手法、经验等因素均会影响诊断结果,对超声专业来说,操作技能尤为重要;一些缺乏影像基础的临床专业轮转规培医师经常因超声图像抽象、复杂多变,而难以“入境”。

因此,超声医学不仅要求学好基础理论,还有掌握正确灵活的检查方法,仔细反复多切面检查,技术上精益求精,减少漏、误诊;做出超声诊断后要检查追踪、随访病人,术后了解病理学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相互对照,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超声医学经历了从组织成像到功能成像,从静态成像到动态成像,从二维成像到四维成像,从模拟超声到全数字超声,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并且凭借无创、便捷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提高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尤为重要。

1.3 指导教师的管理与互联网建设

作为教学医院带教老师往往临床工作、科研任务繁重,超声专业工作环境复杂,病人众多,有些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容易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流于形式,如何提高教学师资的教学积极性,加强与学员沟通更好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于我院多院区办院模式,目前我院腹部超声科住院医师分三个院区规培轮转,如何使三院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达到“同质化”,针对以上问题,我科依托以5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化,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上做了相应的教学模式细化改进,并对新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2 线上小讲课的优势

2.1 基于线上学习的可行性

目前,5G技术已逐步广泛地应用于远程多学科会诊、远程应急救援、远程手术、远程线上继续教育等方面。近年来,由于疫情因素,医院为避免人员聚集,有时不能按时开展线下教学活动,而线上学习因其不受容纳人数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的独特优势,在超声医学专业规范化培训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线上教学成本相对较低,住院医师可以根据意愿随时参与。

以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因人数或场地限制,三院区学员不能同时讲课学习,学员在不同院区规培难以同质化管理,线上小讲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以疾病分类为主线,按照章节进行的纵向连接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过于单一化,制约了学员的学习,线上小讲课方便不同院区规培学员之间的交流,也使带教老师通过小讲课加强与学员之间的沟通。

2.2 培养及提高超声专业住院医师影像诊断能力

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对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超声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5]以往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讲,学员台下学;临床实践时学员往往仍是一知半解,感到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应掌握的知识间有差距。

学员通过以介绍病例等方式的小讲课,展示超声相关知识通过病例,深入剖析超声诊断思维过程,经带教老师指点、系统总结;结合学员超声检查操作体会,在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不断以科学的、逻辑的、正确的思想与方法论,指导临床实际工作,超声诊断是临床诊断的一部分,需要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提高超声检查技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全面考虑,才能发现并掌握超声诊断的规律性。

2.3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与方法

作为省内最早的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都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非常注重住培的日常带教,小讲课旨在为年轻的住院医师提供更多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勇敢走上讲台,充分展示自我,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树立前进目标和方向,学员按照规范化的检查程序,从临床资料、超声所见,对病例深入分析,着重鉴别诊断和漏、误诊分析,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所掌握的新进展。使住培医师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优秀、全面且高素质的医生的目的[6]。

2.4 促进住培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带教老师在小讲课选题、设计、组织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临床带教技能,提高带教意识和带教水平,做到学有所用,提升教学能力,最终达到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目的,医院的带教老师临床工作繁忙,相较于临床、科研方面,往往忽略教学工作,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没有足够的重视,通过线上小讲课交流,老师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找出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扎实理论知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医教研并重,更好地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为学校、医院、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合格的超声专业住院医师、优秀的医学人才。

3 线上小讲课的具体实施

3.1 制定标准、合理选题

我院超声科成立于1980年代,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开展的腹部超声、产科超声、腔内超声、介入治疗超声、心脏超声、小器官高频超声在省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同时作为青岛大学的硕博士点,每年承担约50名研究生、本科生等的教学任务,每年还接受全国各地的进修生约30名,超声医学诊断学科的综合实力为承担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了基础。

我科制定了超声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阶段的目标要求及培训大纲,内容包括参加其他临床医疗轮转,进行临床工作基本训练;以及超声科轮转,深入学习和掌握超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第一年住院医师以超声专业理论知识及超声诊断报告书写为主,第二、三年住院医师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超声新技术等培养超声诊断思维能力[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医学专业学员入科以后纳入科室统一管理。三院区同质化管理,学员三院区轮转,每周同一时间,集中线上小讲课。

带教老师根据学员基础水平合理选择。对没有超声专业基础的住培学员,根据大纲要求病种选题,内容包括腹部、小器官、血管、肌肉骨骼、介入,由浅入深,围绕该疾病的超声图像诊断及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对于有相关超声诊断工作经验的学员,已掌握常见病的超声诊断,选题更广泛,小讲课可以针对相关指南、疑难病例讨论、超声技术新进展等进行选题。

3.2 线上线下相结合,个体化指导

小讲课不同于教材理论授课,而是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围绕选题内容,针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拓展或做纵深式讨论,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将内容相关的解剖、病理、病生等医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专题,对疾病进行横向比较,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加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全面分析,总结归纳,以求融会贯通,启发和培养住院医师临床超声诊断思维能力[8]。带教老师根据学员的超声基础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通过预先设定好的问题为导向,经过团队内部讨论并最终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9]在以5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化中,带教老师与学员之间实时信息互动、信息分享,建立共同分析、共同诊断、共同随访的新培养模式。使学员拓展超声专业知识理论体系,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参与热情,激发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10]。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员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关注学员的进步,因人而异,量力而行,适时把握、调整进度和难度,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果。

3.3 线上教学方式

以学员为主体,临床病例为线索,学员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合理选题,精心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信息往往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组成,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提炼出知识要点,将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材料新颖,内容丰富,注重规范[11]。

每周一次线上小讲课,全科医务人员参加,方便不同院区的学员及带教老师相互沟通,既更新了理念,也学习到了严谨的理论知识、缜密的诊断思路、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规培住院医师学习临床超声影像诊断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线上教学因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等优势,尤其是近两年疫情影响形式下,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线上规培住院医师为主体的小讲课应用于我院腹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互为补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砥砺前行,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综合质量。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